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3 kW光伏并网逆变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3kW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关键技术。通过对光伏并网逆变器最大功率点跟踪、孤岛效应和并网控制等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并且通过对最大功率跟踪算法的改变及变压器切换的控制,使逆变器在轻载的条件下,依然可以获得较好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
3.
4.
5.
基于正反馈频率漂移的光伏并网逆变器反孤岛控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结合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并网控制过程提出了一种正反馈频率漂移反孤岛检测方法,并详细介绍了该方法的原理和实现过程,然后按照IEEE Std.20130-929标准中规定的测试电路对并网逆变器的反孤岛控制能力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并且达到了IEEE Std.2000-929标准的规定。 相似文献
6.
电网电压的相位和频率,是关系到并网逆变器控制信号参考值获取,保证并网逆变器系统平滑、可靠、稳定运行的重要信息。锁相环技术作为获取电网电压相位和频率的关键技术,是国内外学者研究、讨论的重点。根据不同性能的需要,国内外学者对锁相环技术做了大量研究,这些专门研究锁相环的文献相对复杂。首先对目前常用的单相同步坐标系锁相环正交信号的生成和单相锁相环谐波的剔除加以介绍;由于三相锁相环一些技术和单相锁相环相同,对目前常用的3种三相锁相环进行简要介绍。最后指出:鉴相器算法的提高和如何剔除谐波干扰,是未来的锁相环(phase-locked loop,PLL)技术发展最为关键的2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以FD24-200型国产化并网风力发电机组为例,阐述了控制系统通用设计思路和构成特点。系统综合运用了工控机技术、图像显示技术、数据通讯技术,在单机控制的基础上,能与中央计算机乃至计算机网络相联系,便于实现最佳化运行和科学化管理。 相似文献
12.
基于S函数的并网型交流励磁双馈电机风力发电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交流励磁变速恒频双馈电机的运行原理,推导了双馈电机在发电机惯例下的数学模型,采用S函数实现了双馈电机动态系统的状态方程数学描述,并使其和Simulink解法器进行交互.变速恒频双馈电机风力发电是一个受并网前后发电机运行状况影响的暂态过程,利用S函数编写双馈电机的仿真程序,建立了空载运行和发电运行的变速恒频双馈电机风力发电子系统模型,在仿真过程中可对双馈电机进行精确控制,然后对其进行了系统整合,最后对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响应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变速恒频双馈电机风力发电系统的仿真与理论分析高度一致,同时,仿真结果验证了系统对转速突变和电网电压跌落工况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无变压器结构光伏并网系统共模漏电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漏电流产生原理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对单相全桥逆变器不同的正弦脉宽调制(PWM)方法进行了仿真分析,并介绍了一种带有直流通路的拓扑结构.此拓扑结构综合了传统单相全桥逆变器,单极性调制与双极性调制控制的优点,在不产生共模电压的基础上,提高了系统效率,并通过仿真及实验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15.
55/11kW风力发电机的并网过程分析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风况下风力发电机的并网过程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并/脱电网控制策略。利用该控制策略。可减少大、小发换次数,减少并网冲击,提高发电量。 相似文献
16.
17.
阐述了多支路型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基本原理和研制的关键技术.通过对光伏并网逆变器最大功率点跟踪、并网控制技术和孤岛效应等问题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采取最大功率跟踪方法,系统能在光强变化时,迅速、准确地跟踪太阳能电池阵列的最大功率点;以多输入支路的独立最大功率跟踪策略,解决了由于太阳能电池阵列参数不一致造成的输出功率降低的问题;在并网逆变技术上采用电流超前跟踪,简单实现了输出功率因数为1,有效地提高了输出电能质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