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3.
高速化和多媒体化成为未来网络发展的主要方向,而传统基于总线和中央处理器结构的路由器难以提供高速率和高可靠的端到端服务质量保证,必须对传统的路由器体系结构进行改造,提出分布式路由器的体系结构。该文分析了高速QoS路由器在路由查找、数据交换和阻塞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随着IP电话、视频点播和电视电话这些网络应用的出现,传统的网络“尽力转发”服务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区分服务模型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使得网络资源很快耗尽。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的服务质量(QoS)管理模型,通过它能够对一个Intranet网内通过认证的用户提供有保证的网络服务。在该模型中,有一个QoS管理服务器,它负责对整个的QoS服务进行管理,网内的网络设备都按照它发送的命令和规则来转发数据分组。 相似文献
5.
6.
随机早期检测(Random Early Detection,RED)是IETF推荐部署的主动队列管理(Active Queue Management,AQM)算法。 RED存在参数难以配置、无法适应动态网络环境的缺点。 ARED( Adaptive RED)是RED的自适应版本,通过平均队列长度来动态调整最大丢弃概率,从而达到稳定平均队列长度的目的,但是存在瞬时队列长度振荡的问题。文中研究了拥塞控制中的主动队列管理,对ARED算法进行了改进,优化丢弃概率计算函数,提出TTS-ARED算法,实现在动态网络环境下队列长度的稳定以及丢包率降低。 NS2的仿真结果表明,TTS-ARED算法显著地降低了丢包率,队列长度稳定性比ARED算法更优越。 相似文献
7.
8.
1.引言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多媒体应用的急剧增加,人们对Internet的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目前TCP所采用的基于窗口的端到端拥塞控制机制对Internet的鲁棒性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传统的去尾(drop-tail)先进先出(FIFO)的队列管理方式,不可避免地会导致过高的传输延迟和延迟抖动。为适应越来越多的实体媒体传输的要求,人们开始研究更为有效的队列管理算法,从而使网络在采用TCP拥塞控制算法的基础上,实现效率最高并尽可能减小路由器中的平均队列长度,即主动队列管理技 相似文献
9.
10.
一种队列管理和队列调度结合的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队列的管理和调度是网络处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针对传统的队列算法分离队列管理和队列调度的缺点,提出了一种两种机制结合的算法.该算法以排队延时和系统吞吐量综合性能折中最优为目标,使用最优化决策的方法,根据数据源端的发送速率和网络节点中的缓冲队列长度调整带宽资源的分配.在仿真平台NS2下对算法进行了大量的仿真实验,最终的实验结果表明:按照网络性能公式(Power公式)的标准,该算法比传统的算法在性能上提高了近20%.因此该队列算法更能够提升网络处理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有的主动队列管理(AQM)算法造成的队列时延无法满足VoIP、音视频等流媒体传输需求的问题,提出一种直接控制队列时延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DCQA。该算法使用PID控制器计算路由器缓存的数据包丢弃概率,用其对即将进入缓存排队的数据包做丢包判断并采取相应动作,以控制队列时延在期望值以下。实验仿真了3种网络环境下DCQA的性能,链路利用率分别是99.93%、99.88%和99.95%。并且,队列时延分别有50.45%、51.59%、52.4%被控制在期望值以下,比CoDel算法分别提高了3.6%、40.53%、50.69%。实验结果表明,DCQA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中都可以获得较高的链路利用率,而且控制队列时延的能力优于CoDel算法,适用于流媒体的传输。 相似文献
12.
基于微分先行PI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动队列管理(AQM)作为一种重要的IP层拥塞控制策略,对于提高Internet的服务质量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简要介绍了AQM算法的研究现状和AQM中的PI算法,依据TCP拥塞控制策略基于数据包丢弃的窗口变化机制,设计了一种基于微分先行PI的主动队列管理算法,该算法依据路由器中队列长度的变化采用一定的微分校正原则,实时调整进入该路由器数据包的丢弃概率,使路由器中的队列长度能够稳定在参考值附近。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与PI算法相比具有更小的超调量,可以明显的加快收敛的速度,从而使Internet的服务质量有更大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14.
张书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43(23):132-134
在分析了分组到达率和服务率的关系及主动队列管理AQM(Active Queue Management)的Balanced RED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计算连接权重的动态分配算法“基于AQM加权时序动态法”(Weighted Opportunity Dynamic Algorithm based on AQM),它具有对终端用户透明、能自动找出最佳服务器来处理请求的特点,从而实现集群计算服务器的负载平衡。另外据此算法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支持服务器集群的动态负载平衡原型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负载平衡的效能上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16.
针对传统主动队列管理中PID控制存在的参数不易整定等缺点,通过引入内模控制思想,提出了一种基于内模控制的PID控制器(IMC-PID),其突出特点是控制器仅有一个参数需要整定。将IMC-PID应用于网络拥塞控制中,得到了一种新的主动队列管理(AQM)算法——IMC-PID算法。仿真实验表明,IMC-PID算法有较强的鲁棒适应性及较快的队长调节速率。 相似文献
17.
以AntNet算法为基础,介绍了蚁群网络路由的问题模型和数据结构,通过引入QoS约束机制,提出了一种基于AntNet的多路径QoS路由算法. 该算法采用具有带宽和时延QoS约束的新规则进行节点选择,并利用改进的节点信息更新规则以及根据路由表中概率值随机地选择相邻节点转发数据包. 性能分析和模拟结果显示,基于AntNet的多路径QoS路由算法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较好的鲁棒性,能够自适应网络状态的动态变化,同时考虑了QoS约束和负载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18.
19.
发现丢包率受利用率和缓冲区影响较大;同时实验结果表明RQQM算法的公平性远远优于其他两种算法,其平均丢包率降低至12.21%。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基于QoS的Web服务组合研究仅限于QoS生命周期的某一环节,提出了一个支持QoS生命周期管理的Web服务框架,基于该框架研究了服务组合在线优化的方法,提出了自动修正判断矩阵的层次分析法来实现基于QoS的在线局部优化策略。该方法针对因各种原因用户只能提供各QoS属性之间的相对重要性,而不能提供全局的QoS需求的应用场景,提供了一种在线局部优化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