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了不同精制提纯方法制备的磷脂酰胆碱试样的纯度.结果表明:提取的方法不同,磷脂酰胆碱的纯度也不同,且存在较大的差异,磷脂酰胆碱纯度高低顺序为柱层析法纯化的磷酯>冷冻法纯化的磷酯>乙醇溶剂法萃取的磷酯>粉末磷脂>浓缩磷脂.利用气相色谱分析了各磷脂酰胆碱试样的脂肪酸组成.结果显示:主要含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及亚麻酸等5种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与磷脂酰胆碱纯度呈现正相关性,硬脂酸等饱和脂肪酸与磷脂酰胆碱纯度呈现负相关性,油酸的变化趋势不明显.建立了亚油酸、棕榈酸、不饱和脂肪酸、人体必需脂肪酸等与磷脂酰胆碱纯度的关系曲线,其线性关系良好.  相似文献   

2.
用GC/MS联用技术检测经皂化,甲脂化处理的水飞蓟油中脂肪酸的组成及其相对含量,共检出7种脂肪酸,其相对含量分别为棕榈酸(8.16%),亚油酸(51.25%),油酸(21.77%),硬脂酸(7.88%),亚麻酸(1.21%),花生酸(3.74%),山俞酸(2.70%)。  相似文献   

3.
花椒籽皮油和仁油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分别提取的花椒籽皮油和仁油进行理化指标分析 ,发现仁油中酸值和过氧化值均低于其皮油中的酸值和过氧化值 .对皮油和仁油总脂肪酸测定表明 :皮油主要含棕榈酸、棕榈油酸、油酸和亚油酸 ,其中在其它植物油中含量很少的棕榈油酸 ,在花椒籽皮油中含量约 2 0 % .仁油中不饱和酸含量高达 90 %以上 ,其中人体必需的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在 70 %以上 .  相似文献   

4.
小麦籽粒经过一段时间的储藏,籽粒内的甘油酯就会在脂肪酶的作用下水解产生游离脂肪酸,进而氧化使粮食储藏及食用品质劣变.对储藏小麦中甘油三酯脂肪酸、游离脂肪酸组成含量变化以及脂肪酶活力变化做了研究,结果显示:储藏4个月后瑞星一号和瑞星8998的脂肪酶活动度分别从21.08 mg/g和16.98 mg/g上升至32.90 mg/g和29.14 mg/g;储藏后的瑞星一号样品的游离状态的棕榈酸的相对含量上升了11.62个百分点,而瑞星8998变化不大;储藏后的瑞星一号小麦甘油三酯中亚油酸的相对含量降低了14.87个百分点,而棕榈酸、硬脂酸、油酸相对含量升高了1.00、2.94、12.30个百分点.即在甘油三酯中亚油酸消耗的速度大于棕榈酸、硬脂酸和油酸消耗的速度.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不同植物脂肪酸组成对胶磷矿常温浮选的影响,选取了棉油、豆油、米糠油、棕榈酸、硬脂肪酸等几种植物脂肪酸,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其脂肪酸的成分,利用浮选试验评价了其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这几种植物油含有脂肪酸的成分不同,浮选性能也不同.常温下的浮选性能依次为:碘值135棉油脂肪酸〉碘值110豆油脂肪酸〉碘值95米糠油脂肪酸〉碘值120棉油脂肪酸;浮选时,棕榈油脂肪酸与硬脂酸完全没有泡沫.植物脂肪酸捕收剂中的亚油酸/油酸比值对选别指标的影响为:比值越大,浮选效果越好.温度较低时,应选用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亚油酸和亚麻酸的含量高脂肪酸作为捕收剂.  相似文献   

6.
采用气相色谱、胰脂酶水解法分析测定了河南和内蒙古两省区的牛油脂肪酸组成和Sn-2位脂肪酸分布,组成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达65%以上,其中豆蔻酸为5%,棕榈酸为30%,硬脂酸为25%;不饱和脂肪酸中油酸含量最高达20%以上;Sn-2位脂肪酸分析表明,其组成主要为棕榈酸、硬脂酸和油酸;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两省牛油中维生素E含量均小于1.8mg/100 g;用Rancimat法测定100℃氧化稳定性值,河南省牛油为4.60 h,内蒙古牛油为7.65 h.两省牛油理化指标稍有不同,但差别较小.  相似文献   

7.
对新油源盐肤木籽油和五倍子油采用国家标准进行了理化指标和脂肪酸组成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盐肤木籽油含油13.78%,不饱和脂肪酸含量72.13%,其中油酸含量12.12%,亚油酸含量57.92%,亚麻酸含量2.09%;五倍子油以饱和脂肪酸为主,其中月桂酸含量44.41%,肉豆蔻酸含量31.78%,棕榈酸含量11.75%.盐肤木是一种具有开发前景的新油源油料树种.  相似文献   

8.
近红外分析花生籽粒脂肪酸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了50种具有代表性的花生品种作为样本,建立了花生籽粒5种主要脂肪酸(棕榈酸、油酸、亚油酸、花生酸和山嵛酸)含量的近红外光谱定标模型.其中,油酸和亚油酸的定标模型质量较高,交互验证决定系数分别为0.933 0和0.924 9,外部验证决定系数分别为0.940 1和0.948 7,相对分析误差均大于2.5.棕榈酸、花生酸和山嵛酸的定标模型交叉验证决定系数和外部验证决定系数均小于0.8,相对分析误差均小于2.5.试验结果表明应用近红外光谱法测定花生籽粒中油酸和亚油酸这两种脂肪酸的含量模型预测的精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9.
用气相色谱法对饲料及原料的脂肪酸组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饲料中高级脂肪酸主要有棕榈酸、 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饲料所采用的主要原料均为鱼粉、豆粕、玉米等,因此,由于各种商品饲料的脂肪酸组成 没有显著差异。从EFA角度来说,玉米和豆类和脂肪是饲料较好的脂肪添加剂。  相似文献   

10.
采用石油醚萃取核桃仁中的脂肪酸甘油酯,并对其交酯化反应,以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法测定核桃仁油的脂肪酸组成,检出棕榈酸(1.78%)、亚油酸(70.65%)、油酸(26.84%)、硬脂酸(0.47%)等4种脂肪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