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泡沫沥青温拌技术,研究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通过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和疲劳试验等对比分析不同RAP料掺量比例下的泡沫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最终推荐一种RAP料掺量下的泡沫温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并应用于实际工程。经室内外试验和工程实践结果表明:泡沫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各项路用性能都能满足规范要求,能达到与普通热拌沥青混合料相近的路用性能指标,同时还兼备了良好的经济性,是值得推广的一种路用材料。  相似文献   

2.
采用高速公路铣刨的1日料(RAP),通过再生设备的破碎筛分分档,研究在不同旧料掺配比例下采用国产A级70号沥青和国产A级70号沥青加再生剂两种情况下再生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合适的旧料掺配比例下,再生沥青混合料有很好的路用性能,能达到新鲜沥青混合料的技术指标,再生荆的加入能有效改善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3.
APA评价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沥青路面分析仪(APA),通过与新鲜沥青混合料的对比,评价两种不同级配的再生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抗疲劳性能、抗水损害性能和长期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小掺量下的再生沥青混合料可以到达与新鲜沥青混合料相同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4.
厂拌热再生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沥青路面再生技术,RAP掺加比例普遍较低。将温拌技术和再生技术相结合,对基于温拌的高掺量厂拌热再生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以及混合料的性能进行研究,并指导实体工程施工。结果表明,温拌剂Evotherm可提高老化沥青的性能,40%RAP+Evotherm再生混合料Sup-20的路用性能均符合技术要求,且表现出更好的高温抗车辙变形能力。高掺量温拌再生技术在S325省道的成功应用,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是绿色环保的路面技术.研究了沥青发泡的过程,采用沥青发泡方法,可使施工温度降低20 ~ 30℃,泡沫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施工和易性、裹附性、可压实性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相当.在发泡温度160℃与发泡用水量2%的条件下,泡沫温拌Sup-20沥青混合料的体积参数与各项路用性能均满足技术要求.在盘兴高速泡沫温拌...  相似文献   

6.
《石油沥青》2006,20(5):71-71
上海沥青混凝土一厂与上海虹口区市政署合作,在公路重点养护工程中采用温拌沥青混合料。这种温拌沥青混合料在环保和施工方面有着传统沥青混合料所不能比拟的优点,其中添加了独创的添加剂,最低至60摄氏度拌和及碾压温度,为低温季节摊铺沥青混凝土并保证摊铺质量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比目前在我国应用最广泛的两类温拌剂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从温拌机理出发,对添加了乳化类温拌剂和有机类温拌剂的沥青混合料进行了不同温度下的马歇尔试验和路用性能试验,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击实温降低20℃时,有机类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车辙动稳定度有显著提高,水稳性和低温弯曲应变略有降低,其它性能指标均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相当;击实温降低40℃时,部分指标不能满足规范要求;击实温度降低20℃和40℃时,表面活性类温拌沥青混合料比热拌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性能显著提高,低温性能略有提高,其它性能均能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8.
采用克拉玛依炼厂副产品自主研制了KSH—A、KSH—B、KSH—C温拌沥青添加剂。同时考查了添加剂对沥青胶结料粘度、还原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拌和温度、拌和时间、养生时间、碾压温度等工艺条件;并通过温拌沥青混合料综合性能测试,验证了KSH—A、KSH—B、KSH—C温拌沥青添加剂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刘鹏  周雄  郭雷 《石油沥青》2013,27(1):36-40
通过测定添加改性剂Sasobit和EvothermTM的沥青混合料的结构性能、车辙敏感性、防水性、动态模量等指标来评价其材料性能,并与传统的热拌沥青混合料进行了对比试验。室内试验表明,Sasobit温拌沥青混合料与热拌沥青混合料具有几乎相同的性能。EvothermTM温拌沥青混合料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相比,表现出较大的车辙深度、较低的抗拉强度和较低的抗压强度。  相似文献   

10.
SAK温拌沥青混合料压实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方差分析法研究影响SAK温拌沥青混合料压实性能的主要因素,在相同级配的条件下,压实温度和压实次数对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性能影响最大。借助密实度能量指数概念,对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性能予以评价,并且初步确定了温拌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与碾压温度。  相似文献   

