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了吸收温度、氯化氢流量、吸收时间对氯化氢甲醇浓度的影响,获得了氯化氢甲醇溶液的最佳生产条件(氯化氢乙醇溶液的吸收条件与氯化氢甲醇溶液基本相同),确定了其工业化生产方案。  相似文献   

2.
我国副产氯化氢的现状和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国副产氯化氢的现状,详细分析了近几年来我国副产氯化氢产量的增加趋势,以及不同行业副产氯化氢的情况,综述了各种综合利用副产氯化氢的方法,重点阐述了各种综合利用方法的工艺概况和特点,提出了综合利用副产氯化氢发展方向和实现副产氯化氢增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副产氯化氢精制方法进行了综述,提出了含有不同杂质的氯化氢精制方法,对氟化工氯化氢综合利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氯化氢气体干燥及长输项目相关情况,该项目的氯化氢气体长输管道、氯化氢气体干燥装置以及管道配套安全保护措施,为氯碱行业氯化氢气体长距离输送提供了技术案例。  相似文献   

5.
氯化氢催化氧化制氯气即Deacon过程,是一种实现工业副产氯化氢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发展途径。本文介绍了氯化氢催化氧化催化剂、反应器及设备材质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氯化氢催化氧化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刘建路  潘玉强  李强  张浩波 《广州化工》2012,40(17):34-35,50
阐述了综合利用副产氯化氢的新方法和新技术,重点介绍了各种综合利用方法的工艺概况和特点,总结了部分行业综合利用氯化氢的新趋势,提出了综合利用实现副产氯化氢增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氯化氢合成炉系统中,氢气是过量反应的,因此可以根据氯气的量来推算氯化氢的产量。本文讲述了通过氯气的流量推算氯化氢产量的方法,并列出了氯气在不同压力及流量下对应的氯化氢的产量,为实际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根据传统氯化氢合成炉特点,运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建立合成炉数学模型。通过对氯化氢燃烧工艺过程理论模拟,分析了氯化氢合成反应热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氯化氢污染现状、以及伴随着有机氯产品的发展而产生更多的副产氯化氢情况。介绍了芳纶制造中副产氯化氢的现有处理方法及特点,重点介绍了最具工业化前景的氯化氢催化氧化制氯气清洁工艺,并通过工艺之间的比较,分析了上海方纶开发的氯化氢氧化工艺的优势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杨健  丁晓玲 《中国氯碱》2007,(12):15-17
针对氯化氢石墨合成炉的结构和材料特性,分析了影响氯化氢石墨合成炉使用寿命的因素,提出了应对措施.使氯化氢石墨合成炉更加安全、高效地运行。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应用组合塔技术回收粗氯乙烯原料气中过量氯化氢的情况,实现了粗氯乙烯混合气中氯化氢的密闭循环、稀酸零排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对组合塔技术还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氯化氢过氯检测装置的开发与应用情况,该装置实现了氯化氢过氯在线监测,保证了系统安全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3.
采用类似Deacon过程的氯化氢催化氧化法制备氯气,选用自制的氯化铜为活性组分的铜基催化剂,通过正交实验考察反应温度、氯化氢与氧气体积比和空速对氯气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升高,氯化氢转化率增大;原料氯化氢与氧气体积比减小以及氧气投料量增加,氯化氢转化率明显升高;空速为(0.11~0.15) h-1时,氯化氢转化率变化不大,空速为0.20 h-1时,氯化氢转化率明显降低。在反应温度420 ℃、氯化氢与氧气体积比2∶1和空速0.15 h-1条件下,氯化氢转化率最高,达到76.98%~80.58%。  相似文献   

14.
简述我国聚氯乙烯(PVC)生产高速发展形势及尚存问题,指出传统氯化氢回收技术的弊病所在,阐明以组合塔为核心设备的氯化氢循环回收技术及其优越性,介绍组合塔及其制作技术发展的各项措施,简要回顾以新技术替代传统技术从粗氯乙烯气体中回收氯化氢的10年改革进程、效果和在国内17个省的37套装置中的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15.
Zn-Ni合金电沉积过程中的渗氢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电化学渗氢测试方法探讨了氯化物体系、硫酸盐-氯化物混合体系电沉积Zn-N i合金镀层过程中的渗氢行为。结果表明,氯化物体系比硫酸盐-氯化物混合体系渗氢电流小,用电镀过程中的氢覆盖率和镀层孔隙率对渗氢特点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聚氯乙烯生产中氯化氢合成炉使用过程中失效的原因,指出了导致氯化氢合成炉失效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王平 《中国氯碱》2009,(3):32-34
介绍了氯乙烯合成中HCl、C2H2流量测量和温压补偿方法及氯化氢、乙炔比值控制方案。叙述了对流量孔板的修正内容和改进控制比值的方法。对存在问题提出了改造设想。  相似文献   

18.
以1,1,2 三氯乙烷为原料,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二氯乙烯,与混酸(硝酸与盐酸)反应,得到1,1 二氯 2 硝基乙烯。考察了温度、时间、三氯乙烷和氢氧化钠的用量比、偏二氯乙烯与混酸的用量比等对反应产物的影响。得到优化的反应条件为:①偏二氯乙烯合成温度65℃,反应时间1.5h,n(C2H3Cl3)∶n(NaOH)=1∶1.15,偏二氯乙烯的收率99%;②1,1 二氯 2 硝基乙烯的合成n(HNO3)∶n(HCl)∶n(C2H2Cl2)=1.3∶1.3∶1,反应温度20℃,反应时间3h。产物通过GC MS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