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利利 《移动信息》2023,45(4):105-107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逐渐呈现出多样化和综合性的特点。高职院校承担着社会职业教育的重担,计算机专业人才是我国发展创新的重要动力,推动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是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重要职责。当下,高职计算机专业存在课程设置专业性不强,教材内容更新不及时,教学模式偏于理论性教学,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等问题,导致其教学效果不理想,培养出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文中从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内容出发,对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模式做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电子通信专业素质在不同专业领域中的应用也显得愈来愈重要。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的首要办学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这就需要结合社会实情,转变办学思路,全面开展电子通信专业教学改革,以培养出更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阐述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教学改革的意义,对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教学改革途径展开研究探讨,旨在为高职院校电子通信专业教学改革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3.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媒体产业也正在不断地进步,数字时代对于大学人才培养的要求和标准有了不一样的发展和变化。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社会上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其中数字媒体技术人才的培养就属于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之一,虽然院校设置了数字媒体相关专业,但是数字媒体专业教学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高职数字媒体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从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等各项内容入手,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探索出数字媒体新的教学模式。文章对此展开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摇篮,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好坏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职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质量。为了能够保障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水平的提高,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创新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多样化的评价机制。本文以多元化评价的意义为切入点,系统的阐述了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旨在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5.
杨梦玮 《中国新通信》2022,(13):110-112
作为构建数字化交流体系的重要载体,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具有创新、灵活等特点。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从时代的需要出发,将大数据的时代特点与信息管理相结合;在专业人才的培养等方面,探讨了在大数据时代实施信息化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的具体做法,并围绕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问题,在大数据环境下,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大数据复合型人才为标准,本文从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建设、专业综合训练、实战经验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为高职院校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本科专业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从而使技术要点更加清晰,使整个社会的信息交流系统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6.
随着“1+X”证书制度的不断试点,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模式带来了深刻变革,学分制、弹性学制、模块化教学等灵活的学习制度不断涌现出来,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在实施“1+X”证书制度时,以往的课程体系的教学标准与职业标准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未能较好地实现对接,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和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因此,需要进行课程体系的深度改革,构建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1+X”书证衔接和融通的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教学内容,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能型人才。本文就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的课程体系改革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篇文章通过调查研究主要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的现状及影响构建的因素,以及我们该如何构建出高职中外合作办学国际多样化课程体系。目的是为了构建符合高职院校教育特点的具有国际性课程体系,培养适合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高职院校DSP课程的教学改革情况。以培养应用性人才为目标,根据实际情况整合课程体系内容,通过实验教学、项目教学以及创新实践结合提高DSP课程教学成效。特别突出DSP硬件设计调试能力培养,同时兼顾Matlab及C语言软件的熟练应用。在高职院校开设DSP课程,是信息社会的必然需求,同时也给教学过程带来了新的问题与挑战。  相似文献   

9.
高职英语作为高职教育与社会需求接轨的重要环节,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且也面临着非常大的改革机遇与挑战,有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本文结合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现状,对如何加强英语教学进行剖析,以期能够提升英语教学的水平和质量,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现代技术应用型人才,以适应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就是要培养出社会、企业所需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的专业发展,校企合作是必由之路,没有校企合作就没有职业教育的未来和发展。本文对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校企合作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以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为实例,提出“以工作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四位一体”电子商务实践教学体系,为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了一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工作提上日程,高等职业教育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宗旨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社会应用型人才,重点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专业实训教学成为高职教育尤为重要的教学内容。计算机专业是高职院校的重点专业,为社会培育了大批的计算机专业人才,而计算机专业比一般专业课程更加重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但由于各种社会及教学因素的影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训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就结合目前高职计算机专业实训教学现状研究,对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训平台的构建进行现实研究,对计算机实训教学模式的革新提出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12.
由于我国计算机水平发展速度比较快,互联网已逐渐深入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互联网+成了当前各个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基于这种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如何培养社会所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高职院校在人才的培养方面目的性比较明确,所以在这种背景下,对于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来说,必须要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教师也要深刻认识到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对于教学所带来的严重影响。基于此,文章主要阐述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课改改革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大量人才,满足社会需求,是重要的人才培养途径,尤其是计算机专业人才极大地促进了国内相关行业的发展进步。网络实验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占据主要地位,侧重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文章简单说明了当前国内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建设的现状,分析了进行计算机网络实验室时应遵守的建设原则,进一步探究了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实验室建设中具体的管理办法,以不断提升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4.
在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和应用广泛的今天,社会上需求的计算机人才越来越多,高职院校也增设了计算机专业,开始为社会输送计算机人才。但是,高职院校培养的计算机人才还存在很多缺陷,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脱节,尤其体现在计算机软件的教育上。文章主要探讨高职院校计算机软件教育的现状,分析加强计算机软件教育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是为我国培养一线管理、生产和服务人才的重要阵地,其性质决定了高职教育要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本文以高职英语教学为例,探讨高职教育如何走职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6.
只有不断地探索与创新,计算机课程才能够培养出高素质实用型人才,才能将高职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文章主要针对高职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研究方式,结合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难题,探究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并且提出合理建议,希望能够为职业教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就业市场对人才质量要求的逐步提升,对于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规格也随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的学生应该是适合职业岗位需求的高技能人才。为了培养出更好的IT高技能人才,本文主要针对IT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出新的建设思路和实践的探究,提出了专业选择自助式、专业培养云端式、项目培养导师式、实践创新工厂式等职业人才培养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作为人才培养重要基地的高职院校能够不断地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大量的高素质人才。但是目前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存在着一些问题,对人才的素质产生了负面的影响,需要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且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教学质量提升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闫青平 《电子世界》2012,(23):158-159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技术技能型人才日益走俏,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应用性人才的高职院校应运而生。然而,目前正处于转型期的社会,人们传统的思想道德观念受到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诸多方面的冲击,青少年更易受其影响。如何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的德育课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德育课程教学中发现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旨在通过对其的思考、创新,切实增强高职院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李翠  马君 《电子科技》2010,23(5):107-109
财经类院校软件工程专业要办出特色,必须与经济、管理等优势学科相结合。在明确财经院校软件工程专业定位及培养目标的基础上,重视其课程体系的动态制定,积极探索其专业特色,对培养具有扎实软件工程专业知识、较强软件工程实践与软件工程管理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起着决定性作用。软件工程专业在财经院校如何体现其特色,需要所有财经类院校共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