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建林 《电声技术》2003,(11):66-68
介绍了音视频设备中常用的几种时间码,并分析了这些时间码在音视频节目制作中的各种典型应用。  相似文献   

2.
本简要介绍数字节目制作子系统的结构,其中包括卫星收录系统、音视频采集和编辑系统、传输流件剪辑系统、信息制作系统等。并在存储网络体系整体构架下,论述数字电视节目制作的一般工作流程,为数字电视节目平台中的核心技术——码流层次上的节目制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王玉周 《广播与电视技术》2010,37(12):64-64,66-68
随着广电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电视节目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高清节目正迅速走进千家万户,高清节目的大规模生产、网络化制作与包装技术愈发显得重要。辽宁广播电视台率先搭建了一套应用于高端高清后期节目制作、包装的网络化系统,其中包括视频制作包装子系统、音频制作包装子系统、音视频在线媒资子系统。本系统不仅在视音频编辑、制作、包装方面采用数据化、网络化、一体化的工作模式,而且在对音视频资料的在线生产管理上也采用数据化、网络化、流程化的工作模式,大大提高了制作效率和设备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三沙卫视北京节目制作中心60平演播室音视频和在线包装等系统的设计思路、设备选型、系统特点和操作规范.  相似文献   

5.
王建林 《有线电视技术》2003,10(21):42-44,41
本文介绍了音视频设备中常用的各种时间码,对这些时间码在音视频节目制作中的各种典型应用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电视台蒙古语译制网是利用“西新工程”项目建设完成的音频制作网,是具有录音、混录、效果器添加、母带合成、视频编辑合成等功能,并具备网络化制作的专业音频译制系统。该系统可完成蒙古语节目录音、编辑、配音制作、音效合成及视频编辑制作。系统采用数字光纤网络技术,软硬件结合,实现了音视频后期录制制作的资源共享,提高了节目制作的水平和工作效率,使内蒙古电视台蒙古语节目的译制实现了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7.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小型廉价高性能的节目制作设备得以成功开发。作为数宇技术之一的图像压缩技术也因为要达到使现行的广播制式SDTV信号的节目制作更加简单这一目的,而开发出了能满足节目制作系统要求条件的压缩方式。下面将概要地说明已开发的压缩方式并对最适合的节目制作系统压缩方式加以考察。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数字多媒体技术在各级电视台得到了普遍应用,非线性编辑技术已被广泛地用于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由于非编的高指标及多功能,许多节目的制作已开始依赖于非编系统,并正在取代传统的线性编辑设备,成为电视节目后期制作设备的主体。非编系统的使用不仅为节目包装、渲染带来了方便,同时使节目制作实现网络化、数字化成为可能。1现有系统状况采用非线性编辑设备制作一个节目,需经过上载、串编、特技过渡、上字幕、下载等多个环节,繁重的工作量与非线性单机工作的矛盾日趋明显。因此,国内一些制作非编设备的大公司相继推出网络制…  相似文献   

9.
广播电视台网络音频制作是音视频节目制作平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管理系统则承担着提升节目制作的质量、效率与控制降低成本等重要任务.重点对广电网络音频制作平台的网管系统目标、架构、特性、功能应用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研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要介绍数字节目制作子系统的结构,其中包括卫星收录系统、音视频采集和编辑系统、传输流文件剪辑系统、信息制作系统等.并在存储网络体系整体构架下,论述数字电视节目制作的一般工作流程,为数字电视节目平台中的核心技术--码流层次上的节目制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介绍数字节目制作子系统的结构,其中包括卫星收录系统、音视频采集和编辑系统、传输流文件剪辑系统、信息制作系统等。并在存储网络体系整体构架下,论述数字电视节目制作的一般工作流程,为数字电视节目平台中的核心技术——码流层次上的节目制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随着计算机技术、数字压缩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数字化已走进各级电视台。数字特技、虚拟演播室、网络硬盘阵列等用于节目制作播出的网络设备日渐成熟,不少电视台已经完成了全硬盘播出系统网络化的建设,取消了磁带播出。实现制作、编审、播出网络一体化、数字化,为即将实施的全数字信号传输打下了坚实基础。特别是随着电视频道的增多,电视节目日益丰富,画面质量也越来越清晰。-我台自办三套节目,全部采用全硬盘播出。节目来源不同,有转播中央卫星信号、内蒙台信号,有光盘采集的节目素材、也有移动盘复制的节目、还有磁带交流的蒙语节目、再加上自己制作的新闻专题等,繁纷众多的节目丰富了荧屏,但也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一方面,画面质量确实提高了;另一方面,使得节目源声音大小很难统一,再加上后期制作的设备档次不一,不同设备对音频电平大小的衡量标准不一样,导致声音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即众多的频道之间、不同节目之间声音的大小还存在差别。观众更换频道,或欣赏不同节目时必须重新调整音量,否则声音忽大忽小,这个问题如不解决,就不能说是播出质量提高了。  相似文献   

