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鲤鱼的典故诗词 北人重鲤与鲂,南人重鳜与鲈。鲤鱼和鲂鱼可为代表黄河水系之名鱼,鳜鱼和鲈鱼可谓代表长江水系之名鱼。《诗经·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埤雅》也说:“洛水之鲤,伊水之鲂,鱼之珍品,价贵牛羊。”另据,竞鸿先生《北方饮食典故》上说:“最早糖醋鲤鱼在黄河渡津重镇之洛口。”  相似文献   

2.
孙齐 《烹调知识》2004,(5):15-15
鲤鱼有诸鱼之长、鱼中之王的美称,是吉祥、珍贵之物。《诗经》有“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要妻,必宋之子。”之句,把黄河鲤鱼与宋国贵族小姐并提,可见其身价之高。其肉质细腻、鲜美肥腴、寓意吉祥,历来是喜庆筵席上必备的佳肴,北方有“无鲤不成席”的风俗。“糖醋鲤鱼”就是用此原料制作的,它历史悠久,久负盛名,为人们所喜爱。“糖酥鲤鱼”是  相似文献   

3.
我国食用鲤鱼时间很久,出土的文物表明,远古时期,先民即已食鲤。 鲤鱼是我国最早的人工饲养的鱼种之一,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已著有《养鱼经》,总结了饲养鲤鱼的的经验,迄今已有两千五百年了。《诗·陈风·衡门》;“岂食其鱼,必河之鲤。”孔夫子生儿子,鲁国国君送贺礼,礼品就是鲤鱼。可见那时人们已把鲤鱼作为贵  相似文献   

4.
黄河鲤鱼     
在《诗经·陈风》中写到“岂其食鱼,必河之鲂。岂其取妻,必齐之姜。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岂其取妻,必宋之子。”说的是陈国自认小国,不想攀附大国,嘴里尽管赞美齐、宋女孩子漂亮,也知道未必般配。就好像一个人喜欢吃鱼,也不一定非要黄河鲤鱼及同属鲤科的鲂鱼。陈人讲论政治却翕黄河鲤鱼打比方,似乎认定黄河鲤鱼是天下至味。  相似文献   

5.
“糖醋黄河鲤鱼”这道菜,在《中国名菜谱》(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中,被分别收入山东、江苏、河南分册内,誉为三省的地方名菜。 鲤鱼是中国北方淡水鱼中产量最高的鱼类之一。北方的筵席历来看重鲤鱼,一般鲤鱼都是以整鱼作为大件菜入席的。黄河鲤鱼因其肉质细嫩,肥腴鲜美,且形体美观,寓意吉祥而享誉华夏。《诗经》中就有“岂其食鱼,必河之鲤”的诗句。河就是黄河,鲤就是鲤鱼,这说明黄河鲤鱼在古代就很出名。 四鼻鲤鱼是江北第一大湖微山湖的特产。这种鲤鱼和一般鲤鱼的区别在于,它的嘴上部多出两根短须,看起来酷似鼻孔,…  相似文献   

6.
春秋鱼话     
鲤与孔子《诗经》(《史记》载为孔子删定):"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可证明周初至春秋中叶,国人识鱼,认鲤为冠。那时,鲁、宋、秦人在黄河边思考,鲤跃龙门的神奇化入他们的精神疆域,鲤辄吉化,身价增值;供以炊爨,则成熬品。有云:"伊洛鲤鲂,  相似文献   

7.
鲤 鱼 又 称 鲤 拐 子 、 鲤 子 , 素 有 家鱼 之 首 的 美 称 , 常 栖 息 于 江 河 、 湖泊 、 水 库 、 沼 池 之 中 , 多 为 人 工 养殖 。 鲤 鱼 肉 味 鲜 味 , 可 烹 制 多 种 名吃 , 自 古 就 视 为 上 味 。 《 诗 经 》 中 有“ 岂 其 吃 鱼 , 必 河 之 鲤 ” 的 佳 句 。 古代 药 学 家 陶 弘 景 对 鲤 鱼 的 评 价 “ 为 诸鱼 之 长 , 食 品 上 味 。” 因 而 在 古 代 鲤鱼 的 价 格 很 高 , 如 北 魏 时 期 《 洛 阳 伽蓝 记 》 就 有 “ 洛 鲤 伊 鲂 , 贵 于 牛 羊 ”的 记 载 , 说 明 当 时 鲤 鱼 价 格 就 高 于 牛羊 肉 的 …  相似文献   

