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氯化物对烧结矿RDI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在烧结矿表面喷洒CaCl2等稀溶液以降低宝钢烧结矿RDI指数的实验室试验研究,以及在烧结混合料中添加少量CaCl2烧结的试验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2.
3.
研究和分析了印度果阿矿在梅钢烧结现有用料结构条件下的试验情况,结合印度果阿矿的性质特征,提出果阿矿将来在梅钢应用的一些建议。通过实验室试验表明,在果阿矿配比为10%的条件下,烧结矿各项指标均较好。 相似文献
4.
5.
为平衡宝钢铁部物流,降低烧结成本,促进环境保护,烧结分厂进行了烧结使用无烟煤的工业试验,对无烟煤煤种进行了选择,掌握了用煤烧结的规律,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7.
8.
矿物组成及显微结构对烧结矿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岩,矿相分析可知:有利烧结矿强度的物相为熔融形磁铁矿和板状铁酸钙,有利还原性的物相为赤铁矿和针状铁酸钙,不利低温还原粉化度的物相为骸晶状菱形赤铁矿和致密型残存赤铁矿。提出了为提高烧结矿质量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实现高氧位烧结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实现高氧位烧结的新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在烧结混合料中配加一 种活性氧化剂0.0075%,成品率提高1.86%,转鼓指数提高1.44%,燃料消耗降低4.29%。 相似文献
10.
11.
介绍了唐钢24m^2烧结机在原燃料条件恶化的情况下,以技术进步和强化节能管理实现烧结工序能耗逐年下降的做法。 相似文献
12.
13.
烧结机料层厚度的智能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PLC和计算机组成的烧结机料层厚度智能控制系统与传统的控制方式比较,该系统具有性能优越、可靠性高、控制灵活等特点,而且系统具有较完善的自适应和自调整功能。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发展厚料层操作,既有利于降低燃耗,又有利于改善烧结矿的质量,是钢铁节能中重点推广的项目之一。文中介绍了首钢烧结厂在发展此项操作的情况,其中包括提高料层厚度所遇到的困难和采取的措施。现在烧结料层厚度已提高到550mm,吨烧结矿燃耗保持在52~53kgce的水平,转鼓指数年平均达到时87.85%。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烧结机滑道的摩擦磨损情况。利用耐高温复合固体自润滑材料,研制成功新型自润滑密封滑道,并应用于攀钢130m2带式烧结机。使用结果表明:新型滑道能有效的避免摩擦表面的非均匀磨损,大大减少了摩擦副的均匀磨损量,有效的改善了摩擦副的磨合状态,滑道漏风率降低11.96%,滑道的使用寿命提高6倍以上。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study, pot sinter tests were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sintering properties of iron ores of different alumina (2–4–6%) level.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6% alumina level ores have a higher RDI values and decreased tumbler index (TI) compared to its other two counterparts. It was observed that an increase in composite fracture toughness (CFT) of sinter improves the Tumbler as well as RDI of the sinter. Beyond 4 CFT there is remarkable improvement in TI, RDI and RI values. The mechanical strength parameters of sinter phases were further correlated and analysed with respect to the chemistry of sinter and mineralogy of sinter phases. There is strong evidence which suggests that the Al2O3 deteriorates the strength of the phases by making them hard and thus generating cracks in them. Unlike alumina, CaO and SiO2 tend to stabilise and improve the strength of the phase. 相似文献
20.
宝钢2号烧结机自1991年6月投产以来,通过减少固体燃料消耗、改善点火质量减少了焦炉煤气用量、降低电耗并充分回收利用热废气余热,使烧结工序能耗逐步降低,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