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石雷  孟莎 《建筑节能》2011,39(2):10-12
以北京太阳宫新区C区项目为案例,在采暖末端方式上做了一定的采暖基础研究,对住宅室内末端采暖方式的选择提出一定的合理建议.从居住建筑采暖的历史渊源到人们的生活习性和需求,从舒适节能到成本分析,从施工工艺到现场组织管理等各方面,循序渐次进行了分析比较,从而提示我们,在居住建筑中,地板热水采暖系统优于散热器热水采暖系统.正在...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冬季采暖需求日益增长的现状,在分析该地区采暖需求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于夏热冬冷地区冬季采暖的分室燃气采暖系统;并对该系统的热工性能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初步测试,为进一步完善系统并最终开发实用新型的分室燃气采暖系统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满足室内采暖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室内装饰装修的特点,从工程实际出发,选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形式,对新建居住建筑采暖设计新思路进行了探讨,以期设计出布局合理、运行可靠、节约能源的采暖系统。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一系列节能措施的实施,使普通居住建筑的采暖发生了变化。对原来和现在的采暖系统选择及各自优缺点、热负荷计算、设备选配等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一、背景 我国严寒和寒冷地区面积占全国的70%,建筑面积占50%左右.近20年来,随着房屋建设规模日益扩大,设置采暖空调的日趋增大.该地区气候寒冷,采暖期长,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采暖能耗.因此迫切需要以建筑设计节能标准为抓手,进一步推动建筑节能工作的深入开展和建筑节能技术进步.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持修订的《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以下简称新版标准)将原标准《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 26-95进行了全面修订,并于2010年8月颁布实施.标准技术内容涵盖建筑及围护结构热工性能,采暖系统的热源、输配系统、末端及监测控制系统等方面.在原有基础上,大幅度提高了我国北方地区居住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要求,对采暖系统地提出了更严格的技术措施.规定采暖系统的控制和计量措施,符合国情要求.本次修编对很多设计原理和方法上进行了重要创新,增强了标准中相关规定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有利地促进了标准的贯彻和实施.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既有采暖住宅小区节能改造的背景,以太原理工大学长风住宅小区为例,通过对该小区建筑的综合诊断,从外围护结构、采暖系统、居住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建筑节能改造方案,实现了降低建筑能耗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建筑采暖经常遇到的问题:采暖供水、回水的连接问题;采暖系统阻力计算;单体建筑供热系统与整个小区采暖系统的设计方案等。  相似文献   

8.
不同气候区和节能标准对建筑围护结构和采暖空调系统的要求有所不同。本文把建筑节能率分为绝对节能率和相对节能率,厘清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的节能率和能耗分配,而后根据居住建筑节能标准建立计算模型,量化了围护结构、采暖系统的节能率和能耗分配的绝对值。本研究有助于明确居住建筑节能的阶段成果和发展方向,推动建筑节能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9.
北方既有住宅建筑采暖系统改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既有住宅建筑原采暖系统水力失调严重,用户不能分室控制室温及分户计量用热量而造成的采暖能耗大、热环境差的现状,选择合适的采暖系统改造方案,采取分户计量和温控等节能改造技术措施,以达到节约能源,改善居住热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西藏地区太阳能采暖建筑热工性能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西藏地区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且冬季温度低,该地区非常适合大面积推广太阳能采暖系统,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但是由于实际大部分太阳能采暖工程,忽略了建筑围护对太阳能主动式采暖系统初投资与运行费用的影响,造成了太阳能主动式采暖系统初投资过高、太阳能保证率低。为了分析建筑热工性能对太阳能主动式采暖系统的影响,笔者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将建筑热工性能与主动式太阳能采暖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计算分析,利用初投资费用最低与全寿命周期总费用最低两个目标函数,对主动式太阳能采暖建筑热工性能的保温性能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不仅可以降低太阳能采暖建筑的采暖运行费用,而且可降低整个系统的初投资。  相似文献   

