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水泥窑余热发电不达标是行业普遍现象和难点之一,根据调试经验,以5 000t/d水泥窑余热发电为例,从设计、安装、运行、设备、操作等方面,对水泥窑余热发电常见的不达标原因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为余热电站的调试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2.
针对水泥窑余热发电窑头取风口高温烟气阀门高故障率问题,对3条典型的水泥窑余热烟气取风阀门进行了选型与试验研究.通过对3组阀门研究,给出了烟气阀门在选型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其解决方法,并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阀门在选型和设计中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低温余热发电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系统动力循环原理以及氟里昂循环发电系统的特点,组建了小型低温余热发电系统模型,并对蒸发器、冷凝器、汽轮机模型等组件进行了设计.该模型在低温余热发电工程中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根据富士PLC系统在工程领域应用的特点,组建了一套FUJI-PLC系统,并对其在余热发电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叙述,对其硬件架构和软件电驿组成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说明.  相似文献   

5.
柴油机排气余热的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柴油机排气余热的特点设计了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系统.在该系统中,采用R245fa(1,1,1,3,3-五氟丙烷)作为循环工质,针对其不同蒸发温度以及冷凝温度,通过模拟计算研究了最终排气温度、系统净输出功率和朗肯循环实际效率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蒸发温度低于367.46 K时应采用一级膨胀系统;当蒸发温度高于367.46 K低于404.6 K时应采用二级膨胀系统;冷凝温度恒定时,最终排气温度随蒸发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系统净输出功率和朗肯循环实际效率随蒸发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蒸发温度恒定时,最终排气温度随冷凝温度的降低而降低,系统净输出功率和朗肯循环实际效率随冷凝温度的降低而升高.  相似文献   

6.
正确选择余热发电工程热力系统是节能工程的,必须进行多个方案比较研究,选取最优方案,并在方案中积极科学地采用新技术.  相似文献   

7.
主要介绍了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在国内某火法竖罐炼锌厂的应用。锌冶炼过程中汽化冷却系统和余热锅炉产生大量的饱和蒸汽、排放的中低温废烟气及蒸汽所含的低品位热量等可用来进行发电。对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所涉及的主蒸汽系统、电气系统功能、热工自动化系统功能等部分的设计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8.
借助MAC-500煤工业分析仪、差热分析仪及 X-ray衍射分析,研究了添加脱硫剂BaO、BaCO_3煤的燃烧特性,以及其对水泥烧烧成质量的影响,为高硫煤在水泥窑上的应用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减少新型干法水泥及低温余热发电项目中污染物的排放,以宁夏瀛海建材集团4500t/d熟料为例,从生产工艺上预测了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并对项目采取的污染治理措施进行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该项目在污染治理措施上是成熟可行的,发展模式值得在西北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0.
11.
针对新型干法水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用于发电和物料烘干难以合理分配的问题,设计了物料烘干废气温度控制系统,由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及I/O模块、温度传感器和电动百叶阀门组成.系统通过PLC内部的PID控制回路并依据温度传感器检测的现场温度实时调节锅炉旁路电动百叶阀门开度,将物料烘干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保证了物料烘干的质量,同时将剩余的废气用于发电.在保证物料烘干废气温度的前提下将发电量最大化,降低操作员的操作难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中低温热能的发电利用是太阳能、地热能转换利用及工业余热资源回收的重要方式。首先从热源温度、循环方式及技术特点出发,对典型的几种热功转换循环方式进行了分析,并且基于热源温度和装机容量的划分归纳出了各个循环适用定位,同时指出了对于350℃温度以下中低温热能,适合采用ORC和Kalina循环。最后从热力学分析角度,分析了两种循环下不同压力范围下,膨胀机入口温度与循环热效率之间的关系,得出ORC更适合于工业余热、太阳能等中低温热能的转换利用。  相似文献   

13.
Dynamic performance is important to the controlling and monitoring of the organic Rankine cycle(ORC) system so to avoid the occurrence of unwanted conditions. A small scale waste heat recovery system with organic Rankine cycle was constructed and the dynamic behavior was presented. In the dynamic test, the pump was stopped and then started. In addition, there was a step change of the flue gas volume flow rate and the converter frequency of multistage pump,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working fluid flow rate has the shortest response time, followed by the expander inlet pressure and the expander inlet temperature.The operation frequency of pump is a key parameter for the ORC system. Due to a step change of pump frequency(39.49-35.24 Hz),the expander efficiency and thermal efficiency drop by 16% and 21% within 2 min, respectively. Besides, the saturated mixture can lead to an increase of the expander rotation speed.  相似文献   

14.
以某煤矿煤矸砖隧道窑余热回收利用系统为原型,建立了煤矸砖隧道窑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的数学模型,研究了煤矸砖隧道窑内燃烧、传热过程,分析了余热回收利用设备分别放置在燃烧段、冷却段、燃烧段和冷却段连接处时隧道窑内的温度分布,模拟结果表明,取热设备的安装位置对隧道窑内温度分布,特别是对燃烧段温度有一定的影响,为保证矸砖烧制质量,应考虑取热设备安放位置对燃烧段矸砖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烧结余热发电系统的热力学分析和系统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余热利用率和发电净功率是余热机组优化设计与运行的目标。通过对济钢烧结厂余热发电系统热平衡和平衡计算及结果的分析,指出了降低余热锅炉出口废气损和内部换热损可有效提高余热利用率和增加汽轮机输出有用功,提出了热力循环系统的改进方法。通过编程分别对两种余热发电热力循环系统的余热利用率、余热损和发电净功率进行了计算对比分析,研究了三种技术指标随主蒸汽压力的变化规律,确定了余热锅炉主蒸汽压力的选择范围。上述研究结果可为低压余热发电系统的优化设计与运行提供较为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气-气热管换热器在电站余热回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气-气热管换热器的技术经济性能,并对气-气热管换热器在电站余热回收应用方面的优点及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一种动态神经网络在水泥回转窑温度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动态神经网络 ,并用此神经网络对水泥回转窑温度实行了仿真控制研究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与总结了余热发电机传统功角测量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DSP技术的功角测量方法,充分利用在信号分析与处理方面的优势,先进行同步采样得到电压、电流的采样序列,再进行数字滤波和傅氏滤波可以精确得到基于工频分量的功角,最后仿真并证明了此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
以9FA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为研究对象,建立基于全生命周期(LCA)和Eco-indicator99的?环境学分析模型,探究电力生产过程中环境学成本形成过程. 在对系统组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各组件在全生命周期内的环境学影响,并划分影响组件输出产品的环境学影响因素. 从组件层面揭示联合循环机组环境影响的形成过程以及单个组件对整个系统环境影响的贡献程度. 研究表明,大部分组件自身的环境学影响较小,?损引起的环境学影响构成该组件主要的环境学影响,但燃烧室内污染物降低的环境学影响大于其?损所产生的环境学影响. 联合循环电厂生产电力的环境学影响为5.80 mPts/MJ,近乎“超低排放”燃煤电厂生产电力的环境学影响的一半.  相似文献   

20.
针对余热发电机易失步运行的情况,提出了一种根据功角变化趋势的新的余热发电机失步保护方案。通过对失步运行原因的分析,论述了新方案失步保护策略的理论基础、功角的测量及实现方法。新方案改变了传统失步保护的观念,提高了余热发电机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