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注聚合物对油田进行开发是一种常用的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的三次采油技术。随着聚合物注入量的增加,聚合物固体颗粒将沉积在孔隙中,这些附着物将会干扰聚合物的继续注入。研制了RES-2型聚合物解堵剂,并进行了现场试验。截止到2003年7月底,共应用解堵剂12t,累计施工4井次,成功4井次,施工工艺成功率100%。平均单井增注2400m^3,平均单井增注聚合物母液1300m^3,对应油井增油420t,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挤注解堵剂解堵后,平均降低注聚压力0.8MPa。  相似文献   

2.
随着聚合物注入量的增加,聚合物固体颗粒将沉积在孔隙中,这些附着物将会干扰聚合物的继续注入。因此研制了RES-2型聚合物解堵剂,应用研究的成果进行了现场试验,截至2004年7月底,应用解堵剂12t,累积施工4井次,成功4井次,施工工艺成功率100%。平均单井增注2400m^3,平均单井增注聚合物母液1300m^3,对应油井增油420t,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挤注解堵剂解堵后,平均降低注聚压力0.8MPa。  相似文献   

3.
超深稠油井解堵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克沁油田是一个断块状超深稠油油田,油井平均单井日产量5.8 t/d,最高达18 t/d。但在开发过程中,部分新钻水平井产量达不到设计要求,且递减速度快;在注常温清水开发时,部分井投注后,注水压力上升较快,水井欠注严重。对稠油井堵塞机理的分析表明,稠油油水井堵塞主要为有机质堵塞,其次为无机质堵塞。在解除近井筒附近污染时,首先解除有机质堵塞,才可使酸液体系有效进入储层深部。用酸碱复合解堵配方,在油田油水井现场应用12井次,措施有效率100%。其中油井解堵2井次,累计增油约4800 t,平均单井增油5.9 t/d;水井解堵10井次,平均单井视吸水指数增加1.91 m3/d MPa,有效期大于300 d。  相似文献   

4.
大庆聚合物驱油田出现了注聚压力上升甚至注入困难问题。其原因是聚合物在地层孔隙中吸附滞留和沉淀及吸附油膜导致聚合物堵塞。采用井距150m的一注一采井组模型,在水驱至含水90%时注入1000mg/L的聚合物,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出,沿程压力在0~40m区间出现上升快、峰尖锐、拖尾明显的高峰。而现用强氧化荆/复合酸/转向剂型解堵剂的作用半径仅有3m。为此研制了由能形成分子沉积膜的有机双季铵盐(5g/L)、有洗油作用的表面活性剂和高价阳离子螫合剂(各0.5g/L)组成的复合解堵剂SG-3。讨论了SC-3中各组分的作用。经SC-3处理的人造岩心(K=0.5μm^2)。在连续注入800mg/L的聚合物时,注入压力上升较慢且稳定值较低(0.55MPa,空白岩心为0.70MPa)。杏四区西部聚驱区块新投产的5口注入井.于10月8~10日注入800mg/L的SC3.平均单井注入300m^3,投入注水后的防堵井和4口对比井注入压力持续下降,防堵井下降更快,2005年3月底均下降4.1MPa,此后开始注聚,注入压力均迅速上升,5月底对比井注入压力升至11.0MPa,防堵井只升至9.7MPa。图3表1参3。  相似文献   

5.
纯梁油田低渗透油藏伤害机理及解堵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纯梁油田多为低渗透油藏,突出的地质特征是油层多且单层薄、物性差、岩性复杂、非均质性严重,在钻井、完井、采油、注水、修井作业等过程中,油层污染严重,注采压差大,单井产量低.分析认为,纯梁油田储集层损害的因素主要有3方面:储集层物性、外来流体及不合理的改造措施.针对储集层特点及损害机理,研制出了低伤害综合解堵剂CJD)-1,室内性能评价及现场试验均表明,该解堵剂解堵效率高,具有深穿透特性,且对岩石骨架伤害小.该解堵剂已现场推广应用油井9井次,水井10井次,有效率为100%,有效期长(据2005年5月至2006年8月间资料统计,平均有效期在200 d以上),有效期内油井平均单井增油481.3 t,水井单井增注7 441.2 m3,增产增注效果显著.表8参17  相似文献   

