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数字式高压线路电流纵差保护的通信技术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介绍了一种新型数字式高压线路电流纵差保护装置的通信技术。给出了不同的通道形式下的通信连接整体方案。在评价已有的几种交流采样同步方法和分析电力光纤通信的发展趋势与特点之后,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交流采样同步方法。该方法是一种自适应型的采样时刻调整法,其通信方式简单,可适应路由变化的通信自愈环网。分析了通信过程中数据出错的原因和特点,然后给出了根据流明码纠错原理推出的纵差保护数据通信的纠错方法,借以提高保护  相似文献   

2.
智能变电站光纤纵差保护装置同步方案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针对智能变电站中电流的采集与处理分装置、分CPU的特点,结合采样时刻调整法,提出了3种线路光纤纵差保护装置采样同步方案:同步源、锁相环、插值同步.就每种同步方案从适用场合、实现原理以及优缺点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比较.最后得出结论:同步源方案因为对同步源装置的依赖而具有一定的使用局限性;锁相环方案抗报文抖动性较强,适用于采样值组网方式;而插值同步方案适用于智能变电站中合并单元与保护装置的点对点方式.  相似文献   

3.
光纤纵差保护装置中光纤数字接口的设计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通过对光纤纵差保护装置及其光纤数字接口特点的分析,阐述了采用大规模可编程逻辑技术进行光纤数字接口设计可以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具体分析了运用大规模可编程技术进行光纤数字接口设计的实现逻辑。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具体光纤纵差保护装置,具有硬件结构简单、配置灵活、通道时延小等优点。目前已在多处变电站投入运行,运行状况良好,光纤通信正常可靠。  相似文献   

4.
光纤自愈环网电流纵差保护的数据同步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针对基于数据通道的同步方法不能适应光纤自愈环网通信路由的变化,提出了基于分布参数线路模型的同步算法.该方法利用分布参数线路模型,分别从线路两端计算保护安装处的电流相模量或电压相模量作为数据同步比较的依据,采用相位比较结合数据修正的方法进行采样数据同步处理.该方法同步速度快,不受通信路由变化、线路参数变化和谐波的影响,能够解决电流纵差保护在光纤自愈环网中的采样数据同步问题.ATP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其同步精度满足电流纵差保护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光纤纵差保护装置及其光纤数字接口特点的分析,阐述了采用大规模可编程逻辑技术进行光纤数字接口设计可以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具体分析了运用大规模可编程技术进行光纤数字接口设计的实现逻辑。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具体光纤纵差保护装置,具有硬件结构简单、配置灵活、通道时延小等优点。目前已在多处变电站投入运行,运行状况良好,光纤通信正常可靠。  相似文献   

6.
智能变电站光纤纵差保护采样通道延时具有不确定性,导致线路两侧延时不一致,影响采样点同步与保护动作性能。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延时自适应设计方案,将光纤纵差保护两侧采样同步分为采样时刻同步与采样点对齐两个步骤,把采样时刻同步处理后的采样点延时与采样点数据组合传递至对侧,通过对比本侧和对侧采样点延时实现采样点数据的自适应对齐。采用预处理前置模件完成多间隔采样值同步处理,根据采样值报文中携带的延时信息实现同步处理延时的自适应调整。该设计达到整体延时最小化目的,同时适应本对侧多种匹配模式。通过RTDS试验及现场运行验证了该设计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数字化变电站光纤纵差保护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在数字化变电站使用电子式互感器的环境下,线路光纤差动保护面临很多新问题。这些问题的焦点集中在:如何与变电站内的母线保护、变压器保护共享数据源?如何实现变电站之间的数据采集同步?如何与变电站内的过程层装置进行互操作?等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数字化变电站线路差动保护基于乒乓原理的时钟信号同步方案,并分析了基于该同步时差动保护性能和互操作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REL-561光纤电流纵差保护在华中电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 引言目前华中电网 5 0 0kV线路主要采用以复用载波通道为主的高频距离与高频方向保护 ,近年来由于载波通道干扰造成保护误动、拒动事故时有发生 ,严重威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而光纤作为保护通道在抗干扰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性 ,已经逐渐地被推广使用 ,特别是应用在同杆并架双回线等对通道传输要求高的线路中。与载波通道相比较 ,光纤通道与输电线路没有直接的联系 ,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对光纤通信系统不产生任何影响。光纤通信数据传输容量大 ,传输距离远 ,频带宽 ,传输质量高 ,不易受电磁干扰 ,在线路发生各种故  相似文献   

