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专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但目前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尚未达到深度融合。本文结合具体的实例分析,从重构课程内容模块、分层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课程的考核体系等方面探讨工科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方案,将创新创业实践融入教学,进一步促进我国工科专业课程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2.
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课教学目标一致,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加强工科专业学科建设,增强教学环节的“创新性”“实践性”,才能培养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人才。通过分析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课程教育融合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索多元化、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培养以及素质提高作为主线,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师资队伍建设、课堂教学改革、实践能力培养及交叉学科发展等角度研究工科专业课教学模式改革,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课程教育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快车道。加强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文章以化工原理课程为例,探讨了专业课程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全线贯通式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化工原理课程教学的始终。教学从起点、连接点、加强点、分化点、强化点到终点,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从思维创新、单一模块创新、多元模块创新、专长创新、任务导向创新向创业精神培养逐层递进。连续两年的实践表明,将全线贯通式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4.
创新创业教育与制药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的深度融合是面对工业4.0时代和新工科背景要求的需要。将制药工程应用型专业教程“制药设备与车间设计”案例式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形成以案例教学的形式建立数字信息化技术支撑并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制药车间案例教学体系,实现创新创业思维和精神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目标,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强及以创新为核心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人才,实现全方位的立德树人教育。  相似文献   

5.
创新创业是我国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目的是培养高校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发现,目前一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仍然存在脱节的现象,部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存在困难。  相似文献   

6.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相融合势在必行,本文从国家政策、学生、学校综合改革、专业四个方面论述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相融合的必要性,通过对教师、学生、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教学单元六个要素的分析,提出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相融合的模式,并在专业课程中实践,不断检验、完善。  相似文献   

7.
国家当前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然而大多数高职院校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副课,与专业教育相割裂,不利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文章以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优质骨干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核心课程《食品营养与膳食设计》为研究对象,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学习主动化、教学内容多元化、课堂讲授多样化这种多元教学模式达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潜力的食品专业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在高等教育"双一流"战略背景下,化工专业的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至关重要。地方高校应以新工科内涵为指导、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牵引、以高校教师队伍培养为重心,重塑化工专业课程内核。本文针对高校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教师素质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深刻思考与改进措施,充分考虑了新工科观点指导下理工学科交叉融合的教与学,重点聚焦了高校教师队伍培养与化工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创新之间的因与果,为提升我国化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加强我国化工学科建设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沛炫 《塑料工业》2020,48(1):168-168
为了适应全球新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大高校,尤其是工科的高校势必要为社会培养出一些新型工程科技的人才。高校教育必须要结合当下新经济新产业的社会环境,来促进新工科的不断建设与发展,而且还要结合新工科的教学结构,鼓励大学生提高创新创业的意识,使大学生更好地面对社会给予的巨大的挑战。宋来新与商云龙主编的《化工行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教程》一书,教育内容完全是符合我国教育部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文件内容的,该书涉及内容十分丰富,不仅涉及了大学生与创新创业职业的关系而且也讲述了创业项目的整个发展过程,符合新工科大学生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是值得同行参阅同时也可以作为工科教辅所用。  相似文献   

10.
《广州化工》2021,49(7)
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行的如火如荼,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逐渐得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序得到提升。通过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的融合可以强化大学生双创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通过化工原理与Triz创新理论的融合教学实践应用探索得出,有助于夯实学生掌握基本化工生产单元操作理论知识,有助于提高解决化学工程实践的能力,有助于拓展科技创新思维能力。并为化学化工类专业课程与创新教育的有效融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培养材料类新工科创新型研究生人才,要求培养体系涵盖理想信念、创新思维和专业技能方面的内容,而研究生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内容模块是有效融合上述内容的重要切入点。文章以功能材料课程为例,剖析了专业课程融合思政教育过程中尚待解决的问题,从思政元素、能力培养和教学成效三个方面介绍了功能材料课程思政建设方案及实施过程,可为其他高校材料类新工科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面向新工科培养未来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的需求,以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为主要途径,南京工业大学构建了多学科融合、多元文化交织的大学生“创客梦工场”,建立了“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协同育人环境。通过重点打造工业网络化智能控制创新平台、新能源智能化控制创新平台、嵌入式“口袋”创新平台等智能制造创客平台,从院创客实验班、校创客梦工场到国家级科技创业实践三个层面,开展了大学生“创新、创客、创业”多学科协同能力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强化了创新人才培养软环境与硬环境的深度融合,形成了“创新教育+项目孵化+投资基金+创业服务”的创新创业体系。  相似文献   

13.
新工科背景下加强制药工程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仅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同时,应该注重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因此,在新工科背景下,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对于促进我国医药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针对滁州学院地方型高校的办学定位,结合地方产业发展趋势及专业培养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从多维度整合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实践化、改革课程考核方式三个方面,探索新工科背景下创新教育与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相互融合模式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4.
以"一锅法"工艺做为实验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点,在《制药工艺学》实验教学内容中嵌入双创教育,实现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结合,以期改善实验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新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分析,提出新工科"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原则、基本思路和保障措施,构建了多维度课程思政融合的新工科"专业课程+"教学模式,为新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了构建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朱少晖  王杨  杨成德  杜晓晗 《安徽化工》2021,47(5):124-125,128
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形成基于专业的创新创业局面,使专业知识更加直接高效地融入社会生产实践,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实现学以致用,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的创业就业.  相似文献   

17.
化妆品技术与工程专业是新工科背景下由轻化工程专业衍生而来的新的工科专业.我国化妆品市场规模位居全球第二,然而目前全国仅有12所高校开设此专业,现有的教育体系不能满足化妆品产业的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需求.因此,科学合理地建构化妆品技术与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对于产业的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美国、欧洲、亚洲部分大学化妆品工...  相似文献   

18.
科教融合是高校科学研究与课堂教学协同发展、相互促进的重要手段,也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对于新工科背景下探索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教融合理念下高校化工专业课程改革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探索科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教学模式;开发设计新实验课程;搭建教科研创平台,...  相似文献   

19.
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分子专业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产教融合背景下,让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探索形成了"4+4+6"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4+4+6分别代指"四项"育人目标、"四层"递进培养路径、"六维"创新创业人才立体培养平台。  相似文献   

20.
新工科更加注重人才的全面发展和学科交叉融合,对精细化工类人才提出了新要求。为了将精细化工专业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进一步落实“双创”的指导方针,针对本校精细化工专业学生在创新创业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明确教学目标、转变教育理念、完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等途径,在提升教师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创业热情,拓宽视野。此外,深入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创业平台,开展产学研合作。发挥精细化工类专业特色,发展学生为创业团队成员,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提升教师创新创业的能力和经验,扩大“双师”型教师的队伍。还可以缓解当下就业压力,稳步推进社会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