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文中对电力需求侧管理和需求响应的概念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对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发展进行回顾,并结合智能电网的建设,从电力需求响应的视角,指出了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参考发展方向,电力负荷管理主站应能掌握用户响应能力数据,负控终端应具有精细化用电控制能力.通过电力负荷管理系统,为需求响应的实施作准备.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电力需求侧管理和需求响应的概念,以及我国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及需求响应的现状,分析了电力需求侧管理与需求响应的实现方式以及两者对电力供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周昭茂 《供用电》2014,(3):17-20
正电力需求侧管理通常指政府通过发布政令、各种奖励措施和多种电价政策对电力用户的用电进行科学用电管理。需求响应是对应于电力需求侧管理要求,电力用户做出的必要的、必需的、对自身亦有利的响应。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和需求响应工作必须有技术手段才可得到保证,世界各国都把电力负荷管理工作设在各地的电力公司,由电力公司根据政府指令和电网运行情况统一进行操作管理。西欧国家和美国部分州采用广播式音频电力负荷控制系统(单向)控制可中断负荷和分时电能表,进行电力需求侧管理。但对电力用户使用电能的实时信息因无技术手段无法  相似文献   

4.
我国开展电力负荷监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历经了探索、试点、推广、转移等各阶段20余年的发展。近几年来,随着电力供需矛盾的缓解,电力买方市场的形成,负荷管理系统的作用也逐步转向了建立正常供电秩序、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电力营销管理等方面。现根据当前电力市场的需求和实际情况,浅谈几点负荷管理系统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电力需求侧管理是通过政策措施引导用户高峰时少用电,低谷时多用电,移峰填谷,提高终端用电效率和优化用电方式,实现低成本电力服务的用电管理活动。在完成同样用电功能的同时减少电量消耗和电力需求,达到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其主要内容是对终端用户进行负荷管理,提高终端能源使用效率及实现综合资源规划等。20世纪70年代爆发第一次世界能源危机,电力需求侧管理(Power Demand Side Management,DSM)于1978年在美国诞生以来,需求侧节约的电力被视为供应方的可替代资源,需求侧管理得到了广泛应用,提高了电能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建筑能源管理现状以及电力需求侧管理技术发展的分析,提出一种基于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建筑智能能源管理系统,系统通过对能耗的实时监测、统计分析和优化管理,实现需求侧负荷曲线优化和节能管理。以上海某科技园内两幢建筑为例,介绍了基于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建筑智能能源管理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说明系统在建筑节能、需求侧管理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电力需求侧管理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起步的,从当时的计划用电、节约用电到负荷管理制定了一整套较完善的措施,为深入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到"十五"中期,电力供需矛盾突出,电力需求侧管理作为缓解电力供应紧张的有效手段又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进入"十一五"以来,随着电力供需矛盾的逐步缓解,河北省在总结经验的同时,着重在构建电力需求侧管理长效机制、促进节能减排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深入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引入了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概念,经过10多年的不懈努力,各级政府为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创造了有利的基本环境。河北省是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开展最早的省份之一,自2001年全面启动这项工作,基本建立了一套组织机构、政策激励、实施措施、发展规划等系统的能效体系,并不断面对和解决新的问题,取得了不菲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指导我国当前落实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有着较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电力需求侧能效管理与需求响应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引导需求侧优化用能管理水平、参与电网高峰负荷削减,实现能源利用效率的整体提升,简述了电力需求侧能效管理与需求响应系统建设的背景、意义;概述了系统在监测用户能源消耗数据、控制用户关键用能系统或设备的运行状态、响应电网侧需求响应事件方面功能;提出了系统的层次结构并描述了各层之间的关系;详细设计了系统的物理架构、功能架构,并分析了系统关键技术。本设计方案已应用于国家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国家电网公司电能服务管理平台的研发建设,为国家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未来,将对为能效管理与需求响应业务在国内的推广实施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首都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北京地区电力供需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突出表现为年最大负荷由冬季转变为夏季,2000年最高负荷已达到672.8万kw,同比增长11%,最大峰谷差已近290万kW,2001年夏季呈继续扩展趋势;用电结构的变化表现为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比重不断上升,而负荷率较高的工业用电比重不断下降,造成峰谷差急剧增大。因此,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把负荷曲线控制到合理范围,是电力工业走向市场的必然。 几年来,北京地区在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方面,有以下足迹可…  相似文献   