13.
中央电视台奥运会远程节目网络制作系统是正在建设中的中央电视台体育中心综合业务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由中央电视台、索尼和索贝公司共同开发完成。它以媒体资产管理为基础.以远程网络传输技术为核心,充分利用数字电视、专业光盘、网络制播和通讯技术的最新成果,实现前后方资源共享、远程节目制作和节目制作流程全程非线性的崭新理念:奥运会远程节目网络制作系统的建设是奥运转播报道的现实需求,也是中央电视台坚持科技创新,以新的理念、新的方式转播大型体育赛事的一次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非线性编辑设备是典型的面向单人的设备,对于制作电视片头、MTV、广告或专题片来说,应该游刃有余,但是对于一家电视台来说,由于所做的节目量非常大,而且用于制作的时间又非常紧,单机类的非编设备显然是不够用的。于是数字非线性制播网就应运而生。1999年下半年,正值南通电视台准备更新设备之际,非线性编辑数字网络制作播出系统开始进入实用阶段,南通台经过多方考察,科学论证,决定全面引入数字网络技术构建数字制作播出网。这既符合广播电视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又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南通台原有的设备。经过公开招标和专家论…  相似文献   

15.
我国计划在2015年实现全面的高清信号电视节目制作与播出。到时,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电视台,将向全国各地的电视观众传播更加清晰、更加丰富的电视节目。高清信号的电视节目从画面清晰度到数据量都有非常大的提高。1080格式高清数据量大约是标清的6倍,如果用1:1的非压缩进行高清非编制作,一个TB的硬盘容量只能存储大约2个小时的1:1非压缩高清节目。如此大的存储容量需求要求对非编系统来说是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非线性编辑系统在当今的电视、电影制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电视台的节目制作流程中,从采访、剪辑、音频制作、特技处理、字幕制作、审片到最终播出,都需要大量的非编系统进行工作。随着节目制作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节目制作流程往往具有同时性、及时性。即同一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人员调用同一素材。而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同样要求制作人员高效率地完成工作。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非编系统的网络化建设已经是大势所趋。国内各级电视台已经充分认识到非编系统网络建设的重要性,正在不断地推进网络的建设。本文从已建设成熟的非编网络梳理脉络,探究并展望未来制作网络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中央电视台体育节目网络制作系统依据体育节目制作的特殊性进行设计,流程上与通用网络节目制作系统不同,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系统以媒体资产管理为基础,以节目制翻系统为核心,提供运行管理和节目制播一体化的综合解决方案。本文全面介绍了该系统,对其结构,特点进行了仔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李伟  马天擎 《中国有线电视》2005,(15):1510-1512
非线性制作网络系统是迎合数字化变革的产物,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中被广泛应用.下面我们将对非线性制作网络系统中的压缩格式和网络架构的优缺点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前瞻性探讨.  相似文献   

18.
电视节目制作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更新,改变了节目制作的工艺流程,而基于“易盘卡”的节目制作设备和制作方式,真正地构建了数据化的工艺流程,完全实现了电视节目制作、摄、录、编、播、存、交换的全程数字化。  相似文献   

19.
在任何一场现场节目制作中,声音与视频同样重要,专业的音视频效果有助于更好地表达节目内容。因此,如何调整现场声音便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期,我们就来简单阐述如何正确调音。  相似文献   

20.
作者通过几年来对节目制作设备的了解和具体使用情况,加之日前在安排节目制作时,经常有人询问数字环境下的电视节目制作方式问题。本文通过对河北电视台制作设备的介绍,对目前数字环境下电视节目制作方式的探讨,讲述了数字环境中非线性编辑系统与线性编辑系统在当今电视台的节目制作中,将会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性,在一定时期内将保持共舞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