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通过造纸法再造烟叶涂布率与无机化学成分含量对应关系的研究分析,提出并开发了一种以造纸法再造烟叶无机化学成分中钾离子及氯离子含量表征产品涂布率的方法,结果表明:当造纸法再造烟叶涂布率在38%~46%的范围内,钾离子及氯离子的含量与涂布率之间存在正相关的线性关系,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拟合得出的公式中线性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88和0.950.通过在线生产取样验证,与常规烘箱法检测涂布率的方法比较,实测涂布率与计算涂布率的平均偏差小于3%,采用钾离子计算的涂布率与实测涂布率平均偏差仅为0.61%,说明该离线检测方法适合于造纸法再造烟叶成品涂布率快速、准确的测定,对烟草行业关于造纸法再造烟叶涂布率的研究及涂布率检测方法的探索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基础.  相似文献   

2.
造纸法再造烟叶生产过程中微生物增质剂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造纸法再造烟叶生产过程中,利用1种增香菌、1种活性干酵母和1种蛋白酶配置而成的烟草发酵增质剂对烟草原料的萃取浓缩液进行了处理,并对处理后的萃取浓缩液及其再造烟叶成品的烟碱、糖、总氮、蛋白质、钾和氯等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微生物增质剂发酵效率明显高于传统的烟叶人工发酵,在优化条件下,发酵时间缩短,发酵后的萃取浓缩液糖含量明显降低,pH值下降,经过发酵处理生产的造纸法再造烟叶成品糖含量明显降低,蛋白质含量有所下降,糖/碱比和糖/氮比趋于更合理.对用发酵浓缩液浸涂制成的造纸法再造烟叶进行卷支加香评吸鉴定表明,微生物发酵增质剂对提高造纸法再造烟叶整体香吃味质量的作用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3.
近红外分析花生籽粒脂肪酸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了50种具有代表性的花生品种作为样本,建立了花生籽粒5种主要脂肪酸(棕榈酸、油酸、亚油酸、花生酸和山嵛酸)含量的近红外光谱定标模型.其中,油酸和亚油酸的定标模型质量较高,交互验证决定系数分别为0.933 0和0.924 9,外部验证决定系数分别为0.940 1和0.948 7,相对分析误差均大于2.5.棕榈酸、花生酸和山嵛酸的定标模型交叉验证决定系数和外部验证决定系数均小于0.8,相对分析误差均小于2.5.试验结果表明应用近红外光谱法测定花生籽粒中油酸和亚油酸这两种脂肪酸的含量模型预测的精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基于概率神经网络的烤烟烟叶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烟叶样本的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得出3种烟叶成分:烟碱、还原糖和蛋白质的含量,加入8种烟叶外观特征,然后使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概率神经网络输入进行压缩和特征提取,在简化样本的同时对概率神经网络进行优化.应用概率神经网络根据外观质量因素对降维后的烟叶样本建立内在质量的数学预测模型并获得较理想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5.
烟叶化学成分及香吃刺劲之间的线性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烟叶化学成分及香吃刺劲之间的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非挥发酸和总有机酸是影响因变量的主要因素;其中总有机酸与香气成正相关,与吃味、刺激和劲头成负相关;非挥发酸与香气成负相关,与吃味、刺激和劲头成正相关。其次,总挥发碱也是影响香吃刺劲的化学成分,总挥发碱与香气、吃味、刺激成负相关,与劲头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用酸法、碱法、双氧水法处理玉米芯,比较了经微波处理与不经微波处理的酶解液的主要成分、提取率和还原糖的含量.结果表明:不经微波处理直接酶解其木聚糖提取率和还原糖含量最高的是双氧水法处理;经微波处理后酶解其木聚糖提取率和还原糖含量最高的是碱法处理;TLC结果显示玉米芯酶解液的主要成分为木二糖.  相似文献   

