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门窗》2014,(8)
我国建筑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很多理论对现代建筑设计都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本文从我国传统建筑环境的自然观入手,提出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建筑环境的启示作用,包括人类应该尊重自然、"风水"理论的启示和人与自然和谐的启示等方面,以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文化进程中积累了许多人居环境的经验。从原始初民的“巢居”、“穴居”到现代社会人居环境,讲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都表现人类有目的选择适宜的人居环境。居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场所,人居环境离不开建筑风水理论的指导。风水是中国传统的环境文化思想,它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认为人类应该尊重环境,其主张“天地人合一”的原则,至今仍然是建设人居环境的指导理论。  相似文献   

3.
包丞 《中州建设》2009,(4):42-45
说到房地产,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楼盘的位置和环境的好坏,而位置的选择和居住环境的好坏就离不开建筑易学.也就是传统的建筑风水学。中国的“风水”究竟是文化?是科学?是技术?还是迷信?着实让现代人十分困惑。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答案已渐渐显露出来。  相似文献   

4.
浅论建筑风水文化的内涵与实用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筑风水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建筑选址、布局、建造中注重环境整体性、因地制宜、依山傍水、观形察势、重视地质检验、水质分析、坐北朝南、适中居中、顺乘生气、改造风水等方面的丰富科学内涵,把生态学、美学、心理学、哲学、地理学等融入建筑中,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突出了人类应该尊重环境的思想。建筑风水文化中的科学理论和超前的环境意识,对现代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5.
建筑是人与自然直接对话的语言之一,所以建筑之于我,是神圣乃至神秘的。“天人合一”是东方文化特色的集中体现,也是我对建筑的认知模式——重综合、重整体。建筑应当追求宏观整体、自然和谐,建筑创作应当基于与自然高度协同的文化精神——热爱自然,尊重自然,把建筑镶嵌在自然中,同时放置在整体大环境(包括物质和精神环境)中进行观照、考量,使建筑与环境融合渗透、和谐共生。历史与现代、建筑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的,建筑景观。城市景观以至大地景观更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具体而言,建筑创作既讲分析、更重综合,追求自然和谐;既讲个体、更重整体,追求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风水学一直贯穿于古今建筑领域,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思想和灵魂。特别是风水学所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更是其主要的精神内涵。风水学中关于选址、朝向、布局及环境对建筑总体影响等很多方法,一直应用至今,并绝大部分被科学认证。所以,传统风水学与现代建筑学的有机结合,是中国传统文化服务大众、造福于人类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7.
风水的有机自然观对新的建筑和城市规划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水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内容.风水思想的可贵之处是把人看成自然的一部分.认为人与自然同处于一个有机整体,人类居住的建筑空间应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这种大地有机自然观,既是风水思想的核心.也是东方传统哲学的精华.工业化程度较高的西方社会,在遭受了工业革命所造成的环境灾难后,“重新发现”了中国风水关于整体有机自然观的价值,并将这一思想逐步纳入近现代建筑学和城市设计思想体系.传统的风水思想得到科学发挥.  相似文献   

8.
徐倩 《华中建筑》2007,25(6):I0005-I0005
“华安土楼申报世界遗产当仁不让”、“二宜楼的风水、环境非常典型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底蕴”、“福建土楼文化以二宜楼为代表,有着其独一无二的特色”、“华安土楼从整体到局部、从建筑到其他专业均体现了以人为本.高度的和谐……”.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建筑风水,建筑风水讲究山环水抱、藏风聚气.建筑风水是古人"天地人合一"思想在古代建筑中的完美体现,祛除江湖风水师或术士夸大含有许多迷信成分,其实质体现了现代建筑的生态建筑的一些思想.  相似文献   

10.
阳宅,是风水学中对于某些建筑的一种称谓,有别于阴宅,是指活着的人所居住、使用的房屋。有关阳宅的建筑形式与风水好坏的学说被称为“阳宅风水学”。 近两年来,风水之说日盛,特别是在我国南部的省份及东南亚地区。尤其在文化水平较低、生活走向富裕的乡镇农村,风水学说被加入了很多迷信的条条框框,如认为自家的  相似文献   

11.
风水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内容。风水思想的可贵之处是把人看成自然的一部分,认为人与自然同处于一个有机整体,人类居住的建筑空间应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这种大地有机自然观,既是风水思想的核心,也是东方传统哲学的精华。工业化程度较高的西方社会,在遭受了工业革命所造成的环境灾难后,“重新发现”了中国风水关于整体有机自然观的价值,并将这一思想逐步纳入近现代建筑学和城市设计思想体系。传统的风水思想得到科学发挥。  相似文献   

12.
张雷 《江苏建材》2006,(2):69-72
属于中国传统文化领域的古代风水学,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既含有科学的成分,又含有迷信的成分。对中国社会的思想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尽快地促进风水学的现代化,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风水理论,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关注居住与自然及环境的整体关系,丰富健康住宅的生态、文化和心理内涵。适应当代城市建设、开发及建筑业的高速发展,研究面临的新问题,敢于创新,将传统风水学中的精华有机地融入运用到当代建筑学之中。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中国建筑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及其现状。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思想根源,虚实关系是其特点之一,风水理论是科学与迷信的混合物,仿古建筑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现象.中国建筑师应当具有世界公民意识和自觉主动的创新意识,创造出中国建筑事业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风水理论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风水学的建筑价值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黄帝陵.“天人合一”的环境观,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恰恰与西方的现代生态建筑理念不谋而合,又由于风水环境观的实用价值和哲学意义,再度唤起了近代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和环境规划等相关领域对它的祟拜和信赖.通过对风水理论的再发现,从风水理论的哲学思想、审美价值、建筑环境、生态观念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它对当今世界建筑学、城市规划以及人居建设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翟振威 《山西建筑》2006,32(6):21-22
风水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部分,它把生态学、美学、心理学、哲学、地理学等融入建筑中,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突出了人类应该尊重环境的思想。风水建筑中的科学理论和超前的环境意识,对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风水”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指住宅基地、坟地等的地理形势.如地脉、山水的方向等。“风水理论在中国伴随文明史产生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1949年解放后在我国内地因片面地被认为不具有“革命性”、“科学性”而被禁止.少数农村地区的”风水先生“也基本限于民间私下活动。新出版的《辞海》中“风水”一词就直接解释为“一种迷信”。如何看待传统的建筑风水理论,笔者结合香港中银大厦的设计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建筑文化的易理阐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周易>>的文化思想阐解,来发现它对我们建筑历史的影响,从中发现“数”的概念和程式是如何在建筑中运用的,和易图对建筑文化环境的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18.
包瑾 《上海住宅》2005,(9):63-63
绿色生态住宅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望。怎样尽可能减轻建筑对地球资源与环境的负荷与影响,以科技文化引领和营造自然、舒适、健康、安全的人居环境.以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是人们共同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19.
风水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组成部分,风水思想在传统建筑中有着重要地位,风水思想反映了中国古人的文化理念。对风水思想进行研究,从中吸取精华将对我国建筑活动起到促进作用。本文将对风水思想进行简要叙述,并从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中发现风水思想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风水(又称“堪舆”)作为中国传统建筑环境观在历史上一直受到尊崇或斥责,褒贬不一;作为东方古老的民俗建筑文化的神秘学说,不要苛求它百分之百的正确,而应批判的吸取其合理部分,为我所用。作为民族传统的建筑选址与环境审美模式已构成了多种。理图像为人们所崇拜,它又是民俗建筑文化与建筑环境审美心理共鸣仪式的整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