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5年3月24日,巴斯夫与中国领先的汽车设计与工程中心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泛亚)共同探索未来城市交通的潜在解决方案,双方在联合创新高级研讨会上迈出了新的合作步伐。在研讨会中,双方研究了轻量化复合材料、动力总成、电池解决方案、色彩设计趋势以及3D打印等可能改变未来汽车发展的新兴技术。"这次创新活动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我们与泛亚的合作创新。巴斯夫致力于为中国汽车合作伙伴的自主创新提供支撑。"巴斯夫亚太区总裁(职能管理)、大中华区总裁兼董事长  相似文献   

2.
正3D打印和增材制造解决方案的全球性公司Stratasys Ltd.上海分公司亮相亚洲3D打印、增材制造展览会(TCT亚洲展),以创新的3D打印技术领航展会。展会期间,Stratasys正式在国内发布了全新的基于FDM技术的专业、多功能3D打印机F123系列(F170、F270和F370),旨在实现更智能的原型制作,帮助团队更有效地进行专业快速原型制作。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工业4.0蓬勃发展时代背景下,3D打印技术为各行业快速提供用户订制产品,新产品研发提供助力,为制造行业深化改革、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持。文中以石油装备中常见的抽油机为研究对象,集中研究了3D打印技术如何在抽油机零部件加工、新机型设计、用户定制生产领域应用。建立通用石油装备3D打印技术设计制造技术路径,借助实例阐明了3D打印技术在石油装备抽油机制造中的具体应用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正>西门子广泛利用增材制造技术实现快速原型制作,并且已经推出面向燃气轮机压气机和燃烧系统部件的批量生产解决方案。2016年2月,西门子在瑞典芬斯蓬建设了一家新的3D打印部件生产工厂,西门子重型燃气轮机的首款3D打印部件,已于2016年7月商业运行。西门子在3D打印燃气轮机叶片领域实现突破近日,西门子成功完成对完全采用增材制造(AM)技术生产的燃  相似文献   

5.
正航空工业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使用增材制造技术,之前增材制造在航空制造业只扮演了快速原型的小角色。最近的发展趋势是,在航空领域,3D打印正在进入产业化生产。通过3D打印(粉末床熔融技术)一体化高度复杂零件以及通过3D打印(定向能量沉积技术)替代锻造,成为航空企业又一轮的技术竞赛。而在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讯】GE公司航空事业部近日计划扩充3D打印制造规模,并将借助3D打印用于制造喷气发动机的燃料喷嘴。今年下半年开始,3D打印机将陆续就位,Auburn工厂将与明年正式开始3D打印产品级零部件。预计到明年年底,该工厂将配备10台3D打印机,占其生产能力的三分之一,计划最终3D打印机数量将超过50台,而Auburn也将专门制造LEAP喷气发动机的燃料喷嘴,成为首家大规模采用增材制造技术的工厂。与传统车床或金属切割机的制造方式不同,3D打印主要是由激光或电子束,根据CAD文件逐层熔融细  相似文献   

7.
正3D打印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制造以及尖端武器制造、航空航天等军事领域。在我国,3D打印技术在民用领域已经成为建筑、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产业的重点推广领域;在军事领域,3D打印也已被全面应用于歼—20隐形战斗机和歼—31第五代战斗机的研发中。3D打印在改变颠覆人们传统制造模式的同时,绿色、节能等优势凸显,其在全球的发展势头如火如荼。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电网设备设计的结构快速原型、拓扑优化和逆向建模等设计输出的特点和制造需求,阐述了3D打印在电网设备制造中的工艺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指出了现有打印技术存在打印精度与电气性能、打印价格及速度与规模化制造之间的问题,提出了适用于电网设备结构设计制造的打印尺度两极化、高性能打印材料、打印环境适应性和打印系统智能化等4点3D打印关键技术需求,明确了面向电网设备设计制造的3D打印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金属3D打印技术的分类、原理、工作流程,选用选择性激光熔化工艺设计制造了V8发动机气门零部件,阐述了整个设计制造工作流程,并对金属3D打印预处理、热等静压处理关键技术点做了详细说明。抗疲劳测试结果表明,成形的气门零部件达到预期强度。  相似文献   

10.
3D打印(增材制造)技术以其能够快速成型,对于结构复杂零部件的制造更有优势而受到航空企业重视。3D打印工艺逐层生长的特点,造成了打印出来的零部件表面粗糙度较差,很多部件必须经过后续表面加工才能达到应用要求。概述了3D打印技术在航空制造业中的应用,3D打印零部件应用面临的难题以及目前常用的表面加工工艺,重点论述了机械抛光、化学抛光、磨粒流抛光、激光抛光和电化学抛光工艺,对目前3D打印零部件常用的表面加工工艺做了比较和归纳。  相似文献   

