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高地温隧道爆破施工条件恶劣,爆破器材不稳定的问题,通过采取综合降温措施降低施工环境温度和炮孔温度,有效解决了高温对施工人员及爆破器材不良影响的问题;根据不同温度等级设置了对应的爆破器材和装药结构,保证了爆破器材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采取水压爆破和选用并簇联法的起爆网路,保证了爆破施工安全。较好地解决了桑珠岭隧道穿越高地温洞段的钻爆施工安全控制难题,对于类似工程的实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地温隧道爆破施工条件恶劣,爆破器材不稳定的问题,通过采取综合降温措施降低施工环境温度和炮孔温度,有效解决了高温对施工人员及爆破器材不良影响的问题;根据不同温度等级设置了对应的爆破器材和装药结构,保证了爆破器材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性;采取水压爆破和选用并簇联法的起爆网路,保证了爆破施工安全。较好地解决了桑珠岭隧道穿越高地温洞段的钻爆施工安全控制难题,对于类似工程的实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舟山大神洲舾装码头前沿炸礁工程的数据为基础,采用ANSYS/LS—DYNA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建立水下深孔孔内间隔装药结构中两段装药不同起爆时差的计算模型,分析了不同起爆时差对爆破效果和爆破振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孔内间隔装药两段装药的起爆时差为6ms时,既可以降低爆破振动带来的危害,又可以提高爆破效果。  相似文献   

4.
周俊汝  卢文波  蔡路军  吴亮 《爆破》2023,(4):20-26+36
爆破作为大规模、高效益的破岩方法,在隧道工程中广泛应用,但不可避免地给邻近建构筑物和围岩带来一些不良影响,其中以爆破振动为首。电子雷管起爆延时精确、安全可靠,可以实现对爆破振动强度与频谱的主动控制,是降低爆破地震效应的有效手段。为探究电子起爆条件下雷管位置和数量对爆破振动频谱的影响,通过现场试验和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归纳总结了起爆点分别位于靠近装药段底部、装药段顶部、装药段中部、装药段顶部底部同时起爆、装药段均匀分布两起爆点同时起爆五种不同起爆条件的爆破振动主频特征;基于黏弹性介质爆破振动频谱表达式,从爆源叠加的角度通过分析不同工况中的爆炸荷载特征,研究了不同起爆点工况下爆破振动的频谱特性,从机理上揭示了雷管布置对爆破振动频率的影响机制与规律。结果表明:装药段均匀分布两起爆点同时起爆条件下爆破振动频率最高,中点起爆和顶部底部同时起爆次之,顶部、底部单点起爆最低。改变雷管位置或数量实质上是将整个装药段分段同时引爆,等效为多个子爆源叠加,分段越多,子爆源装药长度越短,爆轰过程缩短,炸药在孔内的能量释放率提高,爆炸荷载上升速率越快,爆破振动频率越高。随着爆心距的增大,雷管位置对爆破振动频率...  相似文献   

5.
山东矿业  孙文进 《爆破》1997,14(3):75-77
利用聚装药理论,采用普通爆破器材,成功地在深水井井壁钢管上射孔而达到注浆堵水的目的。文中论述了聚能装药各参数的选择普通爆破器材的防水处理及可靠起爆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工程爆破》2009,15(1)
由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顾毅成、史雅语、金骥良三位研究员共同编著的《工程爆破安全》是“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作者本着“理实交融、深入浅出”的写作理念,针对爆破工程中常见的安全事故,从爆破器材的特性及爆破基本理论出发,系统分析总结了在起爆技术、装药与爆破施工、岩石爆破、城镇复杂环境控制爆破、建(构)筑物拆除爆破等作业领域中有关爆破安全的工程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7.
对超千米深水井进行了洗井、增水爆破,有效地解决了深水井出水量不足的难题。介绍了炸药、起爆器材的选择和使用,以及装药结构、网路设计、聚能装药等技术措施,可为类似爆破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炸药的能量利用率,改善岩石爆破的破碎效果,以及在柱状装药条件下选择最佳的起爆方式,通过单炮孔混凝土爆破实验研究了不同起爆方式对岩石柱状装药爆破作用的影响。对不同起爆方式下岩石的裂纹扩展和破碎效果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建立单炮孔岩石爆破损伤模型,对不同起爆方式下岩石损伤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其结果表明:不同起爆方式对岩石爆破破碎作用影响较大,反向起爆相对于正向起爆和炮孔中部起爆在岩石表面产生的裂纹条数更多,裂纹扩展速度更快,岩石破碎程度更好;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吻合性,对起爆技术的改进和起爆方式在工程应用上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炸药的能量利用率,改善岩石爆破的破碎效果,以及在柱状装药条件下选择最佳的起爆方式,通过单炮孔混凝土爆破实验研究了不同起爆方式对岩石柱状装药爆破作用的影响。对不同起爆方式下岩石的裂纹扩展和破碎效果进行了分析,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建立单炮孔岩石爆破损伤模型,对不同起爆方式下岩石损伤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其结果表明:不同起爆方式对岩石爆破破碎作用影响较大,反向起爆相对于正向起爆和炮孔中部起爆在岩石表面产生的裂纹条数更多,裂纹扩展速度更快,岩石破碎程度更好;数值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吻合性,对起爆技术的改进和起爆方式在工程应用上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冶钢场平石方爆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福德  房泽法 《爆破》2011,28(3):56-57,65
针对某钢厂复杂环境下的场平石方爆破工程,选取了合理的孔网参数和炸药单耗,采用了连续柱状装药和分层装药相结合的装药结构,设计了逐孔起爆和孔内外毫秒延期起爆相结合的爆破网路,从而有效地控制了爆破飞石和爆破振动危害,达到预期的工程目的.  相似文献   

