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铵盐改型合成的钠型、钾型丝光沸石,测定了两种改型沸石25℃时的K/NH、Na/NH交换等温线,得出两种沸石的Na/K交换平衡常数和自由能变。  相似文献   

2.
测定了所合成钠型丝光沸石在碱金属离子混合溶液中的分配系数、饱和交换容量及对K 、Na 的 pH滴定曲线。结果表明该沸石对K 选择性大于其它碱金属离子  相似文献   

3.
用铵盐改型合成钠型丝光沸石,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红外光谱,就其结构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对分配系数、饱和、交换容量等的测定,讨论了该沸石的离子交换性能。  相似文献   

4.
测定了所合成钠型丝光沸石在碱金属离子混合溶液中的分配系数、饱和交换容量及对K、Na的pH滴定曲线。结果表明该沸石对K选择性大于其它碱金属离子。  相似文献   

5.
6.
研究了丝光沸石预处理条件对其在水溶液中吸附有机物质的影响。实验表明:随着预处理盐酸浓度及温度升高,丝光沸石吸附性能渐增,并在200℃及2.0molHCl浓度时达到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7.
利用微波辐射加热进行Zn2 离子与X、Y和丝光沸石分子筛的离子交换,制备离子交换型沸石催化剂Zn-X、Zn-Y和Zn-丝光沸石.通过考察溶液浓度、微波辐射功率、加热时间等因素对交换度的影响,得出交换反应的适宜工艺条件为:交换原液浓度0.06 mol.L-1(丝光沸石)、0.10mol.L-1(Y沸石)、0.12 mol.L-1(X沸石),加热时间6 min(X沸石和Y沸石)、12 min(丝光沸石),微波辐射功率390 W(X沸石、Y沸石和丝光沸石).Zn2 离子与X、Y和丝光沸石的一次交换度分别为79.2%(X沸石)、67.7%(Y沸石)3、8.8%(丝光沸石).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工艺条件下,微波辐射加热法所需时间仅为传统加热法的1/40~1/80.XRD结果表明:微波辐射对沸石晶体结构无破坏作用.采用“二交二焙”法可使Zn2 与Y沸石的交换度由67.7%提高到79.2%.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甲醇气相胺化合成二甲胺的选择性和催化活性,对处理液浓度、处理时间、处理次数及处理温度等酸洗条件进行了优化,并研究了甲醇气相胺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优化的酸洗条件为处理液浓度2mol/L,酸洗次数4次,酸洗时间0.5h,酸洗温度80℃;优化条件不会破坏丝光沸石原有晶体结构,可以有效去除沸石孔道杂质,疏通孔道结构,提高微孔分布,并可提高活性中心的酸强度;催化剂甲醇气相胺化适宜的工艺条件是:反应温度390℃,甲醇液相空速1.93h-1,氨醇比1.8;内部积炭是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反应温度应低于410℃.  相似文献   

9.
在ZSM-5合成体系加入不同量丝光沸石,在控制条件下合成了丝光沸石含量不同的丝光沸石/ZSM-5混晶材料。对丝光沸石/ZSM-5混晶材料进行了XRD、SEM、BET和NH3-TPD表征;在450℃下考察了其催化裂化性能,并将其与机械混合物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丝光沸石/ZSM-5混晶材料中存在的丝光沸石、ZSM-5不是呈纯粹的物理混合状态,NH3-TPD分析表明丝光沸石/ZSM-5混晶材料的酸性和酸量与机械混合物有所不同,丝光沸石/ZSM-5混晶材料的总酸量较机械混合物的少39%,其弱酸量少49%,其强酸量比机械混合物的强酸量多73%。450℃下,老化了的丝光沸石/ZSM-5混晶材料较机械混合物对正十四烷的裂化活性提高18%。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涂渍液A涂渍于铈改性丝光沸石催化剂对常压固定床上甲胺化反应的影响;考察了不同涂渍条件(涂渍时间、涂渍温度及涂渍液浓度)下催化剂的活性及选择性,筛选出一较佳的制备条件,所制催化剂的二甲胺选择性达987%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甲醇气相胺化合成二甲胺的选择性和催化活性,研究了处理液类型和浓度及焙烧温度等预处理条件对天然丝光沸石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酸处理可降低沸石表面活性中心数目但提高活性中心的酸强度;沸石的催化活性与酸强度间存在对应关系,而沸石的选择性主要受择型效果控制,酸中心数目、酸强度和比表面积对选择性影响不大;焙烧对沸石晶型结构影响较大,温度过高晶型被破坏;优化的预处理条件为处理液盐酸浓度2mol/L,焙烧温度400℃.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就铵盐改型天然科发沸石为交换剂吸附制盐苦卤中的钾,并以硝酸铵为洗脱剂制取硝酸钾进行了研究。制盐苦卤中钾的收率>95%,沸石有效交换容量>25mg/g。富钾液含钾>30g/l,经加工制得符合国标(GB-1918-86)的硝酸钾。  相似文献   