6.
KBM油田属疏松砂岩稠油油藏,开发过程中含水率上升快、产量递减大、控水稳油难度大,需通过试验研究确定高效开发措施。针对该油田的矛盾和特点,采用聚合物水膨体、聚合物冻胶等组合调堵剂,2013年4—8月在该油田中区G和D层开展了深部调剖试验,平均单井注入调堵剂量为2 187 m3。试验结果表明:注入压力平均增加1.5MPa;吸水剖面改善显著,420井主力层吸水厚度由5.5 m增至9.5 m,主力吸水层的吸水强度由11.2 m3/m下降到3.2m3/m;受效油井增油效果明显,23口采油井中19口见到效果,见效率为82.6%,综合含水率由88%下降到83%,年累积增油量达13 408 t;调堵有效期长,调剖有效期超过12个月。根据计算分析,阻力系数提高到3.26,调驱后地层渗流阻力明显减小。建议该油田开发过程中优选适合疏松砂岩稠油油藏特点并具有调剖和驱油双重效果的调剖体系。  相似文献   

7.
BHJ3-D注聚井解堵剂效果评价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合物驱是一种常用的提高采收率技术.随着注入量的增加,聚合物溶液与地层的固体颗粒相互作用形成复合垢,在地层孔隙中发生堵塞,影响聚合物的继续注入,降低聚驱的效果.文章通过BHJ3 -D解堵剂对聚合物溶液的降解实验、现场堵塞物的溶蚀实验研究,确定了BHJ3 -D解堵剂的使用浓度及反应时间,物模试验结果表明,BHJ3 -D解堵剂能够有效地解决聚驱造成的地层渗透率降低、注聚压力升高等问题.2009年10月在渤海JZ9 -3油田W8 -4井进行了现场应用,目标层吸水强度大幅提高,达到了注聚井改造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胜利油田污水配制梳形抗盐聚合物KYPAM驱油试验初步结果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振泉 《油田化学》2004,21(2):165-167
在原始油层温度 80℃、原始地层水矿化度 2 10 0 0mg/L的胜利胜坨一区开展了梳形抗盐聚合物KYPAM和超高分子量HPAMMO 4 0 0 0对比驱油试验。KYPAM试验区面积 1.6 3km2 ,油层厚 12m ,注聚井 10口 ,井距 30 0m ,油井 16口 ,含水 97.2 % ,设计分 3个段塞注入浓度 180 0~ 10 0 0mg/L的KYPAM污水 (矿化度 12 4 0 1mg/L)溶液1.791× 10 6m3 ;从 2 0 0 2年 7月到 2 0 0 3年 8月 ,注入设计量的 32 .8% ,平均浓度 1836mg/L ,井口粘度2 4mPa·s。MO 4 0 0 0试验区面积 2 .39km2 ,油层厚 17m ,注聚井 2 2口 ,井距 2 2 0m ,油井 4 5口 ,含水 94 .3% ,设计注入浓度、段塞结构相同的MO 4 0 0 0清水 (矿化度 6 80mg/L)溶液 3.6 5 7× 10 6m3 ;从 2 0 0 2年 3月到 2 0 0 3年 8月 ,注入设计量的5 2 .8% ,平均浓度 184 1mg/L ,井口粘度 5 0mPa·s。按 2 0 0 3年 8月统计数字 ,KYPAM试验区见效油井比率(4 3.8% )、单井日平均增产油量 (2 .12t)、单井产油量最大增幅比率 (4 74 % ) ,单井增产油量 (2 186t) ,试验区采收率提高 (0 .4 1% )均高于MO 4 0 0 0试验区 (分别为 37.8% ,1.73t,94 % ,16 90t,0 .38% )。图 2表 4参 4。关键词 :梳形聚合物 ;丙烯酰胺共聚物KYPAM ;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 ;聚合物驱油 ;矿场应用效果 ;高温高  相似文献   