11.
深水爆破中的难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深水爆破经常遇到的炸药与爆破器材性能降低而影响爆破效果的难题,试验分析不同的水深,而选取不同类型和规格的炸药及适宜的起爆器材和起爆网路,进而达到理想的爆破效果。文中结合实际施工提出一些解决难题的办法,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李谷贻 《爆破》1992,9(3):41-45
混装车和预装药是爆破技术的重大进步,实现它必须有相应的配套起爆器材。文中阐述了为满足混装车和预装药所需匹配起爆器材而研制的两个起爆系统,即导爆索起爆系统和导爆管起爆系统,它是我国目前唯一鉴定定型适于72h预装药的起爆系统。  相似文献   

13.
现场混装乳化炸药不耦合装药技术及工程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混装乳化炸药空气间隔装药爆破技术在露天矿山的应用,通过应用该技术前后爆破效果和经济效益分析可知,该项技术可以大幅减少起爆器材使用量和装药工作量,达到有效节省爆破成本和工作效率的目的,是露天矿山值得进行推广的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4.
《工程爆破》2022,(1):19-21
利用非接触爆破与接触爆破相结合、集团装药与直列装药相结合的综合爆破技术拆除一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沉船。介绍了该工程的组织准备、爆破方案设计、装药的加工和防水处理、装药定位方法、起爆线路 ,安全措施等。作者简评了爆破效果 ,并概述了对这项爆破拆除工程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张德明  张志旭  王建华 《爆破》2008,25(1):34-35,55
介绍了中深孔和浅孔联合微差控制爆破技术在水电站永久边坡开挖中的应用情况,叙述了在工期紧张的情况下方量较大的工程爆破施爆方案的选取、起爆网路的选择、爆破参数设计和爆破安全技术校核等技术问题.其中,在爆破孔设计上采用中深孔分层装药,浅孔连续装药,并采用了V型起爆网路进行起爆.在安全技术问题上主要涉及到爆破振动危害防范距离的确定,还对爆破效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利用非接触爆破与接触爆破相结合、集团装药与直列装药相结合的综合爆破技术拆除一艘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沉船。介绍了该工程的组织准备、爆破方案设计、装药的加工和防水处理、装药定位方法、起爆线路 ,安全措施等。作者简评了爆破效果 ,并概述了对这项爆破拆除工程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探究装药类型、壳体厚度、装药量和起爆深度等4个主要因素对混凝土爆破毁伤效果的贡献大小,以此确定较敏感或最敏感因素,提高混凝士中爆破毁伤效果。以单个装药在混凝土中爆破为背景,在正交试验优化组合基础上借助AUTODYN数值模拟软件对爆破毁伤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影响因素对爆破毁伤效果的敏感性具有较大的差异,4个因素对爆坑体积的敏感性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起爆深度、装药量、装药类型、壳体厚度。最后,利用量纲分析法建立了多因素作用下爆坑体积的数学理论模型,说明由正交试验方法得出的敏感性结果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8.
吕小师  李壮文  刘瑞华 《爆破》2015,(3):146-149
煤矿冻结管在立井施工后期多作为注浆之用,但必须在地下某一深度将其切断,由于空间狭小没有爆破作业面,只能从管体内部进行装药爆破切割。为了克服地压和水压对管体本身及爆破能量的影响,根据上述工程特点设计环形聚能切割爆破方案。以焦作某矿回风井冻结管的爆破工程实践为例,介绍了该方案中环形聚能切割弹的筒式结构形式、爆破器材选取、实际药量计算及起爆网路设计,并从安全施工的角度阐述了切割弹的投放起爆操作注意事项及爆破施工安全措施,以供爆破同行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9.
深孔连续与间隔装药爆破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大型非线性动力学分析软件LS-DYNA,采用岩石材料的JHC本构模型,模拟了深孔连续与间隔装药爆破时的压力场、应力场以及速度场发展过程,分析了装药结构不同和起爆方式不同对爆破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与连续装药结构相比,中部间隔装药结构能够降低初始压力峰值,降低炸药单耗,减少爆破产生的震动效应,改善爆破效果。对于中部间隔装药结构,在不存在时差的前提下,底部起爆可提高能量利用率,而中部起爆可减小爆破震动。  相似文献   

20.
内向倒塌控制爆破,是通过最佳的装药配置和起爆程序,使楼房的中间部位先爆破坍塌,两边部位随之向楼房中轴线倾斜合拢。本文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在城市商业中心极复杂条件下,楼房内向倒塌拆除爆破的装药配置、装药量计算、起爆程序、爆破振动量测及实际爆破效果。这一爆破方法的成功,为在繁华闹市建筑群中实施拆除爆破提供了新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