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太阳能吸附式除湿轮空调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丁静  谭盈科 《广州化工》1996,24(1):19-24
本文综述了吸附式除湿轮空调系统制冷循环理论,分类,工作原理以及描述空调系统性能的参数,介绍了近年来吸附工质对的研究进展和新近开发的吸附式除湿轮空调系统。  相似文献   

2.
吸附式制冷新技术   总被引:26,自引:5,他引:2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如竹 《化工学报》2000,51(4):435-442
固体吸附式制冷技术是充分利用低品位热能的一种有效手段 ,本文结合国际上吸附制冷研究的最新动态以及作者实验研究成果 ,对吸附式制冷系统及其在能量综合利用中的一些新技术进行了总结及探讨 .  相似文献   

3.
针对一种新型高效复合吸附剂开展了吸附性能实验研究,并假想将该复合吸附剂装填于一固体吸附式空调样机吸附床内进而开展仿真研究。对比研究表明该复合吸附剂不但具有比硅胶强得多的吸附能力,而且再生温度较低。装填该复合吸附剂的吸附式空调不但可以获得比装填纯硅胶时高得多的比制冷功率SCP,而且系统性能系数COP也明显高于纯硅胶系统。  相似文献   

4.
吸附制冷用复合吸附剂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崔群  陈海军  朱跃钊  姚虎卿 《化工学报》2005,56(10):1860-1864
固体吸附式制冷因具有环保和节能两大优势,成为国内外竞相开发的热点,尤其是将其用于新型空调系统和太阳能应用产品方面的开发研究备受关注.但从实用化研究成果来看,还远不满足工业化条件,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受吸附制冷工质对(吸附剂-制冷剂)的性能制约.目前,国内外关于吸附制冷工质对的研究报道比较多,所采用的吸附(工)质仍然以水、甲醇、乙醇和氨为主,对于吸附剂的研究进展比较快,已从当初单一组分吸附剂的选用发展到目前多组分、复合吸附剂的研制.研制性能优良的吸附剂被认为是推动固体吸附式制冷工业化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5.
固体吸附式冷管的制冷性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提出了一种沸石-水工质对余热驱动的固体吸附式冷管. 实验测试了冷管的制冷功率,研究了其在不同制冷功率时制冷温度的变化情况. 实验研究了热源温度、环境温度、风速等参数对冷管制冷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其机理原因. 研究结果为系统优化设计及吸附式冷管性能的进一步改进提供了重要参考.提出了吸附式冷管型空调系统的工程化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吸附床是吸附式制冷装置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吸附式制冷装置的制冷效果.通过吸附床的热阻分析,得出强化吸附床传热的措施.文中重点介绍了提高吸附剂与换热壁面的换热系数和吸附剂间的导热系数来强化吸附床传热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填充式吸附床、涂抹式吸附床以及固化式吸附床的结构特点,比较分析3种吸附床的传热传质特点,并阐...  相似文献   

7.
吸附式制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吸附式制冷技术的主要优缺点,并对吸附式制冷中的关键技术研究概况作系统地分析和探讨,探讨数值模拟系统在其中的应用,明确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吸附式制冷是一种绿色环保节能的制冷技术,在低于100℃的低品位热能如废热能、太阳能等的利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了能够利用这部分的能源,提出了由吸附制冷过程与再吸附过程组成的二级吸附式制冷循环。采用SrCl2-NH4Cl-NH3作为工质对,测试不同蒸发温度与冷却温度下吸附剂的吸附与解吸性能。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当热源温度为70℃时,二级吸附式制冷也能够实现-25℃下的冷量输出。在测试工况下,氯化锶的最大吸附量达到了理论吸附量的94%。80℃热源、25℃冷源以及-25℃制冷条件下二级吸附式制冷循环的COP和SCP达到了0.250与160 W·kg-1。这个数值与CaCl2-BaCl2-NH3两级冷冻在85℃驱动热源以及同等的冷源与制冷温度条件下的数据相对比,驱动热源需求降低了5℃,COP提高了4%,SCP提高了10%以上。  相似文献   

9.
吸附-吸收复叠式三效制冷循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一种以沸石 -水为工质对的单效吸附式制冷单元为高温级、以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单元为低温级的吸附 -吸收复叠式三效制冷循环 .高温热源首先加热吸附式单元 ,通过能量在系统中的多效利用 ,从而提高系统性能系数 (COP) .相比于三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循环 ,复叠式循环中吸附式单元工质对温度高于 2 0 0℃时 ,也不会腐蚀材质 ,因而是一种工程上易于实现的新型制冷循环 .对该循环的热力性能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正>固体吸附式制冷原理在1848年就被提出,1920年前后国外有人进行了商业化的努力.它可利用低品位热源驱动,压缩机用固体与气体间吸附和脱附的作用代替,制冷系统中大多采用与环境友好的制冷工质水、甲醇等,整个系统中基本不含运动件,可广泛用于工业余热利用、汽车余热利用、太阳能利用等场合.80年代以来,固体吸附式制冷/热泵技术又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并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已有部分样机投入实际运行.本文从循环的角度,分析实际循环在运行时与理想循环的差距及设计和运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 固体吸附式制冷的Clapeyron图、p-T图及充满系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