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70年代以来,我国从欧美和日本先后引进近二十套大型化肥生产装置.70年代引进的装置应用的在线分析仪表大约是二三十套,80年代引进的装置,在线分析仪表增加到一百多套.这说明随着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在线分析仪表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些仪表大多质量可靠,测量准确,操作方便,运行正常,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但是微量仪表并不尽如人意,特别是大部分仪表的备品配件一直依赖进口,不仅耗费大量外汇,而且由于国  相似文献   

2.
一、工作是怎样开始的从1982年接到国家重点项目30/60万千瓦火力发电站的部分自控系统和仪表任务起,我们始终遵循“以重点工程带系统,以系统带仪表和产品”的原则和方法,来组织实施这项任务。三年来,我们已和26个国外厂商签订了30个合同,涉及17个系统和52种仪表,这些仪表和系统基本上均是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水平,对我国自动化仪表起了更新换代和填补空白的作用。30/60万千瓦电站锅炉是从美国燃烧工程(CE)公司引进技术,汽机和发电机是  相似文献   

3.
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自70年代后几年就着手研究仪表的可靠性问题,1978年正式组建了可靠性专业研究组,并从两个方面开展可靠性工作,即:(1)组织和开展可靠性行业工作,促进现有国产仪表可靠性水平的提高。(2)仪表可靠性技术的开发研究,跟上本技术领域的国外先进的发展水平。近  相似文献   

4.
国产常规仪表的市场形势从50年代开始,常规仪表对我国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一直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进入70年代后,数字技术、计算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国内外仪器仪表行业的一个主要动向,就是广泛应用数字技术,研制应用微处理器组成的仪器仪表和自动控制成套装置。数字仪表和微处理器对许多用户具有很大的吸引  相似文献   

5.
由北京真空仪表厂承担的“七五”国家重大装备项目30万/60万千瓦发电机组配套仪表一余氯分析仪、氯气检测器已在北京由机电部主持通过鉴定。专家认为该仪表已达到80年代中期国际先进水平。它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我国90年代公路运输的需要,东风汽车公司自主开发了具有80年代末世界先进水平的8吨重型平头柴油载重车—EQ-1141G.其中仪表系统决定引进德国VDO公司汽车仪表产品软件,以及部分国内一时难以解决的生产检测设备.笔者参与了引进的全过程,下面谈谈体会.  相似文献   

7.
引言工业控制仪表的成长与在化工厂采用气动传送系统紧密相关。当时,为传送标准信号所作的准备,已能相当可靠地集中检测和控制系统。所以,50年代主要应用气动仪表,这是第一个时期。60年代是第二个时期,用电的方式重复气动的做法,逐渐引入模拟式电子仪表,主要目标是解决长距离连接问题,同时使计算机的初次在线应用容易些。70年代是第三个时期,其特征是电子仪表迅速发展,变送器和盘装仪表都有了明显的改进。变送器采用了最先  相似文献   

8.
数字调节仪表和记录仪表是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基础的常见仪表之一。上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随着微电子和微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显示直观、测量精确度高、具有PID自整定等功能的数字调节仪表和多通道、万能输入、大容量测量数据电子存储功能的新型记录仪表——无纸记录仪得到快速发展,在工业自动化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促进了当时我国石油、化工、冶金、机械等各个行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我国仪器仪表工业发展几经起伏,五十年代从无到有,重点规划改造上海、天津两地区的仪表行业,使品种、产量和水平增长明显。五十年代后期钢、电、煤、化、油全面发展,各自强调所需特点,造成仪表产品供不应求。大跃进时全民上马,填补不少缺门,使仪表工业有较快发展,此谓第一个高潮。随后为了克服出现“散”的倾向,要  相似文献   

10.
智能化现场仪表的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能化现场仪表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它们的性能、功能、应用模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介绍智能化现场仪表内部硬件、软件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方针和基本国策。20世纪70年代全球两次石油危机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使节能和环保成为当今世界汽车技术发展的两大主题。该项目产品重量轻,结构好,排放低、燃油经济性强、  相似文献   

