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喷丸强化因素对钛合金固体粒子冲蚀抗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喷丸强化(SP)因素(残余压应力引入、表面粗糙度增大和表面加工硬化等)对Ti6Al4V钛合金固体粒子冲蚀(SPE)行为的影响和作用机制,为充分发挥SP改进航空发动机零部件服役性能的潜力提供依据。结果表明:Ti6Al4V合金表面直接喷丸处理,其SPE抗力无明显改变;SP处理后进行表面抛光,Ti6Al4V合金SPE抗力明显增加。SP造成的表面粗糙度增大导致了钛合金在大小冲击攻角下的SPE抗力的下降;SP引入的表面残余压应力对提高钛合金在90°大攻角下的SPE抗力起了重要作用,原因是SP残余压应力增加了裂纹闭合力和抑制了疲劳裂纹早期扩展;SP引起的表面加工硬化作用对提高钛合金在30°小攻角下的SPE抗力有重要贡献,这归于加工硬化提高了材料表面在小攻角下的微犁削抗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低碳马氏体钢及中碳结构钢在低温下的多次冲击弯曲抗力、疲劳裂纹扩展速度、极限裂纹深度。试验结果表明,低碳马氏体钢,经淬火、低温回火后的缺口试样,比经正火后的结构钢,具有较高的多冲弯曲抗力,较低的疲劳裂纹扩展速度。为此,经正火后的结构钢,不宜制作低温下使用的冲击零件。 相似文献
3.
4.
肖丹尹 《机械工人(冷加工)》1984,(4)
一、原理喷丸是弹丸以高速撞击金属零件的表面,使其产生一冷作硬化层的冷加工方法,用来提高金属零件的疲劳强度及抗腐蚀的能力。此表面层处在压缩状态,显出压应力。它有助于提高疲劳强度。 相似文献
5.
6.
7.
8.
9.
10.
11.
本文论述了结构钢组织状态、机械性能、碳含量和残余应力对喷丸强化效果的影响。各种材料,不同热处理状态,不仅喷丸强化效果不同,强化规律也有所不同。本文针对结构钢材料的不同组织状态提供了适当的强化工艺.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为研究喷丸强化工艺对2024-T351板材疲劳特性的影响,本文设计了一种单剪硬点多细节结构疲劳试验件,分别对基准组和喷丸强化组进行了疲劳试验。通过对比试验件疲劳寿命的对数正态分布、双参数威布尔分布拟合结果,选定对数正态分布进行分布拟合,从而获得中值寿命。经过计算,得到基于试验结果的细节疲劳额定值(DFR)。试验结果表明:试验件疲劳寿命更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基准组基于试验结果的DFR值与理论值相差不大,试验过程及结果可信,基准组DFR理论值比试验值略小,理论计算偏保守; 2024-T351板材采用喷丸强化工艺后,疲劳性能相比基准组提高6%。 相似文献
16.
金属材料的表面喷丸强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械工程材料》1981,(6)
引言喷丸作为一种金属材料的表面强化手段,是本世纪四十年代发展起来的,它首先在汽车工业中得到应用,随后又大量地推广应用于飞机以及其它军事工业,其目的是为了改善机械产品的疲劳、腐蚀疲劳以及抗应力腐蚀性能。鉴于此项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关系到机械产品的使用寿命,即关系到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所以近年来吸引了各方面的研究人员从事喷丸强化其中包括机理和工艺技术方面的研究,其内容大体上包括:喷丸强化机理;喷丸表面应变层内组织结构的变化;喷 相似文献
17.
对喷丸强化工艺设计时涉及的关键技术指标喷丸强度进行研究。根据喷丸强度测量所需的硬件条件及技术参数,详细阐述了饱和度曲线的绘制方法,对喷丸强度的概念、弧高度值的提取以及影响喷丸强度的因素进行分析,并且对喷丸强化处理时涉及的喷丸强度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19.
魏继武 《中国制造业信息化》1990,(3)
一、喷丸强化原理喷丸强化过程就是将高速运动的弹丸流连续向金属零件表面喷射的过程,弹丸流的喷射如同无数小锤向金属表面锤击,使得金属表面层产生极为强烈的塑性形变,从而产生了冷作硬化层,此层称为表面强化层。从应力状态来看强化层内形成较高的残余压应力;从组织结构来看强化层内形成了更加细小的亚晶粒组织。二、喷丸强化对金属材料性能的影响喷丸强化层深度约为0.07~0.5毫米。 相似文献
20.
Kumar Balan 《机械工人(热加工)》2008,(19):33-33
随用户对于汽车性能要求的逐步提高,汽车零部件面临着削减重量、延长寿命的双重压力。采用合理的表面处理工艺,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