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山西建筑》2006,32(21):331-332
结合宝天高速燕子关隧道的施工,归纳了三台阶的施工流程,从开挖、初期支护、现场监控量测、混凝土衬砌四方面阐述了软岩隧道三台阶的施工方法及技术,实践证明,该方法有效地保证了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2.
陈震 《山西建筑》2007,33(23):324-325
通过龚家垭隧道52 m长大塌方的整治实例,介绍了护拱分割法在处理特大塌方中的应用,提出了如何充分利用塌方后所形成平衡体系的暂时稳定,施工护拱分割塌腔,使结构优化、安全和后续施工得到保证,从而顺利通过塌方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周建华 《山西建筑》2010,36(18):323-324
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分析了隧道出现塌方的原因,通过对爆破方案的选择、控制开挖及加强初期支护、仰拱及衬砌、监控量测等措施进行具体阐述,总结了软岩隧道开挖过程中预防塌方的经验,以期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4.
刘德平  桂荣 《山西建筑》2011,37(31):145-146
结合软岩隧道的特点,阐述了软岩隧道失稳原因、破坏特征及其形成的力学特征,分析软岩隧道各种支护方法的作用机理,对软岩隧道支护重点与对策进行了探讨,并对软岩隧道选择合理的支护方法提出了见解,以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5.
根据云南省云临高速公路大亮山隧道穿越复杂地质条件时出现的初期支护开裂、仰拱隆起等灾害,单层初期支护无法抵抗围岩压力,采用双层初期支护进行优化设计。利用有限差分数值模拟软件对单层初期支护与双层初期支护开挖后围岩与支护结构力学响应进行对比,并与现场监测数据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单层初期支护拱顶沉降、仰拱隆起、二次衬砌内力、塑性区半径均大于双层初期支护,采用双层初期支护可以保障隧道安全掘进;针对隧道拱顶沉降与仰拱隆起变形曲线,建议采用扩大拱脚、尽早施作仰拱、增设锁脚锚杆等措施控制隧道的变形、开裂等灾害。  相似文献   

6.
强震后软岩隧道的变形和破坏特征与一般隧道不同。根据“5.12”强震区唐家山隧道围岩变形与应力监测数据,对震后软岩隧道变形与破坏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1)震区软岩隧道变形空间分布不对称,水平收敛是拱顶沉降的2~4倍,这是震后软岩的扩容性质和隧道所处的垂直方向高地应力环境所共同决定的;(2)隧道变形的空间效应约束范围为2~3D,在开挖面约束范围内,变形是空间效应和时效应的耦合;(3)隧道不同部位的围岩变形与破坏方式与围压性质密切相关,边墙处围岩在“形变压力”作用下易发生松弛大变形;拱部一定范围内的岩体存在整体下沉现象,拱部围岩易被架空而形成“松散压力”并诱发位移突变和破坏。研究对同类工程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针对沪昆客运专线长昆湖南段油坊坪隧道跨越断层段遭受的塌方问题,总结隧道宏观变形演化历史,分析跨越断层富水软岩隧道塌方的影响因素及围岩失稳破坏模式,据此提出针对性的处治措施。分析结果表明:地质构造和地下水的协同作用对本次隧道塌方的影响最为显著,大气降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隧道塌方的形成,施工工法和支护措施对本次隧道塌方的影响体现为人为认识的不足,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促成了本次塌方的发生;跨越断层区富水软岩隧道围岩的失稳模式可归结为弯曲内鼓和顺层滑移相结合的协同破坏模式;在分析隧道塌方机制的基础上提出“洞内+洞外”的综合处治措施,具有较强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从根本上防止塌方的发生。该研究成果可为富水软岩隧道跨越断层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工程类比的素材,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8.
软岩隧道支护机理及工程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建兵 《土工基础》2003,17(2):51-52
分析现行的各种支护理论和支护方法,认为基于工程地质观对软岩隧道的支护研究是主动支护理论的深化和发展,提出今后在工程实践中软岩支护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席亚滨 《山西建筑》2008,34(16):326-327
论述了软岩隧道失稳表征及其失稳原因,对软岩隧道支护方法进行了分析,对软岩隧道变形破坏预防技术进行了探讨,指出GIS技术在软岩隧道监控量测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以确保隧道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0.
汶川地震公路隧道普通段衬砌垮塌震害均发生在施工塌方段。依托汶川地震公路隧道普通段震害调查资料,对强震作用下隧道施工塌方段进行震害特征、震害机理及处治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揭示了汶川地震区公路隧道施工塌方段震害特征:软弱围岩施工塌方段均出现了二衬垮塌震害,严重段落甚至出现衬砌整体垮塌震害。探明了强震区隧道施工塌方段震害机理:地震惯性力影响明显;强制位移影响较小。强震区隧道施工塌方段采取"回填注浆+交错设缝"的处治措施后,主应力和内力的减震率均在35%以上,这说明"回填注浆+交错设缝"处治措施对隧道施工塌方段抗减震具有明显效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处治措施。研究结论对于高烈度艰险山区交通生命线的抗减震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流固耦合作用下马垭口隧道塌方机理及其灾害治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垭口隧道围岩以泥岩为主,裂隙发育,地下水丰富,主要为V和Ⅵ级.在建设过程中,隧道内产生大面积坍塌.本文从岩性条件、地下水情况以及隧道设计参数等方面,探讨了该隧道塌方的机理,并采用FLAC2D软件对渗流场和应力场耦合作用下的围岩变形和支护结构受力进行分析.基于对隧道塌方原因的正确认识,制定了未塌方段的加固方案和塌方段的...  相似文献   

