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在未来无线通信中使用智能天线技术可以减少信号间干扰,降低基站发射功率,提高频谱效率,降低建立新无线网络的成本,优化业务质量,在多技术网络中实现透明操作,本文介绍了智能天线收发机结构的最新进展及其优点,探讨了在未来系统中采用智能天线的发展趋势以及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张辰光 《现代电子技术》2007,30(1):50-51,60
针对无线通信领域中存在的多种通信体系共存,各种标准竞争激烈等问题提出软件无线电技术。简述软件无线电的概念及功能特点,介绍了目前软件无线电的研究状况及无线电的关键技术之一———智能天线,采用软件无线电和智能天线融合的方法研究,较好地解决了体系共存和频带资源使用问题,理论和实践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智能天线收发机结构的最新进展及其优点,探讨了无线通信智能天线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吴永波 《通讯世界》2017,(13):266-267
在智能天线的发展当中,软件无线电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智能天线主要是通过天线的阵波束成形技术,呈现出能够定向追踪的无线信号,是当前无线电追踪技术和数字多波束技术融合形成的.软件无线电给智能天线的发展奠定了技术方向,智能天线同样促进了软件无线电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智能天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智能天线是在软件无线电基础上提出的天线设计概念,是数字波束形成(DBF)技术与软件无线电完美结合的产物。本文主要介绍了智能天线基本组成,讨论了智能天线波束形成算法的分类,以及工程实现中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在简要介绍软件无线电的基础之上,分析了其中的关键技术智能天线技术的原理和系统组成,讨论了一些常用的自适应算法,最后指出了智能天线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考虑将具有空间分隔特性的智能天线用于认知无线电系统的下行链路,并比较了LMs及改进算法以及sMI—LSCMA算法,使su能够更加灵活地利用频谱和空间资源,在不干扰Pu的情况下共享信道。此外,还对基于智能天线的认知无线电系统的波速成形理论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加入了智能天线的认知无线电,对于波束成形理论更有优势,基于智能天线的认知无线电系统能获得更多的传输机会,吞吐量有较大提升,且Pu越活跃,吞吐量提升倍数越高。  相似文献   

9.
智能天线作为第三代(3G)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而在实际工程中是建立在期望信号来波方向(DOA)基础上的预多波束切换的方案。分析了智能天线的设计准则、算法以及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0.
软件无线电     
<正> 近几十年来,无线通信经历了三次大变革。第一次是从模拟到数字的变革;第二次是从固定到移动的变革;第三次则是指目前正在开始的软件无线电变革,即从硬件到软件、从专用到通用的变革。 软件无线电(Software Radio或Software Defined Radio)最初  相似文献   

11.
软件无线电发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涛  吴启晖  王金龙 《电信科学》2001,17(11):25-27
软件无线电是实现无线通信的新概念和新体制,是其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首先介绍了软件无线电的思想,以及推动其发展的市场因素和技术因素。其次,介绍了软件无线电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软件无线电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介绍抚线电中的智能天线,数据采集,数字信号处理,数字下变频技术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软件无线电的主要特征、软硬件特点和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软件无线电的概念、特点及其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并对软件无线电的关键技术及其发展方向作了详细分析。  相似文献   

16.
17.
自适应天线是当前通信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之一,软件无线电是近几年来提出的一种实现无线通信的新的体系结构。文章介绍了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的自适应天线的结构、关键技术以及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认知无线电的基础上提出了智能天线的概念,并将智能天线技术初步应用于认知无线电中,相信随着认知无线电的发展和智能天线技术的进一步完善,这两者的结合必将会在今后的无线电通信中发挥巨大潜能。  相似文献   

19.
20.
无线通信技术新发展—软件无线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软件无线电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实现无线通信的新体制,已引起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首先阐述了软件无线电的概念、体系结构,然后分析了实现的关键技术以及在移动通信教学中的应用,最后介绍了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