8.
提起吃生鱼片,我们多会想到日本的刺身,其实生鱼片的起源是中国,早在周宣王的年代(公元前823年)《诗经。小雅。六月》就有了记载:“饮御诸友,炮鳖脍鲤”,“脍鲤”就是鲤鱼生,“鱼脍’即为“生鱼片”。唐朝是食用生鱼片的高峰期,李白、王维、白居易等等不少诗人的诗词提及的鱼脍都反映了它在当时的流行程度,生鱼片亦是在唐朝传至日本。  相似文献   

9.
远古人吃的蔬菜大都从自然界直接采集,人们学会种植之后,其主要蔬菜产品仍是早先采集的主要品种。我们从《诗经》中可以看到,周朝时经常食用的蔬菜有葵、韭、瓜、荇、葑、菲、蘩、荼、茆、蕨、薇、瓠等。这些蔬菜,有些沿用到今天,如韭、菲(萝卜)之类,有一些已逐渐退出蔬菜园地。先秦时代,韭是美味蔬菜,《诗经·幽风·七月》有云:“献羔祭韭”,是说祭祀时献上羊羔和韭菜,可见人们对韭菜的重视。与之同样突出的有葑和菲。《诗经·邶风·谷风》有云:“采葑采菲”,葑指蔓菁,菲指萝卜。这几种蔬菜都原产于我国。  相似文献   

10.
“春鳊秋鲤夏三黎”是说“春天的鳊鱼最肥美,秋天的鲤鱼最滋补,夏天的三黎鱼(鲥鱼)最鲜,均是应时佳品,现分别介绍之,以飨读者。 脍炙人口的鳊鱼 清代徐鹄庭的《汉口竹枝词》说:“不须考究食单方,冬日人家食品良,米酒汤元霄夜好,鳊鱼肥美菜花香”。鳊鱼亦称长春鳊,俗  相似文献   

11.
春秋鱼话     
鲤与孔子《诗经》(《史记》载为孔子删定):"岂其食鱼,必河之鲤。"可证明周初至春秋中叶,国人识鱼,认鲤为冠。那时,鲁、宋、秦人在黄河边思考,鲤跃龙门的神奇化入他们的精神疆域,鲤辄吉化,身价增值;供以炊爨,则成熬品。  相似文献   

12.
鲤鱼又称“龙鱼”、“花鱼”,其肉质肥厚,千百年来一直被认为是吉祥的象征;而“糖醋鲤鱼”,则是喜庆宴席上必备的一款佳馔,“无鲤不成席”在苏北及鲁南等地已经形成风俗。糖醋鲤鱼,是选用新鲜的鲤鱼采用脆熘的方法烹制而成,其味远在《诗经》中就有美誉,成菜以头尾翘如欲跳龙门之势的美观造型及色泽鲜亮、酸甜味美、外酥里嫩、营养丰富等特点一直深受广大食客的喜爱。此菜看起来制作简单,几乎所有的厨师都会烹制,但要想真正做好此菜,难度却很大,笔者屡屡见到因操作要领掌握不当而出现成菜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如外效果不理想的情况,如外观不美或…  相似文献   

13.
大豆,上古时称菽,汉以后叫豆.菽是豆类总称,菽水指豆和水,古代老百姓的普通饮食.《诗经》中关于菽的描写很多,如“七月烹葵及菽”等.《战国策》张仪说韩王曰:“五谷所生,非麦而豆,民之所食,大批豆饭藿羹.”《礼记·檀弓下》孔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中有“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荀子·天论》中有“君子啜  相似文献   