13.
为优化L沸石在石油催化裂化中的应用,以不同的离子交换方式对L沸石进行改性.并考察了不同的离子交换方式对降低L沸石钾含量的影响,以及改性后L沸石酸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离子交换和水蒸汽处理相结合对降低L沸石的钾含量更为有效,经过三次离子交换和三次水蒸汽处理的L沸石样品氧化钾含量可降至0.82%,NH3-TPD程序升温脱附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的L沸石表面酸中心的强度提高,酸强度分布变宽,总酸量下降.从红外吡啶吸附谱图可以看出改性后L沸石表面出现了B酸中心和L酸中心.  相似文献   

14.
用高锰酸钾和硫酸锰合成出隐钾锰型水合二氧化锰(CRYMO)前躯体,对前躯体酸改性制得隐钾锰型水合二氧化锰,并对其进行了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测定了其对K+的饱和交换容量和25 ℃时对0.1 mol·L-1 K+的离子交换动力学.结果表明,制备CRYMO交换剂的较佳条件为KMnO4 0.5 mol·L-1,MnSO4 2.0 mol·L-1,n(KMnO4 )∶n(MnSO4)= 1∶2,反应温度75 ℃,酸浸时硝酸浓度5 mol·L-1.其晶体结构为α-MnO2.每克交换剂CRYMO对K+的饱和交换容量达到181.5 mg.用几种不同的吸附模型关联交换剂CRYMO对0.1 mol·L-1K+的离子交换动力学数据,得出适宜的动力学模型Bangham模型,交换剂对K+的离子交换动力学方程是lg Q=-0.892 23+0.627 47lg t(25 ℃).  相似文献   

15.
微量镧对高分散K—Fe/硅沸石催化剂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XPS,TPD,ESR和催化反应等手段考察了微量La对溶剂化金属原子浸渍法制备的高分散K-Fe/硅沸石催化剂的作用。结果表明:在K-Fe硅沸石中适量La的引入,不仅提高了催化剂在CO+H2反应中的活性和对低碳烯烃的选择性,而且大大改善了催化剂的稳定性。同时由于微量La的存在,改变了金属载体间的相互作用,催化剂对H2和CO的吸附性能及催化剂在反应过程的磁性能。  相似文献   

16.
为优化L沸石在石油催化裂化中的应用,以不同的离子交换方式对L沸石进行改性.并考察了不同的离子交换方式对降低L沸石钾含量的影响,以及改性后L沸石酸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离子交换和水蒸汽处理相结合对降低L沸石的钾含量更为有效,经过三次离子交换和三次水蒸汽处理的L沸石样品氧化钾含量可降至0.82%.NH3-TPD程序升温脱附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的L沸石表面酸中心的强度提高,酸强度分布变宽,总酸量下降.从红外吡啶吸附谱图可以看出改性后L沸石表面出现了B酸中心和L酸中心.  相似文献   

17.
粉煤灰合成NaA型沸石及其对Pb2+离子的吸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粉煤灰为基本原料,成功合成了NaA型沸石,将合成的NaA型沸石应用于含铅废水的吸附处理中.结果表明:用1.67 mol/L NaOH溶液溶滤粉煤灰后添加2.4 g NaAlO2制备溶胶,在100℃条件下,晶化350min后可以制备出单相的NaA型沸石,NaA沸石对Pb2+离子有快速吸附作用,吸附过程中,溶液的初始pH值、吸附时间和吸附温度等因素对去除率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β沸石分子筛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的反应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采用间歇反应器,在连续搅拌及分水条件下,研究了Fe离子和La离子交换Hβ用于乙酸和正丁醇合成乙酸正丁酯的催化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焙烧温度和金属改性对反应结果的影响;用TPD测定了不同催化剂的酸性;用GC-MS考察了催化剂的选择性.结果表明:550℃焙烧的Fe离子交换的Hβ和450℃焙烧的La离子交换的Hβ催化剂催化效果好;影响催化酯化性能的主要是强B酸;Fe离子交换的Hβ催化剂有很好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9.
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HDTMA)对Ca型沸石进行了改性。结果表明 ,最适合的改性温度为 3 0℃ ,改性剂HDTMA溶液质量分数为 1 .5%。又考察了 pH、改性沸石用量及振荡时间对HDTMA -沸石吸附去除水中铬酸盐效果的影响。测定了吸附等温线并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 ,pH对吸附没有显著影响 ,随着改性沸石用量的增加、振荡时间的延长 ,铬酸盐的去除率升高。改性沸石对水中铬酸根离子的等温吸附曲线呈双“S”型。吸附机理为 :一是通过离子交换而吸附 ;二是通过在沸石表面形成HDTMA -阴离子络合物沉淀而吸附  相似文献   

20.
Si-Al/MCM-41分子筛的合成及2+Pt( NH3)2+4离子交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水热法合成了孔径为5.47nm的(BET法)Si-Al/MCM-41介孔分子筛,进行离子交换引入了Pt簇,通过N2在77K的吸脱附及BET和BJH法测定了分子筛的比表面积,利用^129Xe核磁共振测量了分子筛孔的结构,并确定了Pt簇在分子筛内的存在,由于Pt簇引入,分子筛孔径明显减小,XRD测试结果显示,合成分子筛的结构并未随Pt簇的引入而改变,^129XeNMR分析结果显示Pt簇的引入使化学位移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