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针对由装配误差引起的车门关闭力预测不准确问题,提出了一种计算精确车门关闭力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车门关闭过程中各部件相应的力学模型,在影响关闭力大小的几个因素中以门锁为例,通过蒙特卡罗模拟得到车门装配过程中门锁位置误差的概率分布统计,然后在计算关闭力的数学模型中结合门锁位置装配误差,得到车门关闭力的概率分布结果,最后对样车进行关闭力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考虑装配误差的车门关闭力的计算精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复杂机械产品的装配精度和装配质量稳定性,提出一种基于最短路径的复杂机械产品装配过程质量控制点公差带在线优化方法。对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点公差带进行细粒度划分;从装配精度角度出发,引入田口工序能力指数构建质量损失—公差函数;综合考虑装配过程中两种作业(基本作业和辅助作业)类型的时间调整损失,建立装配时间调整费用—公差函数;在上述两函数的基础上,通过加权聚类建立装配损失—公差函数模型,以描述质量控制点的总损失与公差的关系;构建基于最短路径的公差带在线优化模型,将装配损失—公差函数作为权函数,以最小损失为目标进行搜索,实现对后续质量控制点公差带的在线优化。以某型发动机缸盖螺栓拧紧过程为应用实例,验证了上述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车门关闭力是整车使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研究在白车身生产过程中如何对车门关闭力进行控制,并以北京奔驰某车型为例进行了车门关闭力的优化。重点分析白车身生产过程中的零件尺寸、车门装配对车门内间隙(白车身车门内板到侧围门洞翻边的距离)的影响。通过对侧围尺寸、车门尺寸及车门装配工艺的优化,基本解决了该车型车门关闭力超差的问题,也为各整车厂消除车门关闭力问题提供了系统的分析思路。  相似文献   

4.
邹伟鸿 《中国机械》2014,(14):79-80
主要介绍了联轴器在装配中遇到的四种情况,并对每种状况进行了分析,最终找到了对最不利情况的找正,而且通过工厂中联轴器实例的装配与找正,解决了实际问题,满足了生产实践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虚拟环境下基于离散控制点的线缆装配规划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对虚拟环境下的线缆装配规划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虚拟环境下的线缆离散控制点建模以及虚拟环境下基于离散控制点的线缆装配规划方法。该方法通过对线缆离散控制点的单点、多点控制,可实现对整个线缆的可视化交互操作,能够比较清楚地描述线缆的空间位置、走向和装配路径,同时让规划人员直观地观察线缆与零部件之间的干涉情况,实现线缆的实时空间布置和装配过程仿真,为线缆的装配规划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目前该线缆装配规划软件系统已经在航天产品的装配工艺设计中得到试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升降过程中车门玻璃与导槽密封条底部容易产生额外接触摩擦力的问题,运用VSA偏差分析软件,虚拟仿真分析了车门玻璃与导槽密封条装配间隙偏差。仿真偏差结果与实际车门玻璃升降系统三维模型装配间隙进行对比,发现该系统车门玻璃活动间隙过大,从而对玻璃升降系统中关键部件的公差进行了重新设计。重新设计公差后,再次对系统进行仿真,结果显示该系统车门装配间隙偏差值减小了,从而避免了车门玻璃与导槽密封底部额外接触摩擦力产生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车门系统作为地铁列车关键子系统之一,其工作可靠性关系到地铁公司维修决策的制定与乘客的人身安全。在整合故障模式、影响及危害性分析和故障树分析两种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用于地铁车门系统可靠性分析的逆向FTF(FTA-FMECA)方法。首先选取车门系统的一个常见故障作为顶事件进行FTA定性分析,然后利用历史故障数据和危害性矩阵图对得到的故障底事件进行FMECA定量分析,从而确定了导致车门失效的关键故障模式,为车门系统的后续改进及可靠性的提高提供了参考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在汽车制造领域中,螺纹连接是运用最广泛的连接工艺。设计的装配扭矩产生的预紧力是否可靠,直接关系到装配可靠性。扭矩过大或者过小均会对车门装配产生深远影响。无论卡车还是轿车,车门装配过程大部分依靠人为装配,这就产生了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车门装配扭矩失效的各种模式,采取单一变量的原则,并且辅以实验数据统计分析,最终确定一种最优的工艺方法,来提高我们实际生产过程中扭矩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9.
轿车后车门翘曲变形有限元分析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有限元法,对轿车后车门在装配中的翘曲变形进行了研究,用车门结构刚度理论解释了这种现象,从而为优化车门结构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轿车装配质量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轿车车门装配位置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这里以坐标测量机为测量手段,分别测量轿车车门和车身配合面,利用UGIICAD平台对车门和车身装配间隙进行优化,确定轿车车门最佳装配位置。有效地提高了轿车车门装配质量。  相似文献   

