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伴随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通信技术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已经以全新的技术面貌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当今,移动通信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已迎来了3G/4G的新时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促进了移动通信信息技术产业的大力发展,人们对移动通信终端系统功能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移动通信终端操作系统已被广泛关注和研究,充满机遇的同时也充满了挑战,一些新问题也随之产生。移动通信的终端产品,绝大多数都是由极其复杂的电子系统构成,文章将对移动通信终端系统的接口模块设计进行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通信电源的功能也得到了不断的创新和完善,当前的移动通信电源系统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但随着移动通信用户要求的不断提高,和移动通信业务的快速发展,移动通信电源系统的可靠性得到了更为广泛的重视,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或管理手段实现移动通信电源系统可靠性的提升,已经成为广大技术人员所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在介绍移通信电源系统构成的基础上,对其可靠性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并就如何通过合理的技术与管理手段来提升移动通信电源系统可靠性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各类科学技术也在不断地渗透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极大的提高了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而与此同时,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已经从之前的4G网络逐步走进5G时代,5G时代的到来也倍受人们的关注,而笔者则对5G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相应的探究和分析,旨在为有关的移动通信技术人员的技术开发以及5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提供借鉴,以下为详述.  相似文献   

4.
提高移动通信电源系统安全可靠性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介绍了移动通信电源系统的组成,然后详细阐述提高移动通信电源系统的安全可靠性的主要措施和技巧.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在持续提高,因此计算机无线通信技术也出现了最新的发展方向,二者的融合是现阶段一种比较流行的发展方向,并且我国的移动通信系统在发展的过程中主要经历了几个阶段,分别是:1G、2G、3G这几个发展历程.我国的移动通信系统在2013年末期的阶段,正式向推出了4G系统,这也代表着我国移动通信系统的另一个时代已经到来.而4G系统是全IP网络并且支持高速通信的一个最新的移动系统,具有良好的网络环境,但是在这其中存在的安全问题也比以往的无线通信系统更加复杂,这一问题也成为现阶段移动系统的业界人员所研究的热点问题.下面本文针对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情况重点分析4G网络系统所面临的安全问题,并且对于这些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以期能够保证4G无线通信系统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6.
向城 《通讯世界》2017,(3):49-50
随着经济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使通信技术在移动基站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但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还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移动通信事业的发展.3G是近几被广泛应用的一种移动通信技术,当下已经开发并应用了4G,带动了移动基站建设的增长,促进了通讯电源市场的快速发展.所以,为进一步了解移动基站的通信电源系统,本文作者根据自己对移动基站、通信电源系统的了解,对其设计方案进行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7.
关于3G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安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海波 《移动通信》2006,30(5):46-49
文章介绍了移动通信系统存在的安全威胁,阐述了3G系统的3GPP和3GPP2的安全逻辑结构、鉴权算法、认证过程以及3G移动通信系统安全特性的优缺点,并对未来移动通信系统安全体系结构和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国际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5G通信技术成为信息时代的产物,将其应用于舰船通信系统中,是现代通信技术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简单介绍了5G移动通信技术,通过对舰船通信系统的特点研究,探索舰船通信系统中5G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效果,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设备智能化发展和人工成本提升,通信机房无人值守化成为必然趋势。通信机房电源系统作为动力之源,确保电源系统安全成为维护人员关注重中之重,也是无人值守化的基本保证。制定合理的电源系统安全维护策略,直接决定无人值守通信机房的可靠运行和通信畅通。因此,文章分析了通信机房电源系统各组成部分的特点,提出了需要采用的技术措施和可行的安全策略,明确了管理维护工作要点,有助于提升无人值守通信机房电源系统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进步下,我国的通信技术也随之产生了新的发展变化,而4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极为迅速,它已经涵盖了我国的各领域中.本文主要对我国消防现场应急通信中,4G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进行具体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移动基站的布设范围越发拓展,相关技术也在不断创新,通信技术在移动基站布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仅为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也在很大程度上为移动通信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在4G技术持续开发应用,5G时代即将到来的现在,做好移动基站建设尤其重要。文章从实用性、可靠性以及可维护性的角度,对移动基站通信电源系统设计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相似文献   

12.
3G移动通信系统的安全体系与防范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3G技术的发展对移动通信系统的安全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介绍了3G移动通信系统安全的主要威胁来源,并对3G系统的安全体协进行了阐述,同时对3G系统中所采用的身份保密、实体认证与密钥协商以及数据完整性等的安全策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以期对3G移动通信系统中安全技术的发展方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在5G移动通信环境下,移动通信机房配套电源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改造,对电源系统进行容量优化配置。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移动通信机房配套电源蓄电池组整改思路,分析移动通信机房配套电源整改方向,总结配套电源整改方案,进一步结合移动通信机房配套电源整改实例展开分析,旨在提高配套电源系统整体性能,以此确保移动通信机房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经济实现迅猛发展的现阶段,科学技术水平也随之实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我国也在3G移动通信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已经实现了4G技术的创新和发展,本文笔者主要对4G移动通信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其发展展望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范娟 《通讯世界》2018,(7):118-119
随着5G移动通信时代的到来,5G通信技术也更加成熟。做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其网络架构对于通信网络的影响甚大。而基于SDN的5G移动通信技术因其诸多技术优势,成为当前5G移动通信发展的主流。基于SDN的5G移动通信网络架构的研究,对于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移动通信事业也在不断地发展,逐渐由3G网络向着4G网络时代发展,因此,对移动通信服务的要求不断提升,使我国的移动通信网络向着分组化方向发展。因此移动通信基站也在不断的发展,其网络覆盖密度更高,并且更加宽带化,通信质量也在不断提升。文章主要是对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与维护进行了研究探讨,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虞坚强 《通讯世界》2017,(14):85-86
在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大环境下,通信技术在移动基站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不仅增加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便利性,同时还推动了移动通信事业的稳步前进.当前,3G移动通信技术已经普及,4G技术也在继续开发和应用,这促进了移动基站的建设,同时为通讯电源市场提供了发展动力.为此,为了进一步了解移动基站通信电源系统,本文重点分析了其设计方案,希望能够为移动基站的建设提供一些理论性参考.  相似文献   

18.
周双阳 《通信世界》2009,(45):28-28
基站天线是移动通信无线接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特别是移动通信网络不断向广度和深度的扩张,造成基站布局越来越密集。5G通信时代的到来,意味着运营商需要建设更多的基站。一方面,移动通信的不断发展,新的系统不断推出,对基站天线提出了新要求,同时,运营商为了提供更高质量的网络服务,  相似文献   

19.
基于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的移动通信技术飞速发展,而移动通信得市场也不断繁荣,人们对移动通信系统的各种需求日益增加。移动通信未来的发展度演进问题成了世人瞩目的焦点话题。本文首先讨论了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简称4G)的概念和技术特点。然后详细分析了4G可能采用的一些关键技术,并在最后展望了4C通信系统的未来。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3G移动通信技术的热潮还未消退,我们又迎来了更安全、更高效、更快速的4G移动通信技术。4G移动通信系统的快速发展与信道编码方案密不可分,本文就对4G移动通信系统的信道编码方案设计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首先从目前我国4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论述,再重点从4G移动通信系统的信道编码方案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设计,对移动通信系统上行通信信道编码的执行过程进行描述,同时详细的讨论和分析移动通信系统上行链路与下行链路之间的数据传输编码设计方案,由此可以对4G移动通信系统信道编码的有效性及通信传输的可靠性提出更高的解决方案,在4G移动通信系统的未来发展与完善中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