11.
曹辉 《建筑节能》2009,37(7):18-19
分析了我国北方既有居住建筑采暖能耗现状,提出了既有居住建筑围护结构采暖节能改造以及供热管网系统的改造措施,通过降低居住建筑的能耗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工程在住宅类建筑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例如:住宅建筑入住率低时,太阳能热水系统运行费用较高;太阳能热水收费标准争议较大;太阳能热水系统分户计量困难;集中贮热水箱对结构承重要求较高等。根据集中式太阳能在住宅类建筑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推出了集中集热-分户贮热太阳能热水系统。根据近几年的实际工程的追踪调查,本系统基本能够满足用户需求。  相似文献   

13.
王雪梅  王佳 《煤气与热力》2010,30(12):23-25
对某住宅小区的3幢既有建筑进行了建筑节能改造,将既有供暖系统改造成计量供暖系统。改造后供暖期室内平均温度为23℃,与未进行改造的建筑比较,室内平均温度提高8℃,节能33%。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镇住宅面积的增加和人们对住宅建筑内热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住宅建筑的能耗指标迅速增加。而能源问题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能否有效降低能耗势必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通过分析我国住宅能耗设备的能耗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住宅能耗设备节能的侧重点应为住宅建筑内供暖系统的优化设计和运行调节、空调系统的合理选择、太阳能热水器的充分利用以及提高灯具和其他家用电器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住宅建筑的采暖空调能耗受室内居住人员行为方式的影响,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确定了两种反映室内居住人员行为方式的计算模式。在两种不同计算模式下,利用建筑热环境模拟工具DeST对上海地区同一住宅建筑能耗进行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调研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计算模式对上海地区住宅建筑采暖空调能耗大小的影响,从而获得能正确反映上海地区住宅建筑采暖空调能耗大小的模拟计算方法。此方法可用于上海地区住宅建筑采暖空调的能耗分析与评价,并正确指导住宅建筑的节能设计。  相似文献   

16.
肖潇  李德英  刘珊 《建筑节能》2011,(3):61-64,70
研究了适合北方地区既有住宅建筑采晚系统综合评价的评价指标,构建了包含经济性、节能性、安全可靠性、环保性在内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框架.通过比较国内外建筑节能现有评估体系的内容和特点,对评价体系中有关住宅建筑采暖系统的评价指标进行提炼分析,确定评价指标的来源与依据,并运用层次分析法与群体专家决策相结合的方法对评价指标体...  相似文献   

17.
为给我国北方采暖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提供经验借鉴,对德国、波兰既有居住建筑围护结构改造、供热计量控制系统改造与热计量收费政策改革进行介绍与对比分析,得出:我国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需要各级政府的强力支持,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组织实施主体,既有居住建筑围护结构改造、供热计量控制系统改造和供热计量收费改革必须三位一体,形成组合式的因时而异的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经济激励政策。  相似文献   

18.
关于采暖居住建筑节能评价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JGJ26-95的规定,对目前采用的建筑物能耗评价方法(JGJ132-2001)的测定条件,以及建筑物的评价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建议有关部门尽早修订目前执行的建筑节能检验标准,强化建筑物设计过程管理和施工质量监督,不必对建筑体系成熟、施工工艺确定的节能建筑进行节能评价,只需进行节能验收.对采暖居住建筑运行能耗的评价可与热计量收费的改革相配套,利用经济杠杆,促进运行节能.  相似文献   

19.
我国住宅建筑节能潜力分析——除供暖外的住宅建筑能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镇民用建筑能源消耗分为北方地区供暖能耗、除供暖外的住宅能耗、除供暖外的一般性非住宅民用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四部分,着重分析了其中的除供暖外的住宅能耗。首先,阐述了我国住宅建筑能耗的现状,指出目前我国住宅建筑能耗水平较低,但呈现加速增长的趋势;其次,针对我国住宅建筑能耗的刚性增长趋势,提出了住宅建筑节能的重点——住宅空调器升级与更新、降低照明能耗和减少家电待机损失。并分析计算了三个方面的节能措施所能达到的实际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居住建筑供暖能耗不达标的原因,探讨了采用节能设备及锅炉房节能控制的供热系统节能措施.结合工程实例,对采取节能措施的3座住宅小区的供暖能耗进行了计算分析.采取节能措施后,居住建筑单位面积综合耗煤量达到了节能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