11.
正3D打印技术作为一项比较成熟的成型技术,在很多方面都得到了应用,然而由于其成型表面质量相对较差,不满足零部件使用要求。因此,将3D打印技术与数控切削技术相结合,对成型表面进行二次加工,可以大大提高表面质量。增减材混合制造技术将3D打印技术与数控切削技术进行了有机的结合,从原理上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因此,这种混合制造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3D打印技术之一的熔融沉积制造技术及原理,提出了在智能电网装备快速原型设计中3D打印技术的工艺优化流程,阐述了3D打印技术在智能电网装备设计中的应用和经济可行性,综合智能电网设备的特征总结出了适用于电网设备的3D打印技术需求,明确了电网设备领域3D打印技术及打印设备的发展方向,具备一定的参考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福特汽车公司作为第一家使用Stratasys Infinite Build 3D打印机的汽车制造商,正在探索如何利用3D技术打印大型一体式汽车零部件,如汽车阻流板,并将其用于原型车制作和未来车辆制造。Stratasys Infinite Build系统能够打印几乎任何形状或长度的汽车零部件,以更经济有效的方式生产需求量较小的模具、原型车零件或组件,例如福特性能车型或个性定制的汽车零件等。该系统有可能成为汽车制造业的突破性技术。  相似文献   

14.
以当前主流电子原型平台Arduino为开发环境,针对开源3D打印机进行系统设计与开发。确定了一种开源3D打印设备的工作链、软硬件布局及电气控制系统构成,在Arduino平台上构建了该设备的机、电、热集成开发环境,并设计了数字化样机模型。借助工业级3D打印机制造关键零部件和非标件,通过分部组装成功研制了等比例物理样机,在此基础上实现了Marlin固件的编译、烧刻以及样机校准与系统调试。探索并明确了开源3D打印平台的一体化开发流程和实现方法,为开源3D打印技术的应用、创新及推广提供了重要支持。  相似文献   

15.
<正>美国海军人士称,掌握增材制造技术将是海军的优势之一,如果能在船的航行状态下使用3D打印技术,将是一件里程碑式的事件。增材制造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由美国科学家发明的一种实体零件制造技术,是一种采用CAD设计数据使材料逐层累加的加工制造方法。20多年来,增材制造技术发展迅速,根据其技术特点的不同又被称为"3D打印"、"实体自由制造"、"快速原型"、"分层制造"及"材料累加制造"等,其中"3D打印"  相似文献   

16.
正3D打印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本期策划重点介绍了金属3D打印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案例,推动铸造行业变革,以及3D打印与  相似文献   

17.
随着3D打印技术的飞速发展,其逐渐在实验室、企业、家庭等领域应用,在加工曲面时,具有其他成型加工方法难以比拟的优势,制造过程中所需的原型材料和性能也日渐完善,在模具生产和加工的应用范围将会越来越大,未来模具行业传统的加工方法将与3D打印技术相互渗透融合。  相似文献   

18.
为降低煤炭行业设备维修成本,缩短零部件加工周期,基于煤炭行业设备维修现状,针对其零部件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生产周期长、库存量大等问题,研究3D打印技术在煤炭行业设备维修中的应用、介绍了3D打印技术的工作原理、主要成型技术手段及具体工艺技术特点,并研究了3D打印技术在煤矿设备维修及其他行业生产中的应用。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应用3D打印技术后,零部件的加工更快捷、更方便,有助于降低零部件加工成本、缩短加工周期。3D打印技术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迅猛发展的3D打印技术为制造技术带来了的一场变革。本文阐述了3D打印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状况,介绍了3D打印设备及其工作原理,给出了选择性激光烧结成形工艺等6种3D打印成型工艺,从飞行器零部件制造、无人机与模型飞机、装备保养维修、太空制造和军事电子5个方面论述了3D打印技术在军事领域的最新应用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正>作为一项传统制造技术的颠覆性创新,3D打印技术自问世以来一直备受关注。随着《中国制造2025》计划的推出,提高制造创新能力的呼声日益突出。为了加快转型,推进制造业由大变强,如何将信息化、数控化等前沿技术加入制造业已成为热点话题,而为传统制造业带来无限可能性的3D打印技术也再次让人深思其广阔的应用空间。这项技术已然成为当今制造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无论用于研究、原型制造还是打造独特及已停产的零件,3D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