7.
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分别建立了快速鉴别食用植物油种类的定性分析模型以及测定食用植物油主要脂肪酸含量的定量分析模型.实验根据19份食用植物油样品的近红外光谱,结合系统聚类方法建立了纯橄榄-芝麻-花生油定性识别模型,识别率和预测率可达100%.根据59个食用植物油样品的近红外光谱,结合模型优化方法建立了食用植物油中棕榈酸、硬脂酸、油酸3种主要脂肪酸含量的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且模型指标较好.实验表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食用植物油品质快速检测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以盐地植物碱蓬为对象,分别从纤维多糖含量、酸解酶解效果、还原糖乙醇转化效率等方面,与玉米秸秆、芦苇、浒苔、海带渣等进行了优势比较研究。目的是希望将其作为转化生物乙醇的廉价原料进行开发利用。结果显示:碱蓬样品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丰富,其中纤维素含量高达37.4%,总多糖含量高达78.2%,均高于玉米秸秆、芦苇、浒苔、海带渣等植物;在相同处理条件下,碱蓬样品酶解前后的还原糖浓度增加了25.6 mg·mL~(-1),远高于其它试验植物;乙醇发酵结果初步显示,碱蓬降解糖液的乙醇产率为1.06%,高于玉米秸秆对照的0.71%。本研究表明:盐地植物碱蓬纤维素含量高,酸处理效果好,还原糖降解率和乙醇转化率较高,是替代常规农田作物秸秆转化生物乙醇的良好盐碱植物原料,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以无醛乙醇为溶剂,采用碱、酸两步水解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大豆磷脂中总糖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大豆浓缩磷脂中总糖含量为3.48%,粉末大豆磷脂中总糖含量为3.22%,乙醇法提取的磷脂中总糖含量为3.52%,乙醇冷冻法纯化分离的磷脂中总糖含量为3.96%,经柱层析纯化分离的磷脂酰胆碱(w(PC)=90%)试样中总糖含量未检出;并结合薄层色谱法进一步分析测定了前4种磷脂试样中糖脂组分及含量,糖脂主要为单半乳糖甘二酯和单半乳糖甘一酯,总糖脂含量分别为4.29%、3.75%、4.44%、5.41%.  相似文献   

10.
以重庆野生牛奶子果实和叶为实验材料,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和Folin—酚法初步测定了果实和叶中总糖、还原糖和蛋白质的含量。研究表明:牛奶子果中还原糖、总糖和蛋白质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2.047%,8.841%和1.541%;牛奶子叶中还原糖、总糖和蛋白质标准质量百分含量分别为1.059%,5.248%和3.617%。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果与叶中还原糖、总糖和蛋白质的含量均达极显著差异。研究了重庆本地的牛奶子果与叶中蛋白质和糖的含量差异,为重庆野生牛奶子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了油炸方便面中的水分.通过比较各种数据处理方法,以80份样品建立方便面水分的近红外定标模型,40份样品作为验证样品集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以SNV(标准正态变量转化法)预处理后采用PLS(偏最小二乘法)建模效果最好.该方法得到的定标集样品的相关系数Rc和预测标准误差SEC分别为0.985 0、0.237 3;验证集样品的相关系数Rv和预测标准误差SEP分别为0.986 0、0.232 2.验证结果表明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能快速测定油炸方便面中的水分.  相似文献   

12.
为改善再造烟叶的感官质量,采用碳化硅陶瓷膜系统对造纸法再造烟叶生产过程中的烟梗提取液进行膜过滤深度净化,研究了不同孔径(0.04μm、0.1μm、0.5μm)的碳化硅膜对烟梗提取液分离效果、粘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0.04μm的碳化硅陶瓷膜处理,烟梗提取液的粘度从6.9mPa·s下降到4.0mPa·s,提取液的总糖从8.75%下降到5.41%、总氮从0.47%下降到0.34%、硝酸根从0.28%下降到0.18%,且制备的烟草薄片烟气口感刺激更小、余味更干净,但香气稍淡。表明用于烟草提取液澄清分离的碳化硅陶瓷膜分离技术对于卷烟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关于增强玉米酒精浓醪发酵中酒母发酵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玉米酒精浓醪发酵工艺中,提高酵母发酵能力的方法主要是:(1)营养盐应该在酵母复水时全部加入.(2)营养盐的优化使用量为尿素0.29(g/k原料)、磷酸二铵0.35(g/ks原料)、硫酸镁0.057(g/kg原料).(3)酵母扩大培养温度和酒精发酵温度为32.5℃.(4)当发酵醪液的pH值下降至4.00时,开始流加氨水,控制pH值不低于4.00.在以上优化的实验条件下,成熟醪中酒份可达到16.40(容积%)、残还原糖(0.15%)、残总糖1.25(%)、挥发酸0.29、总酸3.41.  相似文献   

14.
研究重离子~7Li辐射对"永19"玉米自交系还原糖含量的影响.采用溴化钾压片法红外光谱定性表征玉米还原糖.优化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的最佳波长,在540 nm定量测定不同剂量重离子7Li辐射自交系的还原糖含量.提取液与标准品特征峰重合证明提取液为还原糖.定量结果表明10 Gy辐射还原糖含量高达4.50%,20和40 Gy辐射分别为3.94%、3.79%,而30和50 Gy辐射略低于对照(3.55%).重离子~7Li辐射对玉米还原糖含量有正负双重作用呈现出马鞍形曲线.  相似文献   