12.
 对在建的穿越5•12强震区发震断裂带上广甘高速公路杜家山软岩隧道中多次出现的大变形及塌方等地质灾害特征、影响因素及其成因机制的分析表明:强震区软岩隧道变形破坏多以坍塌为主,且多数发生于掌子面附近;围岩自稳能力差及地下水对岩体的软化作用是隧道发生变形破坏的主要诱因,但5•12强震及后期余震作用形成的大量深部震裂损伤岩体也是产生上述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复杂的区域环境造成设计、施工中类似经验不足也是引发上述现象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研究表明,对于强震区软岩隧道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围岩的预留变形量及安全控制基准,加强原有的支护参数,施工中重视各环节的工艺衔接,采用以三台阶+预留核心土的微台阶法可有效控制上述灾害的产生。  相似文献   

13.
大跨度隧道施工方法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有限元程序模拟了Ⅴ级围岩深埋地质条件下大跨度隧道的动态施工过程,以隧道施工后周边围岩稳定性和初期支护及临时支护安全性为指标比较了CD法和CRD法的开挖效果。结果表明,CRD法是该级围岩条件下的合理工法,同时给出了二次衬砌应滞后掌子面的合理距离。  相似文献   

14.
隧道上方基坑开挖的施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海市东方路下立交工程的N01、N02开挖段位于已运营的地铁二号线正上方。在施工中,采取了各种施工方法以控制下方地铁隧道的位移,包括各种地基加固方法和运用时空效应原理的分段分层开挖等,并辅以自动监测软件对地铁隧道位移进行实时监控,最后将地铁隧道上下行线的隆起分别控制在11.79mm和12.25mm,确保了地铁的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5.
浅埋软岩大跨度铁路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南清 《施工技术》2006,35(11):75-77
结合浙赣线新羊石隧道的工程实践,对浅埋、软岩条件下采用以H175型钢钢架作为初期支护的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施工大跨度铁路隧道的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和研究。通过经济技术比较分析,介绍了该方法与常用的中隔壁法(CD)相比的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16.
张震义 《山西建筑》2009,35(10):360-361
结合某软岩隧洞工程概况,确定了隧洞的施工方案,并就隧洞开挖、支护、混凝土衬砌的施工方法作了介绍,得出断面分区开挖的施工方法在软弱围岩中极为实用,可提高工效,加快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高海拔隧道施工环境CO浓度对人体毒性的影响及CO浓度控制标准,本文基于人体碳氧血红蛋白(COHb)模型对不同海拔高度隧道施工环境CO浓度对人体毒性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相同CO浓度下,仅改变呼吸量不会导致CO对人体毒性影响程度的改变;相反,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大,CO对人体毒性的作用显著增强,且CO浓度较低时,随着海拔高度增加人体COHb比值增大越明显,其毒性增长程度也更突出。基于隧道施工人员连续工作8 h体内COHb不高于2.5%为基准,建立了不同海拔高度隧道施工CO浓度控制标准模型。  相似文献   

18.
汶川地震表明,山岭地区公路隧道衬砌结构可能在强震作用下发生严重的损害,而围岩条件是震害现象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针对典型公路隧道在六种围岩条件下的地震响应进行了有限元时程分析.结果表明,围岩条件较好时,岩体强度高,在强震作用下破坏较小,因此在相同的地震波作下,隧道位置处加速度响应较大,而地震附加应力越小;围岩条件较差时,...  相似文献   

19.
以内蒙古金盆湾大跨软岩隧道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监测及数值分析,探讨围岩拱顶沉降、钢支撑内力、围岩与初期支护之间的内力、初期支护与二衬之间的内力随时间及开挖距离的变化规律,并用现有的理论及方法对其进行围岩稳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拱顶沉降数据的拟合函数进行求导分析并判定出围岩的稳定状况良好;围岩和初期支护压力在距离上台阶开挖面65 m后逐渐稳定;钢支撑外侧应力平均值大于内侧应力,最大应力值小于钢拱架的屈服强度,开挖过程安全级别始终处于安全或者基本安全状态;初衬和二衬间的接触应力在二衬浇筑后2天左右达到最大值,随后减小趋于稳定,且稳定值都小于0.1 MPa;数值模拟的围岩变形规律和实测围岩的变形规律相同且沉降实测值与模拟值差别不大,证明了模型的合理性。研究结论可为类似条件下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监测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