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互联网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IPv4的许多缺陷逐渐暴露出来,其中最突出的是IP地址空间将被耗尽和主干路由表不断增长的问题。据调查,我国上网人数突破5千万,居世界第二位。按照目前互联网的发展速度,IPv4地址将在2005至2010年间分配完毕。为了彻底解决目前IPv4遇到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应用提供更好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任荣 《信息技术》2003,27(3):91-93
随着Internet用户和可上网的终端数量的激增 ,IP地址空间日趋枯竭 ,IP地址的扩充需求也愈加迫切。新一代寻址方案IPv6将成为未来因特网的主流协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IPv4地址不足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虽然已经采用了一些节约使用IPv4公网地址的技术(如为用户分配“临时地址”、“内部地址”等),以延缓地址的消耗速度。但这些技术对IP业务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地址不足的问题。因此,我国IPv4地址资源即将枯竭的问题仍然无法回避。而构建基于IPv6的新的网络业务运营模式逐渐浮出水面。相比IPv4网络技术,IPv6集成了海量地址空间、简洁的移动互联技术、嵌入的安全技术、易于快速处理的流标签技术等优势。而这些技术优势有利于转变现有IP网络的业务模式,即由单一的IP传送业务模式转变为以服务为中心,网络为纽带的全业务网络。也就是说,IPv6能够满足各个电信网络对未来业务发展的要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陈保江所撰《从宽带运营需求看IPv6带来的机遇》一文,对IPv4在当前宽带业务运营环境下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进一步分析了IPv6的部署给运营模式带来的新机遇,从而为运营管理者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IPv4恐慌     
这是一个危机四伏的时代——金融危机、能源危机、就业危机甚至生存危机。还有一种危机近年来屡次被提及,那便是IP地址危机。有人带来坏消息,IPv4地址正在被迅速消耗,或有可能在2012年就耗尽,而APNIC则认为,时间是2011年。这简直让人不寒而栗!在这个将互联网当空气的时代,没有了IP地址上网,简直是要命。  相似文献   

5.
随着上网用户与互联网应用的快速增长,IP地址这种相当于电话号码的号码资源渐趋枯竭。为另辟蹊,径两方国家的计算机技术研究者从上世纪末就开始研究,并提出了下一代互联网新技术——IPv6。  相似文献   

6.
杨海玉 《通信世界》2006,(19A):28-28
目前,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IP地址分配联盟所分配的IP地址量已经超过1个A类地址,推动了我国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然而,与此对应的是,中国下一代互联网IPv6地址的申请形势依然堪忧,对此专家建议,可以按照信息产业部的思路,通过几家大的单位如CNNIC归口,采用“团购”的方式,集中向APNIC(亚太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申请IPv6地址,优化国内IPv6地址资源配置,增强我国在下一代互联网发展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如何利用WiFi业务网络部署,为解决公网 IP 地址不足对 WiFi 业务开展造成的影响,保障 WiFi 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是运营商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首先介绍了WiFi业务的系统架构,WiFi业务IPv4地址的优化措施,然后重点对WiFi业务IPv4地址私网化改造时的承载方案、NAT部署及用户溯源进行了明确。  相似文献   

8.
一种站点级IPv6地址分配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IPv4地址分配的缺陷导致当今IPv4网络潜在的低效和浪费问题。为了不重蹈IPv4地址分配不合理的覆辙,在部署IPv6的开始就以谨慎而有效地方法进行地址分配是非常重要的。相关组织对这个问题也提出了若干建议和标准,本文根据最新的RFC文档关于IPv6地址体系结构及分配策略的建议提出了一种可扩展的IPv6全球单播地址分配方案。该方案在RFC3177建议基础上对/48地址前缀的站点级地址块进行分配,该方案不仅具有灵活的可扩展性,而且支持对不同类型的业务实施不同的策略,为全面实现IPv6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国电子商情》2007,(3):63-63
近日,在印度尼西亚召开的第23次亚太互联网络信息中心(APNIC)会员会议上,与会专家再次集中强调了从IPv4到IPv6的过渡时期的IP地址申请问题。参会专家们指出:目前全球IP地址资源呈现严重供不应求的不平衡局面,一方面互联网发展需求大量的IP地址。另一方面IPv4地址即将耗尽,而IPv6的大规模启用尚需时日。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导致了IP地址资源的紧张,为了扩大下一代互联网络的地址资源,拟通过IPv6重新定义地址空间.本文介绍了IPv6的技术原理、技术优势、IPv4到IPv6的过渡以及主要的IPv6业务模式。  相似文献   

