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SDR为英文Software—defined radio的简写,直译为“软件定义无线电”。“软件定义无线电”作为专业词汇虽然在公众场合较少露面,但基于SDR技术和架构的无线电产品在军用和商用无线电领域早已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2.
3.
4.
文章在简要介绍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应用需求的基础上,对软件定义无线电终端的体系结构、支持网络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6.
7.
适用于软件无线电的下载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软件无线电设备具有很大灵活性,它的功能主要由软件进行定义和配置,因而修改其软件就能对设备功能进行升级甚至重新定义。在无线网络环境中,无线电软件下载能够动态士也要新设备软件,然而它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本文对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包括无线电软件下载的定义、范畴、分类方法以及具体的下载步骤;同时,也详细地论述了重配置管理以及安全性下载两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8.
作为当今无线通信领域的新技术--软件无线电SDR(Software-Defined Radio)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正引起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介绍了软件无线电的概念、发展与现状,分析了软件无线电的关键技术及对策,并对当前软件无线电应用所面临的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软件无线电(SDR)作为当今无线通信领域的新技术,正在起起内外越求越多的关注,在通信领域是继模拟技术到数字技术、固定通信到移动通信之后的新的无线电通信体制。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兼容各种不同制式类型的设备已经日益显露出其需求性,与传统的无线电系统相比,软件无线电系统具有结构通用、功能软件化、互操作性妤等一系列优点。 相似文献
10.
软件定义无线电(Software-defined radio,简称SDR)向人们展现出了一些无线技术的未来,但它只是一项还处在进行中的工作。与任何一项技术一样,它也是随着各个组成部件和实践的不断改进,沿着一条逐渐进化的道路演变至今的。因为芯片的发展遵循着摩尔定律,而且伴随着更优秀的软件的出现,这项技术也在更广泛的领域中得到应用。软件定义无线电是一个活动靶标。目前它的当前“现状”相对还不那么起眼,不过它在业界的定义和地位都会不断发展。手机基站(basestation)和军用无线电设备只不过是一场软件定义无线电运动的精彩序幕,而这场运动的发展趋势将顺应需求与时机的确定,并取决于电子技术和软件技术所能达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2009年5月14日,国内著名的展会企业北京讯息展技术有限公司(infoEX)与软件无线电(SDR)论坛(下简称SDR)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正式宣布已于SDR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我国无线通信软件技术发展。SDR论坛董事会成员兼委员会主席曼努埃尔先生、infoEX董事长孙嘉德、总经理张伟及国内业界著名厂商及新闻界代表出席了发布会。 相似文献
12.
无线网络技术自诞生之日起,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为人们的工作及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改变,逐渐组建起一张覆盖全球的通信网络体系.近年来,受到无线网络技术和嵌入式技术之间深度结合的影响,诸如可计算RFID等新兴技术得以发展创新.同时,这些新技术的诞生对于通信系统安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尤以软件定义网络最为引人关注.为此,基于软... 相似文献
13.
14.
15.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9)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我国现代化信息技术水平逐渐提高,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以及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兴起以及混合能源等相关基础设施逐渐形成,并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促进各个领域快速发展。能源互联网的本质主要以开放的形式为基础,进行互联网能量互换、分享,并将互联网中的真正含义体现出来。基于此,本文对软件定义的能源互联网信息通信技术进行了简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依靠着其集中控制、可编程性和数控分离等优点,能够有效解决无人机网络(Flying Ad Hoc Network,FANET)面临的任务拓扑高度变化、网络链路连接不稳定、网络安全防护脆弱以及应用程序的异构性等问题,极大地提升FANET的灵活性和可靠性。针对SDN架构与FANET的结合问题,描述了SDN的体系架构,并以SDN控制器部署方式为关注点分类别概括了近几年软件定义无人机网络(Software-defined Flying Ad Hoc Network,SD-FANET)的研究进展,重点阐述了结合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的SD-FANET研究现状,最后指出了SD-FANET的应用场景和一些具体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软件定义网络(SDN)支持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的分离,从而可以实现对网络全局视角的可编程性。很多前人的研究表明,使用SDN的原则重新创建的传统应用程序可以支持更细的粒度和更多的自定义配制。在本文中,我们基于对 SDN的见解,通过采用增强传统的会话启动协议(SIP)操作和服务质量(QoS)方法,设计了能够进行网络感知的IP电话(VoIP)框架。这项设计的贡献有两个:首先,设计了一个SIP控制应用程序,它带有一个SDN控制器,提供VoIP呼叫注册和呼叫路由功能,从而消除了对专门的SIP代理硬件设备的需求;其次设计了一种动态 QoS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根据对延迟、带宽和数据包丢失的实时网络测量来制定网络范围的QoS决策。 相似文献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