9.
目前华中电网500KV线路主要采用以处长用载波通道貌岸然为主的高频距离与高频方向保护,近年来由于载波通道干扰造成保护误动,拒动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0.
薛俊茹  温广 《青海电力》2009,28(4):8-10
文章阐述了长线路光纤纵差保护在正常运行下,产生差流的原因以及对光纤纵差保护动作性能造成的影响,概括分析了电容电流及电磁渡传输时延产生差流的原理及性质,并对电容电流补偿软件的完善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数字电流纵差保护中数据采样的两种同步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利用微处理器和数据通信技术实现数字式电流纵差保护时 ,线路两端电流的同步采样是必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本文对现场设备 (LFP -931A型光纤电流差动保护 )中采用的同步采样方法和基于GPS的同步采样方法的基本原理进行了详细描述 ,对两种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并对现场中运行设备的数据同步采样系统提出了一种技术改进方案设想。  相似文献   

12.
在220kV及以上的超高压输变电工程中,随着OPGW、ADSS等光缆在输电线路中的使用,光纤电流差动保护因其保护原理简单、动作快速、不受串补影响、能可靠地反应线路上各种类型故障等优点,作为超高压线路主保护之一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一种用于线路光纤纵差的通信方案及设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一种适用于高压线路光纤纵差保护的通信方案.着重分析了该方案所具有的高可靠性、灵活性和更高的通信速率等特点.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采用该种方案的继电保护专用光纤通信设备的研制情况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4.
光纤通道的误码率和通道双向延时一致性是影响纵差保护性能的重要因素。提出利用线路集中参数模型计算电压相角差以识别通道双向延时一致性的方法。在单通道条件下,提出纵联短帧结合纵差长帧传送,并根据通道状况自动实现纵差和纵联保护无缝切换机制。试验表明该机制大大减少主保护退出时间,提高了保护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时钟差的线路电流差动保护数据同步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沈冰  何奔腾  张雪松 《电网技术》2006,30(24):78-83
随着现代电力通信网的发展和完善,自愈环网或可变路由的光纤通道逐渐增多,给线路光纤差动保护带来了新的问题。现有的数据同步技术假设收、发通道延时一致,一旦通信路由发生改变,就会由于数据不同步而影响保护的可靠性。为此,文章通过引入装置时钟差的概念,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钟差的数据同步方法,该方法以乒乓对时为基础、参考向量法对时作辅助,解决了自愈环网双向通道路由不一致时数据的同步问题,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数字化变电站光纤差动保护同步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使用电子式互感器的数字化变电站中,实现差动保护的关键是两侧电气量的同步.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新方法:首先,通过统一时钟源完成数字化变电站侧的保护装置和间隔合并单元的同步;然后,通过插值法得到保护用交流量数据;最后,通过采样时刻调整法完成站间保护装置的同步,从而实现两侧电气量的同步.  相似文献   

17.
熊俊  付翔 《供用电》2011,28(3):61-63,66
同杆并架双回线路光纤纵差保护对两个通道的采样同步及通道安全要求更高。利用数据通道同步模型对四川省某变电站同杆并架双回线路光纤差动保护通道告警异常进行分析,发现并解决了RCS-931EG装置的软件缺陷,这可为排查同类的光纤通道告警异常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微机保护硬件的功能、可靠性及光纤通信理论的研究和继电保护自适应、智能化的最新发展,研制出一套以光纤为通信媒介的微机保护系统。该系统首次使用华北电力大学最新开发研制出的光电流互感器,并在HDLC位同步通信协议的基础上实现了输电线路的纵联差动保护,同时兼具强大的通信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并可扩展与其它保护、控制装置和调度联网以共享全系统数据、信息和网络资源的能力,为未来的系统扩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智能变电站非对称式光纤差动保护同步性测试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本侧为电子式互感器、对侧为常规互感器的非对称式光纤差动保护,概述光纤差动保护的配置以及采样值同步问题,介绍目前智能变电站中非对称式光纤差动保护的同步方案。结合500kV常熟南智能变电站集成测试项目,针对220kV线路非对称式光纤差动保护同步性搭建了测试系统,提出了两侧电流采样同步性测试方法,并分析了差流产生原因。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