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提高李家壕选煤厂产品发热量,分析了原煤性质,说明原煤属低灰~中灰、低硫~中硫、特低磷、中高发热量的不黏煤和长焰煤;原生煤泥中混入较多矸石,且矸石易泥化,分选时应尽可能减少煤和矸石与水的接触时间;次生煤泥灰分极高为74.23%,矸石破碎泥化现象严重,主要集中在-0.045 mm细煤泥中。通过提高选煤厂管理水平,改造过煤溜槽,增设外来煤系统、细煤泥外排系统和矸石直接外排系统等措施对选煤厂进行改造。改造后选煤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原煤水分大幅降低,平均降低3%左右;外来优质煤的掺混使原煤仓、产品仓和过煤溜槽的黏堵情况得到改善,细煤泥快速回收;块精煤和混末煤产品的发热量明显提高,每年增加利润近3000万元。  相似文献   

2.
以石槽村煤泥为主要原料进行冷压成型制备型煤,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等方法,重点研究黏结剂掺比和配煤比对型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少量的A或D黏结剂即可使型煤具有良好的冷压强度.配煤比和D黏结剂掺比是型煤质量指标的主要影响因素,D可与煤粒固化形成高强度的型煤“骨架”,但会增加型煤灰分,降低其发热量;配入原煤可提高煤泥型煤发热量,降低灰分,但会降低型煤强度.煤泥单独进行成型时,较优的黏结剂配方为:A掺比5%或D掺比4%;配煤成型时,以配煤比为8(煤泥)∶2(原煤)、D掺比7%为宜.  相似文献   

3.
哈拉沟选煤厂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末煤入选率低,煤泥难以沉降,压滤机处理能耗高、效率低、无法满足末煤煤泥量过高的处理要求,末煤系统必须满负荷运转等问题;为此,选煤厂采取了选前配煤入洗、降低浅槽入选下限、煤泥筛前脱粉、改进浓缩机加药方式等优化措施,达到了控制末煤入选比例、减少煤泥入选率、提高煤泥水处理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针对补连塔选煤厂1~(-2)煤洗选系统粗煤泥产量大、灰分高、水分高,细煤泥产品水分高、处理效率低等问题,通过降低脱泥粒度,缩短煤泥水处理环节,改变水力旋流器分级粒度等工艺改造,达到了提高煤泥水处理效率,降低混煤产品灰分和水分,提高发热量的目的;针对精煤破碎能力不足,系统生产效率低等问题,通过分析现有厂房空间,对生产接续的影响,改造成本的大小及最终产品的销售,提出在1~(-2)煤主洗二楼新增1台破碎机的改造方案,达到了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入洗量的目的。1~(-2)煤系统通过一系列的优化改造,系统分选效率得到提高,生产成本降低,产品质量提升,经济效益明显,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王洼选煤厂压滤煤泥产品水分偏高,发热量偏低,无法掺入末煤产品销售的问题,通过对煤泥压滤系统进行部分改造,选用2台STC型超高压压滤机替代现有2台快开隔膜压滤机处理煤泥,达到降低煤泥水分,提高煤泥发热量的目的。改造后,煤泥经过破碎掺入末煤产品,作为动力煤销售,销售情况良好,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解决了煤泥滞销带来的环保问题。  相似文献   

6.
丁集选煤厂因原煤泥化严重,次生煤泥量大,导致煤泥水系统处理能力不足,经分析,去掉了螺旋分选尾矿的浓缩旋流器组,调整了尾矿高频筛的位置,使尾煤直接进入高频筛,简化了工艺流程,降低了次生煤泥量,从而减轻了压滤系统负荷。  相似文献   

7.
刘庄选煤厂为减少煤泥水系统存在的问题,提高商品煤产率,在煤矿井下采取煤与矸石分流、分装、分运措施,取得显著成效;同时提出了选煤厂应采用分级入洗的工艺改造方案,以减少矸石泥化对煤泥水系统的不良影响,减少进入分选系统的煤泥量,减轻煤泥水处理系统的负担,降低介耗和药耗,降低分选成本,保证商品煤质量稳定,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针对煤泥含量高、高灰细泥含量增加导致煤泥压滤系统处理能力不足等问题,新矿内蒙古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洗煤分公司中心选煤厂采用表面活性剂提高细质煤泥的表面疏水性,从而降低压滤机入料时间,提高煤泥压滤系统运行效率。生产实践表明,利用表面活性剂对煤泥水进行预处理,压滤机入料时间可降低25.93%,煤泥压滤系统处理能力可提高30.56 t/h。  相似文献   

9.
雁北地区某选煤厂煤泥含量过高,严重影响到该选煤厂的正常生产,虽然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但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最终该选煤厂对系统进行了脱粉技术改造,降低了进入压滤系统的细煤泥量,煤泥系统压力骤降,同时,系统带煤量达到了设计能力,彻底解决了煤泥含量高带来的生产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选煤厂精煤产率,分析了田庄选煤厂设备工艺存在的问题,通过将粗煤泥脱泥筛下水导入粗煤泥分选机,粗煤泥分选机入料桶改为角锥池,增加稳流装置、溢流槽;合理优化煤浆分配桶,及时加入调整剂,完善粗煤泥角锥池,改造粗煤泥方池入料管道;改造粗煤泥筛喷水系统,保证重介质旋流器入料均匀等分别对粗煤泥系统、浮选系统和末煤系统进行改造,并对改造后的工艺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改造后粗煤泥分选机0.5~0.25 mm入料产率提高了3.27%,小于0.25 mm入料产率降低了2.94%,粗煤泥分选机入料组成明显改善,提高了精煤产率。改造后浮选精煤灰分降低了0.43%,精煤产率和数量效率分别提高了6.01%和0.21%,浮选机浮选效率得以提升。粗煤泥筛筛分效率提高,脱泥效果改善,末煤重介质旋流器的精煤产率和数量效率分别提高了6.15%和3.61%。  相似文献   