14.
张峻 《印染》2023,(9):106-106
设计说明:该系列作品以“鲤跃龙门”为主题,以中国传统年画中的锦鲤图案为主体,寓意象征“富贵、吉祥、健康和幸福”。锦鲤因为色彩绚烂,如水中牡丹,所以又称“富贵鱼”、“贵族鱼”。锦鲤被视为和平、友谊的象征,它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还寓意吉祥欢乐、繁荣幸福,深受人们喜爱。鲤与利同音,自古以来,鲤鱼即被视为祥瑞之物;鲤鱼在民间有吉祥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渔猎是远古时代人类的主要生产方式,鱼与人类便结下了不解之缘。仓颉造字,“鱼”、“羊”俱在则成“鲜”;孔丘得子,鲁昭公赐以鲤鱼,因名其子为“鲤”,字伯鱼。中原古代歌谣言:“洛鲤伊鲂,贵于牛羊。”亚圣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可知鱼受人们喜爱之程度。潮州老百姓的食谚则说:“食肉肥(胖),食鱼健,食番薯,养生命。”现代营养学认为:多食鱼能使人健康聪明。可见旧时尚,新潮流,实乃同一理也。前不久曾见某报撰文,言及改革开放20  相似文献   

16.
孙齐 《四川烹饪》2004,(2):26-26
鲤鱼肉质细腻、鲜美肥腴,入席又寓意吉祥,历来是喜庆筵席上必备的佳肴。在北方,有“无鲤不成席”的风俗。“糖醋鲤鱼”历史悠久,久负盛名,为人们所喜爱。而“糖酥鲤鱼”是在“糖醋鲤鱼”的制法基础上演变而来的。“糖醋鲤鱼”外酥脆,里鲜嫩,酸甜可口,“糖酥鲤鱼”则骨刺俱酥,味透入骨,酸甜味浓,弥补了“糖醋鲤  相似文献   

17.
古时,人们过春节有饮“舂酒”民俗。《诗经·幽风·七月》云:“为此春酒,以介眉寿。”意思是说,每到农历新年,人们喝“舂酒”,祝“改岁”,尽情欢乐,庆祝一年的丰收。陶潜《读山海经》诗云:“欢言酌舂酒,摘我园中蔬。”张衡在《东京赋》中也写道:“因体力以息勤,致欢欣于春酒。”  相似文献   

18.
初三:上巳节 上巳日,原指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它成为节日,有两种说法。一是起源于周公的曲水之宴,见于《续齐谐记》:“昔周公卜成洛邑,因流水以泛酒,故逸诗云:羽觞随波流。”《十节录》:“昔周幽王淫乱,群臣愁苦之,于是设河上曲水宴。”二是起源于周时的水滨祓禊(fú xì )之说。所谓“祓禊”,指女巫在河边举行消灾除邪仪式,人们用香草浸泡的水沐浴,拔除疾病与不祥。对此,《诗经·郑风·溱洧(weì)》和《论语·先进》均有记载。上巳定为节日,是在汉代,由于上巳日的时间每年不同,魏晋时又将其固定在三月初三,简称“三月三”。  相似文献   

19.
营养保健型佳蔬--荠菜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荠菜(capsellabursa-pastonsL.)为十字花科荠菜属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别名:护生草、血压草、净肠草、香包草、荠荠菜、香善菜、田儿菜、雀雀菜、地米菜等。据考证,荠菜原产我国,早在3000年前,就开始有了文字记载。如《诗经·邶风·谷风》有句云:“谁谓荼苦,其甘如荠”。《春秋·繁露·天地之行篇》曰:“荠冬生而夏死,其味甘”。其栽培历史也很悠久。如魏曹植的《藉田赋》有句云:“好甘者植乎荠”。明陈继儒的四言诗曰:“十亩之郊,菜叶荠花,抱瓮灌之,乐哉农家。”荠菜在我国,可在露地或棚室分别于春、夏、秋、冬进行高效栽培,实现全年供应…  相似文献   

20.
黄建会 《烹调知识》2014,(12):18-19
沙棘黍谷麻花鱼出处:《诗经·黍离》、《煮鱼法》典故:黄米入肴古而有之,晋人将黄米带入江南与当地鱼肴结合,将鱼擦盐,拌以黄米,姜汁烘焙成菜,老饕们都称赞此菜好吃。说明:本菜选用山西黄河野生大鲤鱼与晋东南黄米烹制成菜,沙棘调味。鱼肉脆嫩,黄米驱寒暖胃,沙棘去腥解腻,增色增味,造型别样,别有一番风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