11.
轿车车门装配误差的检测与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提高轿车装配质量的关键因素,并以桑塔纳2000型轿车的车门装配质量优化为依据,分析了车门装配误差检测与优化的系统研究方法,为桑塔纳系列轿车整车装配质量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分析重庆某线路地铁车客室车门(康尼车门系统)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典型故障,介绍相同结构的车门在其他线路发生影响较大的故障时根据维修手册的指导方法进行故障排查处理的经验,提出每种故障相应的解决方案.经实践检验,措施合理有效.结合分类分析了客室车门系统出现的几种典型故障,以提高车辆维修专业人员的业务技能水平,并优化故障处理方案,有效降低地铁客室车门系统故障发生的概率,使地铁车辆处于安全、稳定的运行中,也为今后城轨车辆门系统故障处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杨启川 《中国机械》2014,(16):21-22
通过对近几年我公司及国内某特大型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造商生产的城轨车辆项目所采用的客室门种类统计;同时结合车门的结构特点,对客室塞拉门、客室内藏门、客室外挂门等三种常见类型车门在装配生产过程中的装配重难点、密封性要点进行分析和对比。为主机厂车辆制造,以及用户在车辆的采购选择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复杂机械产品的装配精度和服役安全性,提出一种多载荷作用下的基于混合粒子群算法的复杂机械产品装配过程质量控制点控制阈优化方法。分析复杂机械产品装配及服役的特点,定义关键质量控制点的多载荷影响因子;综合考虑装配质量损失成本和装配时间调整成本,建立基于多载荷影响因子的关键质量控制点装配损失-控制阈函数,揭示了质量控制点总损失与控制阈的关系;在保证装配精度的情况下,以总成本最小化为目标,构建多载荷影响因子的装配质量控制阈优化模型,并给出了基于混合粒子群算法的模型求解过程。最后以某型发动机的缸盖拧紧过程为例,将基于多载荷影响因子的模型求解出的产品装配方案结果与应用该方法之前装配结果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显著提高装配质量及服役安全性能,为复杂机械产品装配质量控制阈优化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车门关闭力直接影响汽车感知质量的现状,总结出一种计算车门关闭力的模型,并提出一种考虑铰链倾角偏差的影响下,修正车门关闭力计算的方法。通过建立铰链的倾角误差模型,分析了铰链的内倾角误差影响车门关闭力中的门重耗能部分,用确定性定位分析法研究了铰链后倾角误差对车门装配的影响,进而影响关闭力中的空气阻力耗能部分。将修正先后结果与车门关闭力实验结果比较,证明了考虑铰链倾角偏差的修正模型,其预测结果精度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机器视觉、机器人等技术在在线装配质量控制中快速发展,对实时、准确且能考虑工艺不确定性的装配偏差控制模型的需求愈发强烈,并且如何基于所构建的模型,结合在线测量零部件检测结果,实现装配工艺参数的在线优化控制是亟待解决的工程问题。针对此问题这里提出了基于随机Kriging代理模型的在线装配工艺的优化控制方法—基于实测、仿真等历史数据构建随机Kriging模型。然后,在该模型基础上,结合装配零部件的在线测量数据对装配工艺参数进行实时的前馈优化控制。最后通过某车型后车门装配案例,对不同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对比,分析随机Kriging模型的预测精度,并对车门装配工艺进行在线优化控制,验证了这里提出方法的有效性,为车身不确定装配条件下的在线工艺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商用微型车车门制造偏差导致车内风噪声偏大问题,首先对高速行驶中车门偏差的风噪声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然后采用高速行驶关闭发动机滑行方法进行了道路风噪声试验,对时域数据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采用A计权总声级及A计权1/3倍频程频谱对车内噪声信号分析。得到了高速行驶车门不同尺寸偏差与车内风噪声的关系。结果表明,道路风噪声试验对于评价风噪声的可行性;通过对车门尺寸偏差的控制能有效地降低车内风噪声,研究结果对车门尺寸公差与密封性设计及制造装配等工程实践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针对轿车车门与侧围装配间隙难以测量与评价的现状,借助计算机虚拟装配技术,将三坐标实测的车门、侧围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曲面拟合,并以车门铰链销轴为中心进行虚拟装配,求得各个截面处的法向装配间隙作为评价指标,同时,以CAD模型向装配间隙为标准进行对比,获得了轿车车门装配间隙的偏差大小,作为装配质量的评价标准.解决了轿车车门与侧围装配质量难以评价的难题。  相似文献   

19.
汽车外观DTS间隙减小一直是汽车开发过程中体现工艺能力的表现,尤其是车门间隙。目前主流汽车主机厂的车门间隙一般定义为3.5 mm,减小车门运动最小间隙的同时,使用最优的车门装配方案,装配尺寸偏差减小也至关重要。针对某车型前后门采用不同的装配方案,运用3DCS软件进行装配仿真、尺寸偏差分析,识别最优车门装配方案,减少实车匹配阶段的重复性,降低制造成本,提升产品力。  相似文献   

20.
汽车车门装配用焊接夹具是为车门零件装配焊接作业提供便利的一种工具。在现阶段汽车制造企业中,焊接夹具在使用过程存在一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装配精度、焊接精度不够,因此影响产品质量。所以,本文主要分析汽车车门装配用焊接夹具设计要点、设计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等,进而重点探究汽车车门装配用焊接夹具结构改进设计对策,目的在于提高装配精度、焊接精度,实现高质量、高效生产制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