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堆浸雾化布液与滴淋布液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液是堆浸浸出工艺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我国目前采用堰塘灌溉式、喷淋器、滴淋式等3种布液方式,但都存在一定缺陷。为此,研究开发了全新的雾化布液技术及相应的雾化器,并用铀矿石模拟矿堆,对雾化布液与布液效果相对较好的滴淋布液进行了实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雾化布液均匀性好,浸出液平均铀浓度比滴淋布液高4.1%,65 d时浸卅率比滴淋布液高3.4个百分点。雾化布液因其可提高浸出液金属浓度、缩短浸出时间、降低生产成本而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曾莹莹  雷泽勇  陈海辉 《铀矿冶》2007,26(3):153-156
采用雾化布液新工艺,进行了某铀矿石的小型室内柱浸试验,并对雾化、喷淋、滴淋3种布液方式作了对比。结果表明,雾化布液的均匀性好,矿堆无板结现象,矿石浸出性能较好,浸出周期缩短,液固比小,适宜于某铀矿石的处理。  相似文献   

3.
微灌技术在原地爆破浸出钻孔布液中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解决原地爆破浸出钻孔布液中存在的溶液分配不均匀问题, 引用了微灌技术。在国内现有注液器的基础上, 引伸研制出适合原地爆破浸出钻孔布液工艺特点的注液器--- 多孔出流布液管, 并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布液管网阻力与流量分配的计算方法。多孔出流布液管在工业试验中布液均匀度达到89.72%, 浸出效果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为揭示堆浸浸出盲端内溶液渗流规律,基于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建立均匀式布液的浸出盲端物理模型,开展不同喷淋强度和流入角度条件下的细观结构渗流试验。通过PIV技术获取溶液内示踪粒子的瞬时位移图像,结合互相关算法得到盲端内流速矢量分布图和涡量分布图。结果表明:盲端内溶液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溶液在盲区外部快速流动,内部进行有漩流动;盲区内流场参数与喷淋强度、溶液流入角度均呈正相关关系,喷淋强度由20 L/h增加至40 L/h时,盲区内流速极值增幅达250%,涡量增加了216.4%;溶液流入角度由45°增加至90°时,盲区内流速极值的增幅为75%,最大涡量的增幅为108.4%。  相似文献   

5.
刘坚  董世华 《矿冶》2003,12(4):1-3
采场液流系统的研究是就地浸出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介绍了寿王坟铜矿空区存窿矿石液流系统模拟试验方法与内容,从36组实验取得的大量数据中得出布液强度与底部收液率、侧向渗漏量、渗流速度及扩散半径的关系。建议在工业试验中宜采用滴灌喷淋布液方式,布液制度采用40min/h,布液强度8~10L/(m2·h),布液孔距1 2~2 0m。模拟实验结果为工业化浸出生产提供了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6.
李寻  杨泽平 《中国矿业》2007,16(5):101-102,106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铜矿在一定喷淋强度下溶浸时,水分运移的基本规律。实验研究表明,矿柱的喷淋过程是一个矿物颗粒吸湿,颗粒之间的孔隙则是一个逐渐由非饱和转化为饱和的过程。只要适当地控制好喷淋强度,就能使矿柱或矿堆保持长时间的非饱和状态,有利于有用元素的浸出。  相似文献   

7.
赣州铀矿草桃背分矿细菌堆浸工业试验   总被引:9,自引:8,他引:9  
介绍了草桃背分矿细菌堆浸工业试验结果,并对筑堆、喷淋布液系统的安装、生物氧化槽运行管理作了概述。通过85d淋浸试验,回收铀6859kg,液计浸出率92.95%,渣计浸出率91.88%,酸耗2.1%,总液固体积质量比2.9m^2/t。和常规堆浸比较,浸出周期缩短约75d,酸耗节省0.35%,铀浸出率提高2%。试验结果为该铀矿提供了最佳可行的技改方案。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15PLK型喷淋器时遇到ABS塑料的粘接问题的探讨,找到了较好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用试验来验证了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可行性,得到了处理类似问题的宝贵经验,同时,由于上述粘接问题的解决,从而保证了15PLK型喷淋器的研究成功。  相似文献   