11.
为对比研究不同天然沥青混合料性能之间的区别,以国产青川岩沥青、布敦岩沥青BRA、特立尼达湖沥青TLA为研究对象,通过国产车辙、低温弯曲、冻融劈裂试验比较3种天然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差异,并确定相应天然沥青的最佳掺量。试验结果表明:3种天然沥青混合料各有优势,青川岩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更好,TLA混合料低温性能最优,而BRA水稳性能最好,且每种天然沥青混合料有其各自的最佳掺量,青川岩沥青、BRA、TLA掺量分别为7.5%、30%、35%可使相应混合料路用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2.
试论温拌沥青混合料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论述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发展前景,以我国目前沥青混合料使用状况为基础数据,并结合我国部分城市的年均气温数据,通过Arcgis插值,分析了温拌沥青混合料的优点及存在问题。结果表明:温拌沥青混合料在我国的应用前景广阔,主要适用于城市道路、长大隧道、薄层罩面和寒冷季节的路面施工。  相似文献   

13.
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综述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在全球对环境和能源保护要求越来越高的前提下,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已经成为公路界重点关注的沥青路面铺筑技术之一。综述了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研究现状、温拌沥青混合料优点、制备技术等,分析了温拌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前景,最后指出该技术整体上尚处于试验研究阶段,有必要深入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在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温拌与传统的热拌相比,拌和温度较低,减少了能量的消耗和有害气体的排放,且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是一种新型的节能环保型施工工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国内外文献调研,论述了温拌沥青混合料的优势与特点、发展历程、现有制备工艺的种类、技术原理、温拌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石油沥青》2008,22(4):13-13
2008年5月13日,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在经过多次试验之后,首次被应用于鸟巢附近奥运工程——中一路的铺筑中。在施工现场,用温拌沥青混合料,既没有难闻的沥青味道,也看不见热腾腾的烟雾。在以往道路施工中采用的热拌沥青混合料,摊铺时要加热到160~180℃,在这个温度下要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硫、氧化氮等有害物,它们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对施工人员的呼吸系统也会造成一定的伤害。  相似文献   

16.
温拌沥青混合料作为一种节能环保的绿色混合料,近年来得到了道路工程界的广泛关注.全面介绍了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的发展历程,国内外研究应用状况,各国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国内温拌技术.并对表面活性、沥青降黏、沥青发泡三种主流温拌技术的作用原理、混合料制备工艺、降温效果及技术性能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陈伟豪 《石油沥青》2014,28(6):41-45
采用SGC旋转压实成型试件,以试件的空隙率为控制指标,研究了Aspha-min温拌外掺剂对橡胶沥青混合料拌和与压实温度的影响,结果显示:A暑pha-min能有效降低橡胶沥青混合料拌和与压实温度20℃以上;在此基础上评价了Aspha-min温拌橡胶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结果显示:Aspha-min的加入对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几乎没有影响,改善了混合料的低温抗开裂性能,对混合料的抗水损害性能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及最新研究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7  
针对热拌和冷拌沥青混合料各自的缺点,开发了一种拌和温度介于两者之间的新型沥青混合料-温拌沥青混合料。温拌沥青混合料主要有四类,其中最近开发的一类是基于乳化沥青的温拌沥青混合料。这种温拌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在80-120℃之间。经过国内外试验表明,基于乳化沥青的温拌沥青混合料可完全达到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大比例再生实体工程中热拌及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针对RAP不同掺配比例(30%和50%)下再生沥青混合料,采用车辙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和弯曲试验,研究聚酯纤维对热拌及温拌大比例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作用效果,并对比分析了热拌及温拌施工工艺对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聚酯纤维能够综合改善热拌及温拌大比例再生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优于热拌再生,但高温稳定性逊于热拌再生。  相似文献   

20.
采用特制的乳化沥青作为结合料,配制了OGFC-13冷拌冷铺乳化沥青混合料,对所制备的试件采用烘箱养生,养生温度为90℃,养生时间为24 h。养生后的试件进行了路用性能测试与评价,包括高温、低温和抗车辙性能、抗水损害性能、动态模量和静态模量试验。结果表明,乳化型冷拌冷铺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都能满足热拌改性沥青混合料相应的技术要求。研究成果对冷拌冷铺沥青混合料的开发及应用具有实际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