12.
一、技术引进概况 1.技术引进的必要性四川仪表四厂是我国平衡记录仪的生产厂之一。记录仪属量大面广产品,我国历来生产的记录仪,普遍存在着稳定性、可靠性和耐用性差,维修工作量大的问题,用户意见很大。为了适应四化的需要,必须提高这种仪表的制造水平。经国家批准,由四川仪表四厂引  相似文献   

13.
《分析仪器》2011,(6):I0009-I0010
日前,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和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联合发出通知,征集中国仪表和自动化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60年史料。通知说,仪表和自动化技术在我国走过了一条很不平凡的道路,经历了初期创业、发展壮大和改革创新几个阶段。早在1925年,前辈们就开始在国内建立仪表工厂,上世纪30年代设立中央工业试验所仪表馆等,集聚了我国最初的仪表和自动化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14.
S系列是第四代电动单元组合仪表,是仪表司组织开发的具有80年代水平的新型系列产品,进入80年代,仪表行业许多单位开展了微型计算机的应用与研究工作,为贯彻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原则,将不同生产厂的同类产品实现命名型号统一,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5.
在20世纪70年代DCS刚刚诞生时,系统还带有明显的单元组合仪表的结构特点,而其技术则脱胎于直接数字控制计算机DDC。DCS采用了DDC的数字技术和单元式组合仪表的分散结构,形成了一种完全新型的、具有适当分散程度的、数字化的控制系统,这相当于结合了DDC和单元组合仪表各自的优势,因此一经推出就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开创了控制系统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6.
上海远东仪表厂,原名上海仪表冲压件厂,属机械电子工业部和上海仪表电讯工业局,已有卅多年建厂历史。现有职工550多人。70年代初,由一个专门搞冲压件协作加工的企业,逐渐转为生产自动化控制仪表及配件的整机生产企业,拥有较强的技术力量和机械加工能力。目前的产品主要有两位式控制器、压磁式测力仪和仪器仪表标准机箱、  相似文献   

17.
50年代初,我国几乎从零开始,建立自己的机床工业。到70年代末,我国已建立从重型、超重型机床到制造仪表零件用的台式机床;从高精度精密机床到组合机床、自动生产线等门类比较齐全的机床制造体系。到1979年累积生产了270万余台机床,为建立我国规模庞大、门类齐全的机械制造业、发展机械制造技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70年代末起,实施改革、开放的政策。国家经济体制逐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我国机床工业也逐步摆脱了封闭状态,向世界开放。从国外引进技术、与国外合作生产,给我国机床工业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还从国外引进资金,建立了一批合资、合作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开创了我国机床的新局面。50年来,我国机床工业累积总共生产了582.8万台机床。年产值最高的年份(1993年)达29.7亿美元;当时  相似文献   

18.
一、简单的回顾 我国组合机床是随着汽车工业的建设和发展而诞生和发展的。50年代初期,随着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设,引进了苏联组合机床技术和人才。经过消化吸收国产化后进入创新阶段,形成了我国的组合机床行业。70年代初期,我国组合机床行业用自己的具有60年代水平的组合机床装备了第二汽车制造  相似文献   

19.
建国前,我国的仪器仪表工业基本上是空白。建国后,仪器仪表工业从无到有,40多年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一个重要的产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SC年代的技术引进及中外合资企业的兴办,大大促进了我国仪器仪表工业的现代化进程。但是我们还应当清醒地看到我国的仪器仪表工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还很大,仅相当于国际70年代末或80年代初期的水平,落后大约15~20年。大型国有仪器仪表企业缺乏资金,设备落后,开发能力不足,包袱沉重,每前进一步都很困难。中小企业遍地开花,但产品属于低水平重复而毫无特色。代表现代仪器仪表水平的大…  相似文献   

20.
我国钢铁业计算机的应用发轫于上世纪70年代的鞍钢、首钢、上钢和太钢.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钢铁行业探索在管理方面的应用,前后有30多个较大项目获得成功.从总体来看,这些项目以报表处理和汉字输出为中心,围绕统计业务展开,属于单项业务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