11.
孙庄矿选煤厂浮选及煤泥水系统改造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庄矿选煤厂针对浮选及煤泥水系统存在的问题 ,分析了煤泥的性质 ,确定了新的浮选工艺 ,改浓缩浮选为直接浮选 ,采用了最新设计的旋流静态微泡浮选床代替原有的浮选机 ,并改造了洗水净化方式 ;改造后的浮选精煤灰分降低、产率提高 ,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针对华恒选煤厂选煤方式单一、煤泥回收困难等问题,通过筛分试验、标准分步释放试验和煤泥浮选试验验证煤泥浮选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煤泥中+0.5 mm产率较低,为0.18%,-0.25 mm产率为99.23%,符合煤泥浮选入料粒度要求;轻柴油和GF质量比9∶1,药剂用量为1000 g/t时,煤泥浮选效果最好,此时精煤产率为46.28%,精煤灰分为11.76%,可燃体回收率最高为73.99%,煤泥浮选可行。结合选煤厂实际情况分析了煤泥浮选的必要性,预测了增设煤泥浮选的经济效益,说明增设煤泥浮选系统在施工空间和工艺布置方面完全可行,增设煤泥浮选系统可优化选煤工艺,适应市场变化。浮选精煤可与精煤掺配销售,保持精煤水分稳定,减少因水分损失带来的亏吨现象,减少煤泥积压,缓解企业压力,增加销售收入1530.9万元/a。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某选煤厂浮选尾煤的性质,在磨机中将尾煤中的粗颗粒煤超细粉碎后,利用絮团浮选法进行分选,可得到灰分为8.58%~9.04%的精煤,产率为70.44%~73.53%;通过成本核算,发现将粗颗粒煤泥深加工后的经济效益远远高于尾煤直接出售。  相似文献   

14.
"2+2"模式重介质选煤系统煤泥两级浮选、精煤泥两段脱水、尾煤泥水两段浓缩两段回收首创工艺技术,在多座选煤厂的应用结果表明,该工艺可解决我国炼焦煤选煤厂长期存在的以浮选精煤为主的精煤泥灰分、水分偏高的难题,可实现煤泥全部厂内回收、洗水闭路循环。  相似文献   

15.
淮北选煤厂涡北分厂浮选系统存在煤泥量大、设备腐蚀和磨损严重、处理能力不足等问题,通过分析浮选柱在细粒、高灰煤泥分选方面的适用性,提出采用FCMC-4000型微泡浮选柱代替传统的机械搅拌式浮选机的方案,改造后将提高浮选精煤产率,降低电耗。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朱家峁长焰煤硫分组成、可选性及脱硫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利用现有的物理分选无法得到S_(t,d)小于1.0%的产品,选择高精度的重介质分选工艺,精煤硫分能降到1.4%;小于0.5 mm粒级煤泥采用小直径重介质旋流器分选后能得到S_(t,d)小于1.0%的产品,优于常规浮选工艺;综合分析表明,该矿产品适宜配煤造气。  相似文献   

17.
旋流微泡浮选柱在涡北选煤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涡北选煤厂煤泥粒度组成,发现煤样矸石存在泥化现象,高灰细泥含量较高,对浮选不利。进行了浮选机的单因素浮选试验、两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以及最优药剂条件下的分步释放试验,同时进行了浮选柱的煤泥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当煤泥矿浆质量浓度为45 g/L,复合药剂为1.10 kg/t时,精煤灰分为10.97%,精煤产率为72.62%,浮选完善指标最高为53.43%,浮选机煤泥浮选效果最好;浮选柱可以分选出各种质量的精煤,精煤灰分可调性大,可以适应市场变化。最后进行了浮选机和浮选柱的综合对比试验,在精煤灰分相近的情况下,浮选柱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精煤回收率和浮选完善指标,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8.
实验对比了N9858、N9836及柴油对不同煤种的浮选效果;对于难选的粗颗粒煤,N9858和N9836均显示出比柴油要优异很多的浮选性能,可燃体回收率提高16%,精煤灰分无变化。对于易选的细颗粒煤,N9858显示出更强的浮选能力,在用量为柴油的50%条件下,与柴油及N9836相比,可燃体回收率分别提高了5.90%和4.04%,精煤灰分无明显变化。N9858及N9836的实际浮选效果比柴油更加贴近理论的分步释放曲线。  相似文献   

19.
浮选乳化调浆技术在田庄选煤厂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庄选煤厂针对浮选量大而浮选药剂耗量高的问题,采用了浮选乳化调浆技术,在不加乳化剂的条件下直接用清水乳化浮选药剂,将乳液就近给入矿浆,即不储存、不缓冲、在线乳化,使得浮选药剂耗量降低20%,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超声波预处理时间对煤泥浮选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太西煤样的粒度、密度组成情况,采用超声波对煤泥进行不同时间的预处理后,再做浮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预处理一定时间后,煤泥浮选效果明显改善,继续延长时间,改善效果不太明显;试验分选出了灰分低于1%的超纯煤,最高精煤产率达27.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