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模拟人体血液pH条件(pH 7.4,离子强度0.1mol/L),通过荧光猝灭、位点竞争、同步荧光和三维荧光光谱等方法研究了柯里拉京(Cor)与人血清白蛋白(HSA)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HSA的荧光能被Cor静态猝灭,两者间结合常数为2.79×103(298K)、2.22×104(304K)和8.41×104L/mol(310K).根据Van't Hoff方程结果显示,Cor与HSA间的作用主要为疏水作用,其作用过程为自发、吸热.基于F?rster能量转移,得知Cor与HSA间结合距离为9.33 nm.位点竞争实验指出,Cor优先结合HSA的位点Ⅲ.三维荧光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显示,与Cor作用对HSA构象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荧光光谱法研究磺胺噻唑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研究了21℃和29℃时,磺胺噻唑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的荧光猝灭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特征.求出这两个温度下的猝灭常数,推断出磺胺噻唑与牛血清白蛋白间的相互作用是以动态猝灭为主的猝灭过程.根据F rster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出磺胺噻唑在蛋白质中的结合位置与212位色氨酸残基间的距离为4.163 nm,并求得21℃的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分别为4.335×105L.mol-1和1.217.由求得的热力学参数,证实了磺胺噻唑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主要通过疏水作用力结合.用同步荧光光谱技术探讨了磺胺噻唑对牛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考察了Ca2 、Mg2 、Zn2 或Cu2 对磺胺噻唑与牛血清蛋白相互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桑色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反应的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生理条件下桑色素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的热力学特性,确定静态猝灭和非辐射能量转移是导致桑色素对BSA内源荧光猝灭的主要原因;求得不同温度下桑色素与BSA作用的结合常数分别为1.796×104,9.398×103,2.196×103L.mol-1。根据热力  相似文献   

4.
由于阿奇霉素对人血清白蛋白的内源性荧光具有猝灭作用,且猝灭方式为静态猝灭。采用荧光光谱研究了模拟生理条件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阿奇霉素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计算了二者相互作用的结合常数K和结合位点数n,并根据不同温度下的热力学函数确定了阿奇霉素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力类型为疏水作用和静电引力。采用同步荧光光谱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探讨了阿奇霉素对人血清白蛋白构象的影响,结果表明阿奇霉素明显改变了人血清白蛋白的构象。  相似文献   

5.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利用分子对接模拟、三维荧光光谱、内源荧光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研究了保泰松(PBZ)与人血清白蛋白(HSA)间作用机理.三维荧光和同步荧光光谱表明,PBZ使HSA微环境和构象发生改变.荧光光谱结果表明,PBZ通过静态与非辐射能量转移联合猝灭HSA内源荧光,两者间结合常数为1.96×104 L/mol(310 K),结合距离为0.65 nm.范特霍夫定律计算得到的热力学参数(ΔH=-58.88 kJ/mol和ΔS=54.68 J/(mol·K))说明,PBZ与HSA之间的主要作用力为疏水作用力.分子对接结果显示,PBZ通过疏水作用力与HSA的亚域ⅡA中氨基酸残基进行作用,PBZ周围4.0?区域还存在ⅠB、ⅡB、ⅢA亚结构域的17个氨基酸残基.本研究有助于从分子水平了解PBZ在人体内的储藏运输过程以及对蛋白质功能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6.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利用荧光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圆二色光谱研究盐酸二氧丙嗪(DPZ)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DPZ对BSA的内源性荧光有猝灭作用,猝灭的主要原因为静态猝灭.DPZ与BSA以1∶1的摩尔比结合,结合常数Ka分别为:3.664×103(289K)、3.439×103(296 K)、3.257×103(303 K)、2.979×103(310 K).由热力学方程求得该反应的热力学参数表明DPZ与BSA之间的作用力主要为疏水作用力和静电引力.根据Frster偶极-偶极非辐射能量转移理论求得结合距离r=3.161 nm,同步荧光光谱、吸收光谱及圆二色光谱的结果表明DPZ对BSA的构象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小麦蛋白与直链淀粉的相互作用机制,通过紫外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及同步荧光法测定了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和作用力类型等分子作用信息。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下,直链淀粉能够有效猝灭4种蛋白的内源荧光,且猝灭常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猝灭机制均属于静态猝灭。清蛋白和球蛋白与直链淀粉通过氢键和范德华力结合,是放热、焓驱动的自发过程,结合力较弱;醇溶蛋白和谷蛋白与直链淀粉主要通过疏水相互作用结合,是吸热、熵驱动的自发过程,结合力较强。同步荧光光谱表明,直链淀粉与清蛋白、球蛋白和醇溶蛋白的结合位点更接近酪氨酸残基,与谷蛋白的结合位点更接近色氨酸残基。在分子层面上系统地揭示了小麦蛋白与直链淀粉之间的作用机制,为淀粉基食品的研发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硅胶真空液相层析从决明子(Cassia obtusifolia L.)中分离制备了橙黄决明素,以UPLC-QTOF-MS和C13-NMR、H1-NMR鉴定了其化学结构。采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法研究了橙黄决明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橙黄决明素对牛血清白蛋白有明显的荧光猝灭作用,在25、37、47℃3种温度下的荧光猝灭常数KSV变化不明显,猝灭速率Kq为1.412×1013 L/(mol.s),说明橙黄决明素对BSA的荧光猝灭属于静态猝灭。橙黄决明素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的紫外光谱变化进一步确认了其属于静态猝灭。热力学计算表明,橙黄决明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位点数为1,与BSA之间的结合主要是以疏水作用力相结合的自发过程。橙黄决明素与牛血清白蛋白的酪氨酸的疏水性结合可能引起了蛋白质构象的变化,但牛血清白蛋白分子的大小并未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丹酚酸A对牛血清白蛋白的荧光猝灭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在模拟人体生理环境条件下,pH 7.40的Tris-HCl缓冲体系中,丹酚酸A(Sal 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丹酚酸A对牛血清白蛋白有较强的荧光猝灭作用。用Stern-Volmer和Lineweaver-Burk方程处理数据,推断其猝灭机理为丹酚酸A与牛血清白蛋白形成复合物的静态猝灭,并获得了25、30、35℃下丹酚酸A与牛血清白蛋白作用的结合常数分别为1.49×105、1.19×105、8.24×104 L/mol。根据Van't Hoff方程计算得出ΔH=-56.55kJ/mol,根据所得热力学参数推断丹酚酸A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主要作用力为氢键与范德华力。在25℃时,计算获得丹酚酸A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位点数为1.158。  相似文献   

10.
2,3-二氨基吩嗪(DAP)在中性环境中具有强荧光.发现其在酸性介质中能与亚硝酸根离子反应,生成产物在中性环境下荧光很弱,据此建立了一种以DAP为探针,荧光猝灭测定水样中亚硝酸根离子的方法.在最佳测定条件下(0.03 mol/L的硫酸,2.0×10~(-3)mol/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50 min,激发和发射波长分别为435 nm和557 nm),体系荧光强度变化与亚硝酸根浓度在0.1 mol/L~2.1×10~(-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9.8×10~(-8)mol/L.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长波长下检测及斯托克位移大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