9.
综合分析了吉林油田垢物成分及其结垢原因.研究出了一套适合吉林油田解堵的复合泡沫酸解堵配方体系。并对其解堵性能进行了评价.还对其解堵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到目前为止。复合泡沫酸解堵工艺技术在吉林油田现场已累计应用58口井,成功率100%.有效井50口.有效率86.2%.累计增油8237t.平均单井增油142t.平均有效天数123d.平均日增油1.15t。取得了显著的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10.
渤海油田注聚受效井堵塞物复杂,常规解堵工艺效果差。堵塞物组分分析表明,堵塞物以有机、无机及聚合物相互包覆的复杂形式存在,为此提出先采用有机溶剂清洗有机质,再对含聚胶团堵塞物进行分散,采用逐级剥离逐级解除的解堵思路。从溶解有机物、胶团降解及氧化破胶等3方面开展不同类型解堵液溶解效果对比实验,结合堵塞机理优选解堵液体系为8%~10%甲酸+4%~6%有机溶剂解堵剂D+1%强氧化剂。渤海油田注聚受效井堵塞半径可达3 m以上,为提高解堵效果及扩大解堵半径,通过对比分析堵塞物多轮次溶解效果,配套形成了多轮次处理及液气交替注入或伴注的解堵工艺。新工艺现场试验单井日增油达60 m3/d,应用效果显著,为解决聚驱受效井产能释放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具有较好的现场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陕北低渗透裂缝性油藏调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塞油田三叠系长6储层渗透率(1~3)×10?3μm2,在92口见水油井中,裂缝型和裂缝-孔隙型见水油井29口。靖安油田三叠系长4+5储层平均渗透率1.447×10?3μm2,在68口见水油井中,见注入水油井41口,由于裂缝沟通,不少油井投产初期即见注入水;姬塬油田侏罗系延9油藏平均渗透率66.9×10?3μm2,吸水厚度仅占油层厚度的35%,部分油井水淹,而大部分油井注水不见效。通过对低渗透裂缝油藏调剖实验研究,确定采用体膨颗粒和聚合物弱冻胶复合调剖工艺,在实施调剖的20个井组中,有19个井组吸水指数明显降低;有11个井组取得了增油、降水效果;有5个井组含水率下降;有3个井组,由于裂缝封堵强度过大,导致调剖无效。  相似文献   

12.
二氧化氯与酸液协同解堵工艺与应用效果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二氧化氯与酸液协同解堵施工,可解除铁硫化物、细菌群落、高聚物及无机盐类垢物对地层造成的堵塞。中原油田采油六厂应用该工艺技术对6口注不井实施解堵后,降压增注和增油效果明显,平均单井降低注水压力10MPa,平均单井日增注水40m^3,对应油井平均单井日增油6.8t,相应的经济效益为1063.9万元。表2参3(姜学明摘)  相似文献   

13.
大庆油田中区西部三次加密井注聚试验效果评价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随着大庆油田主力油层注聚面积的扩大,适合聚合物驱的一、二类油层剩余储量逐年减少,而多数地区已均匀部署二次加密井,单靠水驱增加储量较少。提出采用三次加密井水驱后补开一、二类油层以外的所有油层(主要是薄差层)注聚增加可采储量的方法,在中区西部密井网试验区内的一个“9注16采”井区开展注聚试验,通过对试验效果的分析,3类油层(①封堵厚油层后的原密井网调整对象,②原井网未射孔的薄差油层,③200m左右井距控制不住的窄小河迫砂体)注聚后均得到不同程度动用,总的吸水比例达57%,在100m井距条件下注低分子量聚合物,注聚后有效果度大于0.5m的油屋得到了有效控制,是聚合物驱的主要潜力层。中心井聚驱最低点含水86.78%,中心井含水最低点时日产油58t,与见效前相比日增油35t。综合含水下降9.4个百分点,用动态法、静态法、数模法综合评价中心井增加可采储量的结果表明,采用二次加密井注聚的方法预计可使最终采收率提高约4%,图2表2参5。  相似文献   

