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水电站发电机组采用机械风闸制动方式,实际运行中由于制动风闸复归信号动作不可靠,导致机组自动开机时顺控流程判断机组制动风闸全部复归条件不满足,多次开机失败,影响机组自动开机并网成功率。采取增加风闸行程开关和风闸监视信号、优化自动开机流程等改进措施,经多次动作测试,信号准确无误,保证了机组正常开机。  相似文献   

2.
纪文玉 《广西电力》2012,35(4):51-53
为了消除JZDC-D05型风闸制动系统在岩滩水电厂运行中存在的漏气、串气等安全隐患,采用改变气源阀运行方式和修改风闸控制流程等方法,增加了电磁气源阀及其控制程序.改造后,根除了水轮发电机组存在的安全隐患,为实现远程集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余庆春 《湖南电力》2000,20(6):28-28,32
针对东江机组出现的风闸未遂事件提出了保护方案,并在东江8台机组上予以实施,保证了机组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4.
挂治水电厂机组自投产以来就存在停机后水车室内啸叫严重的故障,并且在风闸退出后有蠕动现象,经分析、试验,并通过有限元计算,对导叶出水边密封啮合面进行了修型处理,导叶处理后效果显著,机组停机啸叫及蠕动现象已得到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5.
当前已运行的水轮发电机组几乎全部采用强迫制动的方式实现停机。强迫制动可分为机械、电气、水力三种类型,目前又以机械制动最为常用,当机组转速降低到一定数值时,将低压空气连续送入制动器(风闸)抬起制动器活塞,借助活塞闸板与发电机转子制动环的摩擦阻力强使机组停住。机械制动的优点是设备简单,停机过程  相似文献   

6.
由于炳灵水电站机组运行过程中,在自动化系统程序设计、控制系统设计、自动化元器件配置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致使机组开停机动作可靠性较差,开机过程中风闸误投入等情况时有发生。高位油箱低油位报警信号、高位油箱过低油位停机保护均通过PLC开出,高压油顶起泵、润滑油泵无手动控制硬接线回路,给机组的安全可靠运行带来较大的隐患。经过对PLC控制程序的修改,外部控制回路的改造完善,很好的解决了以上问题,基本满足了机组的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7.
紧水滩水电站是紧水滩水电厂的一级站,是浙江省的主力调峰电站,装有6台单机容量为50MW的水轮发电机组。水轮机型号均为HL220-LJ-300,发电机型号均为SF-K50-30/6400,调速器型号均为WT150-PLC。该水电站1号机组在一次停机时,转速降至12%以下,制动风闸不能自动投入,1号发电机LCU屏发“停机未完成”信号。随后,运行人员经手动加闸停机,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检查。1故障原因分析(1)经二次维修人员检查,自动加闸回路完好,自动加闸电磁阀工作正常。初步判断是导水叶全关位置接点不能闭合,引起自动加闸回路不能工作。(2)维修人员进入1号机水车…  相似文献   

8.
环氧浇注绝缘子在制造过程中,需要进行水压检测及气密性检测。介绍了水压检测与气密性检测的要求,分析了手动水压检测方法、自动水压检测方法及气密性检测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环氧浇注绝缘子水压、气密性综合检测方法。对这一检测方法进行了介绍,确认了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分布式发电并网系统孤岛检测的基本方法。根据孤岛检测的基本原理和分布式电源的类型进行分类,从4个大方面(基于通信技术的检测、本地检测、逆变器内无源检测及新型孤岛检测)对孤岛检测方法进行了阐述,对每一方面又根据其不同的检测原理给出了若干具体的检测方法。详细阐述了各种检测方法的理论依据和性能,并比较了其优缺点。对每种检测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和效果进行了论述,对分布式发电系统孤岛检测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分布式电源并网系统远程孤岛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峰  葸代其 《电源技术》2014,(3):586-588,595
对孤岛效应快速、有效地检测是分布式发电系统并网运行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现有的孤岛检测可分为本地检测和远程检测。本地检测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检测效果,因为被动检测存在大的检测盲区,而主动检测会影响电能质量,且不能用于多个分布式电源的情形。远程检测克服了本地检测的缺点,能够满足检测要求。综述了远程检测方法、尤其是最新的智能远程方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远程检测方法应用于分布式电源并网系统将成为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1.
金属异物混入无线充电系统中时,不仅会影响系统的传输效率,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火灾等安全事故的发生。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阻抗变化的主动式金属异物检测方案,通过在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发射线圈表面添加一层检测线圈阵列并给检测线圈施加激励源,解决了被动式检测方案无法实现掉电情况下检测的难题;对检测线圈的结构进行设计,与传统的检测线圈方案进行了对比,解决了传统检测方案的检测盲区问题;对检测线圈回路的谐振频率选取原则进行了探讨,选取偏离谐振点的频率,提高了检测灵敏度。通过搭建有限元仿真模型,研究了检测线圈方案对不同类型金属异物的检测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类型金属异物混入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中时,所设计的检测方案能有效地检测出金属异物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谐波电流检测方法中锁相环和滤波器所引起的检测误差和延时问题,对单相电路有功电流分离法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谐波电流检测方法。该方法去掉了锁相环,引入了平均值理论,解决了锁相环对检测准确性和低通滤波器对检测实时性的影响,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加快了动态响应速度。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实时地检测谐波电流。  相似文献   