11.
提起IP地址空间,人们很自然地就会想到:历史上在IPv4地址分配上的极不合理性,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众所周知,12亿人13的中国IP地址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目相当,而由于计算机事业的发展,人们对地址的渴望已十分迫切,而IPv6地址的几乎无限性无疑为人类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IPv4地址的即将耗尽,各家电信运营商将加速部署IPv6网络和服务,如何规划分配IPv6地址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几种地址分配方法,并以一个省为例,对省级电信运营商IPv6地址在各市的分配规划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IPv6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的缩写,也被称作下一代互联网协议,它是由IETF设计的用来替代现行的IPv4协议的一种新的IP协议。它的提出最初是因为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IPv4定义的有限地址空间将被耗尽,地址空间的不足必将妨碍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IPv4采用32位地址长度,只有大约43亿个地址,那么按照现在网络的发展速度IP将会在五到十年内被分配完毕,而IPv6采用128位地址长度,几乎可以不受限制的提供地址空间。  相似文献   

14.
吴疌 《现代通信》2005,(2):36-39
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是一种把内部私有网络的IP地址翻译成公共网络的IP地址的技术。在国内由于公网IP地址资源匮乏和网络安全问题等原因,大量企业用户和个人宽带用户采用了内网编址,并通过NAT/防火墙来与公共网络通信。NAT/防火墙能够完成私有编址与公网编址的相互转化,并设置相应的包过滤规则,让不满足条件的IP包不能够穿透NAT/防火墙。目前的NAT/防火墙设备对HTTP、POP3等端口固定的常用协议都有很好的支持,只要稍加配置即可很好地实现穿透,但对于语音和视频应用来说,其控制信息常需要用到动态协商或随机打开…  相似文献   

15.
目前使用的IP协议,其学名为IPv4,地址长度32位。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IP地址日益枯竭,从而催生了下一代IP协议IPv6。IPv6地址长度是128位,可有效解决IP地址短缺和网络安全等问题。近几年推出的操作系统,基本都支持IPv4和IPv6。  相似文献   

16.
目前的互联网协议为IPv4,其地址为32位编码,可提供的IP地址大约为40多亿个.已经分配了70%,预计2005年将全部分配完毕。而且由美国掌握绝对控制权,美国一个大学拥有的IP地址就几乎等于全中国的IP地址,中国的公众网被迫大量地使用转换地址,严重影响了互联网本身的效益及安全。IPv6的地址是128位编码,能产生2^128个IP地址,  相似文献   

17.
龚文涛 《信息技术》2015,(1):195-197,204
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特别是IPv4的地址已消耗殆尽,公网IP资源对小型局域网更是稀缺,提出一种基于静态路由的局域网的网络架构,且在出口部分应用访问控制列表和NAT将内网地址转换为公网IP,节省了网络构建的成本,且由于NAT技术,外网不能访问内网,增强了局域网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地址耗尽成互联网发展最紧迫问题 目前互联网发展中除了安全可信以外的最紧迫问题就是地址空间耗尽。ICANN于2011年2月4日在美国迈阿密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ICANN地址池中的最后5个IPv4地址已经分配给了区域地址分配管理机构(RIR),即ARIN、RIPE、APNIC、LACNIC、AfriNIC,意味着基于IPv4的IP地址已经枯竭。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用户对IP地址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且全国已面临IPV4地址分配不足的局面,而IPv6的升级改造能有效解决此问题。为此,本文就面向IPv6的网站应用系统改造进行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20.
周江  李贺武 《电信科学》2019,35(12):8-14
随着网络规模的增长,对网络进行精细化管控变得尤为重要。在下一代互联网中将用户可信身份嵌入 IPv6 地址后缀形成可信地址,能够进一步提高网络行为的可追溯性。目前已有研究基于 Portal 认证配合DHCPv6将用户的身份信息嵌入用户终端的IPv6地址中,但是为了分配可信地址而改动的DHCPv6过程造成了机制对用户终端不透明,无法大规模部署。提出了一种面向Portal认证的IPv6可信地址分配机制,通过服务器信令交互配合软件定义网络(SDN)技术实现IPv6可信地址的间接分配,而且与地址分配方式无关。最后,实现了一个原型系统并在江苏南京电信现网机房评估了其可行性和性能,结果表明此机制在对终端透明的情况下仅带来很少的额外开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