11.
朱成章 《供用电》2005,22(5):7-8
1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双重任务电力需求侧管理(DSM)有双重任务。一项任务是建立DSM的长效机制,即DSM措施中长期改变负荷特性和节约电力的行为和机制,如采用节能灯、节能家用电器代替白炽灯和耗能量大的家用电器等;采用蓄冰空调替代传统的电力空调器等。另一项任务是建立DSM的短期负荷响应行为和市场机制,即建立需求响应。需求响应的实施机制就是电力需求侧竞价(DSB,Demand Side Bidding),使用户能够通过自己的用电方式主动参与市场竞争,获得相应的经济利益,而不是单纯的价格接受者。鼓励用户积极改变用电方式,提高用电效率,科学实施DS…  相似文献   

12.
电力行业是技术和装备密集型产业,其特有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决定了其信息化发展的模式。我国电力信息化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最初主要用于电力系统的计算及发电厂和变电站的自动监测、监控等方面。20世纪80年代中期,信息技术开始进入电力系统的各应用领域,涉及电网调度自动化、电力负荷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仿真系统、电厂管理信息系统、用电管理等多方面。20世纪末,电力信息技术进一步向综合应用方向发展,由控制层、操作层、管理层向决策层延伸,信息技术在电力应用系统的应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广东电力》2005,18(7):47
由国家电网公司电力需求侧管理指导中心主持编审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实用技术》一书,已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一部科技实用类专著,吸收了近年来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多项试点研究和工程示范,注重效益分析,突出成果验证。分二部分内容:电力需求侧管理基础知识、电力需求侧管理节能技术和电力负荷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企业参与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积极性,上海市电力公司利用负荷控制终端的存储数据向用户推出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软件,帮助企业进行用电管理。从多个方面对系统作了详细的介绍,内容包括系统的设计构想、硬件系统结构、系统的技术亮点和实现方式,最后介绍了系统的实际使用效果及用户反馈意见。  相似文献   

15.
需求响应是需求侧管理在电力市场中的最新发展.对提高电力市场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国外电力需求侧响应的发展经验,为辽宁电力需求响应的实施提供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需求响应参与系统调峰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8,他引:1  
由于我国电力供需矛盾和系统负荷峰谷差逐渐加大,需求响应措施在需求侧管理中得到广泛地应用。通过采用价格和激励措施,电力部门引导用户改善用电负荷,达到调峰的效果。以需求响应调峰可行性、优化模型以及评估方法为立足点,对需求响应参与系统调峰研究进行综述。首先,分析了用户的调峰特性。接着讨论了电价制定方法以及电价参与调峰的优化模型建立。然后概述了激励和电价联合参与调峰及需求侧资源参与系统长期调峰,并介绍了需求响应调峰效果的评估方法。最后,结合需求侧管理和智能电网的发展要求,对需求响应参与系统调峰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7.
智能电网元件引入配电网和市场系统,对电网需求侧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智能电网国家实验室LAB+i已经拥有必要的基础设施进行智能电网的案例研究,其中包括电力需求侧管理。介绍了哥伦比亚国立大学的应用案例,在LAB+i平台实施基于3种需求响应技术的自动化管理系统,能够为校区每个建筑找到最佳负荷曲线。  相似文献   

18.
中国智能电网的发展面临峰谷差持续拉大、空调负荷不断攀升、新能源接入等新挑战,而电力需求响应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中国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正在稳步推进,为电力需求响应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在此背景下,文中分析了不同市场环境下电力需求响应的开展情况,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面向电力需求侧主动响应的商业模式。通过分析需求响应与电力市场的关系,设计了与中国电力市场改革相互协同的包含需求响应的市场框架:在第1阶段建立与电量市场相对独立、包含需求响应的辅助服务市场;在第2阶段建立与电力市场相结合、包含需求响应的辅助服务市场。此外,分别介绍了2个阶段中需求响应的产品类型、出清方式和考核方式。面向电力需求侧主动响应的商业模式和市场框架要随中国电力市场的发展而不断完善,需求响应将在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性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电力需求侧管理与电力负荷错峰管理的综合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洁鸥 《广东电力》2008,21(5):75-77
介绍了广东电网公司广州白云供电局在城市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和电力负荷错峰管理的情况。在管理手段方面,通过制定加强用电侧管理方案有效地缓解了电力供需矛盾,通过实行峰谷分时电价来激励用户自觉错峰;在技术上,建设了大客户负荷管理系统,提高了对大客户的负荷监控能力;在拓展电力市场方面,对客户进行消费引导起到了显著的成效。2007年,广州白云供电局辖区内的最高电力负荷达1.24GW,全年供电量达6.0TW h,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电力市场营销体制的要求,电力负荷管理系统衍生出许多新功能,并发展成为地区电力需求侧监控服务与管理系统。该系统全面采集客户用电信息和运行状况,为计量监测、营业抄收、高压用电检查、线损管理等工作提供丰富的电网和用电参数。为电力生产和市场营销提供强大的数据服务支持,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电力行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