13.
针对常规压电效应超声波检测技术在锅炉水冷壁内钢管腐蚀检测存在的问题,阐述了电磁式超声检测进行管内腐蚀情况检测的优点,对电站锅炉水冷壁钢管内壁腐蚀电磁超声检测进行了实验研究,对比观察了经不同腐蚀状况的水冷壁反射后超声波的衰减规律,分析了超声波衰减原因。实验结果表明,电磁式超声检测能够快速检测出水冷壁内壁腐蚀,检测前不必进行表面清理及打磨,检测效率和灵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4.
张玲 《电工技术》2023,(7):64-66
由于传统的变压器绕组绝缘缺陷检测方法的检测精度较低,影响了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因此提出了基于机器视觉的网络变压器绕组绝缘缺陷检测系统。设计了NJG1144KA1低噪声增幅器与XC7Z100微处理器,初步提升了系统检测精准度。构建了网络变压器绕组绝缘缺陷检测系统软件框架,设计了软件整体结构;再利用机器视觉,设计了绕组绝缘缺陷检测算法,进一步提升检测精准度,进而实现了绕组绝缘缺陷的精准检测。采用系统测试的方式,验证了该系统的检测精准度更高,能保障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极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针对低压计量箱检测信息化、自动化程度较低,存在检测数据孤立、数据记录方式原始、数据难以追溯和数据应用程度较低等问题。文章对现有的低压计量箱检测流程及检测方式进行分析,将现有检测流程与AGV智能调度相融合,将检测流程数字化、信息化,研制了一套低压计量箱智能检测管理系统,实现了低压计量箱检测的信息化。通过实际投运应用和员工调研表明,该系统显著提高了低压计量箱的检测效率,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提高检测的公平性、公正性,保障了供货的一致性、可靠性,进一步提升计量箱检测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针对电动汽车用基于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IPMSM)的驱动系统的安全运行问题,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用IPMSM匝间短路故障(ISCF)检测技术。新型检测算法属于一种复合检测技术,综合集成了在线检测和离线检测两种方案,进而检测性能大大优化。其中在线检测部分使用了迭代运算形式,因而降低了计算负担,可嵌入到变频器的控制器中,而无需附加硬件。为了提高离线检测性能,使用了高频电压注入来放大故障特征。最后,基于IPMSM驱动试验平台,进行了ISCF模拟试验,试验结果验证了新型检测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管道内表面腐蚀图像的边缘检测,分析了经典的边缘检测方法,针对其存在检测精度低和抗噪声性能差等缺点,研究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图像边缘检测算法。利用标准图像和经传统边缘检测算法检测得到的边缘图像作为输入输出数据,并用大量数据进行训练,构建了可实现图像边缘检测的BP神经网络。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实现管道内表面腐蚀图像边缘检测,并与传统的边缘检测算法检测结果进行了比对,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明显提高检测精度及抗噪声能力,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8.
针对谐波检测方法中遇到的锁相环检测误差问题和低通滤波器延时问题,本文分析了无锁相环检测的原理,并引入了平均值理论,提出了一种无锁相环、引用平均值理论的三相电路谐波电流检测方法。该方法省去了锁相环,避免了锁相环的检测误差,应用平均值理论,避免了低通滤波器的延时误差,提高了检测的准确性,加快了动态响应速度。  相似文献   

19.
带电检测是发现设备隐蔽性缺陷的有效手段,目前现场检测作业规范和数据处理平台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带电检测工作开展的质量和效率。本文提出了现场定点带电检测的构建思路,并搭建了移动作业平台。定点带电检测体系的建立促进了检测工作规范化、智能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双频涡流检测是涡流检测中的研究热点。简要的分析了双频在涡流检测中的必要性,介绍了涡流检测的基本原理,叙述了双频涡流检测系统的整体方案,并分别从双频激励源的设计、信号检测电路的分析、双频信号提取电路的分析和信号的处理方法等方面介绍了双频涡流检测系统的设计过程。以涡流检测的主要干扰因素之一提离效应为例验证了双频涡流检测对于干扰因素抑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