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丽  利纳 《烹调知识》2003,(1):15-15
西施舌 西施故里有一种点心被称为“西施舌”。糕点师用吊浆技法,先用糯米粉制成水磨粉,然后再以糯米粉包入枣泥、核桃肉、桂花、青梅等十几种果料拌成的馅心,放在舌形模具中压制成型,汤煮或油煎均  相似文献   

2.
范凡 《烹调知识》1999,(3):32-34
  相似文献   

3.
曹夫 《烹调知识》2003,(1):14-15
近年来,在流行时尚领域里,亚洲国家纷纷掀起了一股“韩流”。时尚的韩国青年,头顶或金黄、或火红的头发,踏着摇滚的鼓点儿,其时尚与热烈滋味在亚洲吹起。临近冬日,“寒冷”滋味也让北京人想起了热腾腾的邻邦美食——韩国料理,而其中的烤肉、狗肉汤、石锅饭等等在冬日中尽现出团团热浪。就是这一股热势头,让“韩流”扩张到了美食领域。 韩国料理,对于北京人似乎并不陌生,如各类朝鲜小菜早  相似文献   

4.
明净 《美食》2013,(10):76-77
用油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现代富贵病的发生。除了吃油要控制最以外,选择什么样的油,与健康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在文化的语境中解读"食"的涵义,就像在历史的氛围里品味诗词歌赋一样,都有其不同的感悟。"食"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它表达了在历史的延续中所形成的某种文化,它代表的是人们对生活礼仪和人生情趣的表述,具体来讲便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阐释。中国传统文化崇尚自然和平淡。对于"味"而言,最高、最美的境界便是"无味",即"平淡"。故古人称"无味之味,乃为至味。"苏东坡在评诗时便用"味"来对比诗的好坏。诗词"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可见,"平淡"是诗词乃至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对"食"而言,大荤大腥大油大腻的东西是毫…  相似文献   

6.
梁晓玲 《饮食科学》2009,(11):26-26
今天是姐姐33岁的生日,全家人聚在一起吃饺子的时候.父亲讲起了姐姐小时候的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7.
《上海调味品》2012,(9):16-43
蒸菜的好处大家都知道:原汁原味、营养丰富。无论春夏秋冬,它都是用这个好处在与其他烹饪方式抗衡。而在夏秋交际,它还能帮你把秋暑“蒸走”。 你看,现在这时日里,暑气渐减,而凉气渐生。秋暑,就是我们熟知的“秋老虎”,它发起威来,一如盛夏。不仅让你身体难受,而且不想做饭烧菜,于是“蒸”就正当其时。  相似文献   

8.
家亮兄常给我一个出其不意,按小朋友们的说法是“惊艳”。那是壬辰年春节前的一天,下午他的朋友开车到我家弄堂口,接我上车,绝尘而去,从中环上去,到外环下来,没开多远,睁眼一看,已到了都市路。哎呀,已经到了莘庄了,真是吓一跳。更吓人的是,车在一家名叫“虾满堂”的餐厅门口停下。“吃什么?”尽管家亮已为我打开车门,潇洒地一挥手:“请!”我还是迟迟不敢下车。  相似文献   

9.
“红箱子,绿箱子,有人喜,有人怕。”这是小时候猜的谜语,谜底是辣椒。一般讲,江浙一带人士是惧辣的。上海话一句“请你吃辣火酱”,就是教训一顿的意思;还有,“你这个人讲话怎么辣乎乎的”就是讲话毫不留情的意思。  相似文献   

10.
声音     
《中国烹饪》2014,(9):137-137
美食节目,说起来是最低级的节目。生存所必需的东西拿到电视上去做,是最差劲的了,这和性不是一样吗?——北野武 日本著名电影导演  相似文献   

11.
在我们中国人的观念里,再没有别的什么节日比春节更令人重视、神往和兴奋的了。  相似文献   

12.
声音     
《中国烹饪》2014,(12):137-137
人活着有几个境界,第一个境界就是修吃饭睡觉,无论出了多大状况都照吃照喝照睡,非常不容易。  相似文献   

13.
《中外食品工业》2010,(7):16-16
明星人物:Cicipeng 上榜理由:旅居国外多年,把中餐做得更地道,西点也日渐精湛  相似文献   

14.
波兰元年     
欧洲杯的成功举办,让全世界的目光都投向了这片土地。有人为了追随肖邦来到这里,也有人来这里一睹美景,今后更少不了来这里大快朵颐的。  相似文献   

15.
秋实 《中国食品》2009,(13):48-49
冷火锅兴起于四川宜宾.成名于成都。因其“食热锅冷”颠覆传统火锅的认知而博得都市食客的喜爱。  相似文献   

16.
拥有好身材是女人不懈的追求。看到模特、明星们骄人的身材,再看看镜中的自己,你会下定决心——我要减肥啦!可是,为什么胃口总是那么的好.总有吃不够的美食!饥饿感总时不时袭来.刚吃完一会儿.就又琢磨着吃点什么!这真是愁坏了不少爱美的女孩子们。不过现在不用担心了,因为营养专家又为我们出招啦,让你在不必饿肚子的情况下.也可以轻松减肥.再次让好身材成为你的骄傲。  相似文献   

17.
小林子 《饮食科学》2001,(10):58-59
5000年来。中国人在饮食文化层面的展现一直居世界之首。翘然特出。2001年8月23日,中国名厨、国家特一级大师、沈阳新世界大酒店副总经理刘敬贤率团一行17人.前往祖国宝岛台湾,隔海搬去“鹿鸣宴”。在为期4天的“台北中华美食展”中,力拔头筹,博得众彩,受到海内外同胞好评,成为本届美食展的重头戏。“鹿鸣宴”艺惊四座,辽菜喜登美食榜,荣获“厨艺超群”奖!  相似文献   

18.
肉夹馍     
魏博 《中国食品》2003,(11):8-68
肉夹馍为古城西安的一味著名小吃。古都西安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名优小吃更是琳琅满目,数不胜数,如浆水面、泡油糕、石子馍、粉蒸羊肉、甑糕、锅盔……丰富多彩的小吃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而主副食相结合的腊汁肉夹馍更是独放异彩。  相似文献   

19.
朱泽山 《烹调知识》2006,(12):32-33
西藏的传统民族饮食是藏餐,最具有代表性的烧羊、牛肉、糌粑、酥油茶和青稞酒。藏餐的传统民族口味讲究清淡、平和。许多美食菜肴除了盐巴和葱、蒜,不放任何辛辣的调料,体现了我国藏族饮食文化返璞归真的时代潮流。糌粑糌粑是藏族的主食。藏族人一日三餐都有糌粑。糌粑名字听起来新鲜,实际上就是青稞炒面。它是青稞麦炒熟、磨细,不过筛的炒面,与我国北方的炒面有点相似,但北方的炒面是先磨后炒,而西藏的糌粑却是先炒后磨,不除皮。糌粑的制作方法是用精制的青稞炒面粉,加酥油,以茶汁混合,揉成面团食用(是城里人的吃法)。但比较困难的地方只用…  相似文献   

20.
许仙楼,单听名字,就让我不得不想起了那段烟雨朦胧、断桥情定的情景,一瞬已是跨越千年,温婉凄美;而站在湖水边仰望的许仙雕像,更让人觉得一种爱在此处,情在心间的相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