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曙照 《农药》1993,32(5):28-29
经试验研究,采用薄层-紫外法对可湿性混合粉剂中多菌灵和三唑酮含量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表明:多菌灵和三唑酮含量测定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76%和1.28%,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3%和100.29%,线性浓度范围分别为1~10ppm和20~200ppm。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CO-Ca、Ni系列触媒选择性实验,由N-甲基苯胺催化加氢生产N-甲基环己胺,其产品含量高于99%,以此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新化合物N-叔丁基-N'-对溴苄基硫脲,以IR、 ̄HNMR、EA鉴定了结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含量。该化合物对黄瓜根、芽的生长有强烈抑制作用,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N,N—二甲基苄胺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用甲酰化-碱量法测定N,N-二甲基苄胺的含量。此法操作简便,快速,精确度高,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5.
研究端羟基聚丁二烯/聚醚型聚氨酯弹性体的配方。探讨游离—NCO含量、以N,N-二(2-羟两基)苯胺(IsonolC-100)为扩链剂时,扩链系数以及端羟基聚丁二烯/聚四氢呋喃并用比等对弹性体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游离—NCO含量为8.5%,扩链系数为0.89时,弹性体的综合性能优良;端羟基聚了二烯/聚四氢呋喃并用比减小时,能改善弹性体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电子显微镜观察证明弹性体中呈现明显的软段相区和硬段相区。  相似文献   

6.
用DSC研究了九种不同TEAN/HAN比率下HAN-TEAN-H2O三元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与H2O含量的关系;根据Tg的变化规律初步推测了该三元体系的分子结构;讨论了TEAN的含量对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影响,并把该三元体系与二元体系HAN-H2O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7.
考察了组成、共混方法、温度、切变速平等因素对SBS/聚(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盐)热塑性互穿聚合物网络(IPN)熔体流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热塑性IPN熔体随着SBS含量的增加,流动活化能降低;在不同的切变速率下,其表现粘度高于母体聚合物,也高于组成相似的由机械共混制备的热塑性IPN;当SBS含量为40%时,其表观粘度出现极大值。  相似文献   

8.
用新试剂4-(5-硝基-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5-NO2-PAR)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人发中微量锌。络合物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19×105L·mol-1·cm-1。络合比为Zn2+:5-NO2-PAR=1:2。标准加入的回收率在96%~105%之间。方法用于人发中锌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一个AP-CMDB推进剂稳态燃烧模型。该模型可用于AP-CMDB推进剂和经典双基推进剂燃速特性的模拟计算,其计算结果与文献值相符合,说明该模型是合理、可行的。AP-CMDB推进剂计算结果表明,AP粒径减小,AP含量增加,推进剂燃速升高;而含能粘结剂——DB母体的含能程度越高,即NG含量增加,或NC的硝化度加大,都有利于提高推进剂的燃速。  相似文献   

10.
Ti—B—N薄膜沉积过程中离子轰击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活化离子镀和N离子轰击Ti-B薄膜制备了Ti-B-N薄膜,研究了Ti-B-N薄膜沉积过程离子轰击的效应。结果表明离子轰击具有增强界面扩散、激发化学反应的作用。特别是离子轰击可使小区域内产生高温高压,使局部区域成为立方BN的稳态生长区,而获得亚稳相立方BN。  相似文献   

11.
对Si-C-O-N系统进行了平衡状态下的相稳定性计算,绘制了在1473K和1573K下的Si3N4、SiC、Si2N2O和SiO2相稳定性与N2分压和O2分压的关系图以及N2分压和SiO分区的关系图,Si3N4/Si2N2O/SiC、SiO2/Si2N2O/SiC两个三固相平衡点与N2分压、O2分压和SiO分压以及温度的函数关系日。并以此确定C纤维-SiC纤维转变和C纤维上涂层SiC过程中,为获得稳定SiC相的气体分压。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以N-甲基苄胺、氯乙醇和乙酰乙酸甲酯为原料,以浓硫酸为催化剂合成乙酰乙酸(N-苄基-N-甲基)氨基乙酯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介绍用高浓度氯乙醇,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生产N-乙基-N-(β-羟乙基)间甲苯胺的新工艺,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N-氯甲基-N-苯基氨基甲酰氯的合成方法,并讨论了N-甲基甲酰苯胺的氯化机理。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由间苯二胺经单氨基酰化、氯化苄苄基化及溴乙烷乙基化合成间乙酰胺基-N-乙基-N-苄基苯胺的工艺,总收率达71.24%。  相似文献   

16.
从N-乙基邻甲苯胺合成过渡液中分离N,N-二乙基邻甲苯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越  刘桂兰 《精细化工》1997,14(4):10-11
从N-二乙基邻甲苯胺合成过渡液(含N,N-二乙基邻甲苯胺12%)中用苯磺酰氯分离出N,N-二乙基邻甲苯胺,其提出率为81.67%。由此破坏了剩余过渡液中的共沸组成,为过渡液中其他组分的回收利用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7.
本文简述了N-取代-α-氨基膦酸酯类农药的研究和开发进程,侧重介绍了五种N-取代-α-氨基膦酸酯不对称合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从3条工艺路线出发,论述了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合成工艺,乙炔气相加成法和醇胺脱水法是较为理想的NVP合成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19.
用亚磷酸二乙酯与间甲基苯胺常压反应合成间甲基-N,N-二乙基苯胺。此法反应平稳,操作容易,药品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20.
多菌灵在原状土中的淋溶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多菌灵在原状土中的淋溶规律及不同因素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原状土淋溶柱,探讨了多菌灵在原状土中的淋溶特性。[结果]以土壤浸出液作为淋溶液时,多菌灵的淋溶量显著高于去离子水;淋溶液的pH值由9.0降至6.8,多菌灵总淋出量由12.63 mg升至14.15 mg,增幅较小,pH值继续降至4.0,多菌灵总淋出量显著增加至28.83 mg;土壤有机质含量由39.5 g/kg降至32.5 g/kg,多菌灵总淋出量由14.15 mg升至16.41 mg。[结论]淋溶液pH值越低、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多菌灵在土壤中的淋溶活性越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