15.
热碱预处理对剩余污泥发酵产酸效能提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提高污泥的有机物溶出率,以利于后续生物处理,采用热碱技术对剩余污泥进行预处理,并利用响应曲面法对预处理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在最佳试验条件下处理剩余污泥,进行中温厌氧发酵试验,探讨预处理对发酵过程中污泥水解、挥发性脂肪酸产生量和组成比例的影响.得到的最优预处理条件为:在pH12.0、88.8 ℃条件下处理73.79 min,能获得理论最大溶胞率48.1%.剩余污泥经热碱处理后能够提高厌氧发酵期间的溶胞率、溶解性蛋白质和溶解性总糖质量浓度,挥发性脂肪酸积累量在发酵第3天达到最大值,最高挥发酸质量浓度(以COD计)为3 269.20 mg/L,是对照组的3.22倍,且热碱预处理对挥发酸组成分布也有一定影响,各种挥发酸积累量顺序为:乙酸>正丁酸>异戊酸>丙酸.  相似文献   

16.
农作物秸秆超低酸水解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间歇反应釜中,以超低酸(硫酸质量分数为0.05%)水解的方法对5类15种农作物秸秆进行评价,并考察了温度与时间对不同秸秆水解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不同种类、同种类不同地区秸秆水解后还原糖浓度有很大差异,这与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的含量及转化率有关.黑龙江的稻草、玉米秸秆及山东小麦秸秆的还原糖浓度较高,4种棉花秸秆的还原糖浓度都较低;还发现,木质素含量较高的秸秆,超低酸水解还原糖浓度较低,只是水解了部分半纤维素及极少量的纤维素.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横向开裂混凝土内氯离子的侵入机理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建立了基于双重孔隙介质模型的修正Fick定律氯离子扩散模型,并对持续加载下的开裂钢筋混凝土梁构件进行了氯盐干湿循环侵蚀试验。试验采用浓度为5%的NaCl溶液,在进行15个干湿循环后,借助快速氯离子含量检测RCT(Rapid Chloride Testing)法,对各裂缝处不同深度的氯离子含量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1)干湿循环侵蚀作用下,开裂混凝土表层0~20 mm范围内氯离子含量出现峰值,故可取表层对流区深度为15~20 mm左右;2)当表面裂缝宽度小于0.3 mm时,等效氯离子扩散系数平稳增大,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当裂缝宽度大于0.3 mm后,等效氯离子扩散系数快速增大,氯离子侵入受对流作用的影响加大;3)受弯开裂混凝土等效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劣化因子与裂缝宽度有直接关系,建议采用二次幂函数或分段函数来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18.
为测定苔海绵Tedania sp.多糖及其中硫酸根含量,分别用水提和酸提法制备粗多糖,用苯酚-硫酸法显色,测定多糖含量,并用硫酸钡比浊法对其中的硫酸根含量进行了测定。测得水提和酸提粗多糖中总糖含量分别为16.79%,20.55%;硫酸根含量分别为24.02%,27.02%。结果说明酸提法得到的粗多糖含量及其中硫酸根的含量大于水提法。  相似文献   

19.
杂铜阳极泥是废杂铜经过熔炼产出粗铜后在电解精炼过程中得到的副产物,是提炼Pb、Sn、Ag、Au等有价金属的重要原料.对采用碳热还原-真空挥发工艺综合回收有价金属的可行性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且探讨了配炭量、还原时间、还原温度对碳热还原以及挥发时间、挥发温度对真空挥发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配炭量为12.7%,还原温度为1 200℃,还原时间为60 min,有价金属还原效果最佳.在系统残压5~25Pa,挥发温度为1 050℃,挥发时间为75 min,Pb的挥发率可达到95.46%,Sn S挥发率可达到91.7%,Cu残余率可达到98.57%,残余物中Ag含量可达到25.94%,Au含量可达0.11%.  相似文献   

20.
双低菜籽制备复合氨基酸粉的新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双低油菜籽脱脂粕为原料,采用硫酸高温短时酸解法制备天然复合氨基酸粉,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酸解温度130℃,时间2h,硫酸浓度6mol/L,液固比3:1.并对氨基酸液的粗制品采用CaCO3中和、减压蒸发浓缩、冷冻干燥等方法进行精制.经本工艺生产的氨基酸产品色泽为橙红色,香气正常,无异味,鲜咸适口,产品得率为38.70%,氨基氮含量为5.13%,总氮含量为8.28%,总水解度为87.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