14.
孤岛油田中一区Ng4单元是清水配清水注的聚合物驱开发单元。该单元经过堵水调剖,归位射孔等前期工作后,于1997年1月正式投入聚合物驱油开发。目前已见到明显的降水增油效果,日产油水平由806t/d上升到1822t/d,综合含水由94.2%下降到84.9%,累积增油777194t。该区已于2000年11月转入后续水驱,目前仍处于注聚后增油有效期,清水配清水注聚表现出的特征良好,聚合物驱油的开发特点,在水井上表现为注入压力上升,注入能力下降,在油井上表现为日产油量上升,含水波动下降,在开发指标中表现为注水利用率得到提高。清水配注的聚合物溶液粘度高,聚合物段塞形成好,推进均匀,通过对注聚其间油水井动态变化的研究,在聚合物驱开发中要不断采取完善注采井网来建立良好的注采系统,消除层间干扰减少窜流,在低油压水井加交联剂防止聚合物突进,对难注入井进行补孔与提高注入压力来保证聚合物顺利注入,合理控制生产参数,及时进行注采调配协调注采关系,提高注聚质量等技术措施,聚合物驱油效果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5.
陆相、多层、非均质砂岩油田部分油层因发育连续性差、渗透率低、层间渗透性差异大,造成现井网水驱控制程度低和层间干扰严重,致使水驱采收率低。由于进一步加密井网进行水驱开采经济上不可行,为此提出了井网加密和聚合物驱结合的方法,并开展了先导性矿场试验。室内聚合物注入参数研究、方案设计优化、聚合物驱动态特征、分层注入工艺以及增产、增注措施的研究表明,在井距缩小到100 m的条件下,将厚度小于1 m、渗透率界于5×10-3~100×10-3μm2的油层组合,通过分层注聚、分质周期注聚,可提高采收率10%以上。结果表明,井网加密和聚合物驱技术结合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16.
层内生气提高采收率技术在中原断块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层内生气提高采收率技术机理、室内岩心模拟实验,并对典型区块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现场应用21井次,区块平均注水压力下降9.5MPa,单井平均增加注水量5321.9m^3,累积增加注水量111759m^3,油井累积增油15187。49t。矿场试验表明,层内生气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应用对部分区块和井组控水稳油、控制自然递减起到了积极作用,是一项有应用前景的提高采收率新技术。  相似文献   

17.
聚合物驱全过程调剖技术的矿场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聚合物驱全过程调剖技术可以解决注聚合物过程中聚合物窜流和后续注水快速指进的问题,明显改善聚合物驱的应用效果。河南油田在V油组上层系注聚合物前及I5+Ⅱ1-3层系聚合物驱转水驱前进行了区块整体调剖,调剖半径为50~80m,单井调剖剂量为3692~15300m3,调剖井占注聚合物井的75%以上。调剖后启动压力上升,吸水指数下降,吸水剖面得到了改善,与双河油田未进行整体调剖的聚合物驱区块相比,注聚合物2年后,产出的聚合物浓度从170mg/L下降到31mg/L,后续水驱第一年产油量由下降28.4%变为产油量上升。  相似文献   

18.
大庆油田聚合物驱油矿场试验动态反映特点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对大庆油田聚合物驱油矿场试验中所获得的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揭示了聚合物注入过程中的压力变化规律、聚合物在油层中的流动行为及聚合物驱油效果反映特点,从而深化了对聚合物驱油机理的认识,对今后聚合物驱油方案设计、动态分析及效果评价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孤岛油田聚合物驱见聚特征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孤岛油田聚合物驱试验取得了明显的降水增油效果。注聚区内油井单井见效、见聚特点不同,按单井含水的变化划分为5种类型:见效低谷型、见效初期型、见效波动型、回返型、不见效型;每种类型的影响因素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储层参数、剩余油饱和度、注采关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