9.
布液是堆浸浸出工艺中一个重要环节之一。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布液方法——雾化布液。用铀矿石模拟矿堆,通过堆浸雾化布液条件实验,得出使用该布液法能得到较高的浸出液铀平均浓度及较高的浸出率,能缩短浸出时间,提高经济效益,从而验证了雾化布液的优越性。为堆浸矿山采用雾化布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原地爆破浸出工艺的布液方法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小波  李广悦  谭臻  谢国森 《铀矿冶》2003,22(3):113-116
布液浸出技术是原地爆破浸出工艺的关键技术之一。布液方法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溶液分配的均匀性,从而影响浸出效果。从矿堆浸润率与矿体(矿堆)产状的关系人手,结合原地爆破浸出实践,对原地爆破浸出工艺的布液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某泥质氧化金矿制粒堆浸工业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室内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在生产现场对贵州某泥质氧化金矿石进行了小堆(365t)、大堆(1015t)规模的制粒堆浸工业试验,确定了烘干、破碎、造粒、喷淋的相关设备设施以及流程中的主要参数。矿堆渗透性完全满足了浸出的要求,浸出率达90%以上,渣品位低于0.2g/t。该工艺简单,运行成本低,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低品位高氧化铜矿石堆浸工艺技术改造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汝裕  唐飞  曾庆田 《采矿技术》2010,10(4):27-28,52
结合堆浸铜矿石品位低、含泥量大的性质和特点,通过改进矿石堆放结构、喷淋浓度、料液渗出线路,达到了缩短浸出周期,提高料液铜品位的目的,满足了生产持续发展的需要,也为同类小型矿山的生产、经营提供了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采用饥饿给药法降低氰化钠用量及强喷淋工艺缩短泥质金矿石浸出周期的浸出试验。结果表明 :与常规工艺相比 ,氰化钠用量由 2 19g/ t降至 80 g/ t左右 ,浸出周期由 35 d缩短至18d  相似文献   

14.
寿王坟铜矿空区存窿矿石就地细菌浸出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项试验研究涉及矿石溶浸化学、微生物学、浸出动力学、布液参数优化、集液工程设计、井下防渗注浆、浸出液湿法提铜、矿山环境监测及全流程成本控制等多个方面。通过所开展的工业试验 ,实现了就地生物浸出技术工业化应用的重大突破 ,形成了“就地喷淋 ,细菌浸出 ,耙道收液 ,湿法提铜”成套地下生物浸出提铜技术 ,取得了先进的技术经济指标 ,电铜成本比常规采选冶方法降低近一半  相似文献   

15.
王玮  汪九初  何夏雨  陈胜进  吴志勇 《矿冶》2021,30(2):106-110
分析了"中性浸出—高温高酸浸出—低污染沉矾"湿法炼锌工艺中氟和铝累积的原因及危害,介绍了喷淋沉铁工艺的原理和特点,通过小型试验考察了喷淋沉铁的试验效果,通过工业应用实践对喷淋沉铁协同除氟铝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预中和工序增设喷淋沉铁环节,控制中性浸出液Al3+含量在3000~3500 mg/L,Al3+与F-的质量比...  相似文献   

16.
应用溶浸法回收老采区残留铀金属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荪基 《铀矿冶》1993,12(1):63-66
本文简述在七一一矿特有的矿床地质条件和井下环境下,利用化学和细菌浸出原理,用喷淋和泡浸办法,就地回收老采区遗留的残矿、表外矿和充填料中的铀金属。  相似文献   

17.
以煤和活性炭组合为催化剂,通过柱浸试验,研究了喷淋强度对永平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酸法浸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催化条件下喷淋强度对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酸法柱浸有很大的影响,其中39.5L/m2.h的喷淋强度最有利于铜的浸出,在浸出41d后,铜的浸出率可达35.48%。在催化条件下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酸法柱浸过程中,控制浸出液的Eh值小于650mv更有利于铜的浸出。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井下采空区筑堆浸出试验研究的主要成果,该研究是为了解决某铀矿原采用的留矿淋浸法所存在的矿石块度难以控制、浸出效果差的问题而开展的有针对性的试验研究。根据某铀矿井下高柱浸出条件试验成果,确定采空区筑堆浸出试验矿样粒度为-18mm。采空区筑堆方式采用多点分次进料自然筑堆方式,确保筑堆粒度均匀,矿堆面平整。布液采用矿堆上部微灌喷淋+上盘布液孔局部滴淋的综合方式,减少了矿堆淋浸死角。试验采场矿堆高度18m,筑堆品位0.027 6%,经过184d的布液淋浸,液计浸出率达到95.00%,渣计浸出率达到88.77%,取得了较好的浸出效果。该技术可应用于该铀矿床实现井下采场堆浸,并可推广应用于其他赣南花岗岩型低品位铀矿床的矿床开发生产中。  相似文献   

19.
以煤和活性炭组合为催化剂,通过柱浸试验,研究了喷淋强度对永平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酸法浸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催化条件下喷淋强度对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酸法柱浸有很大的影响,其中39.5L/m2.h的喷淋强度最有利于铜的浸出,在浸出41d后,铜的浸出率可达35.48%。在催化条件下低品位原生硫化铜矿酸法柱浸过程中,控制浸出液的Eh值小于650mv更有利于铜的浸出。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原地浸出开采时的布液均匀性,改善浸出效果,研制出了新的钻具,解决了在松散矿堆中进行布液钻孔施工的难题,采用多孔出流布液管进行钻孔布液,提高了矿堆布液的均匀性,使矿堆浸出性能得到改善,解决了困扰某矿多年的原地破碎浸出采场钻孔布液浸出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