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常规熔铸、热处理、小挤压比挤压及轧制这一低成本并适合于工业化规模应用的路线,研制了一种具有高应变速率超塑性的铸锭铝合金Al-Cu-Mg-Ti.拉伸试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793K、初始应变速率为3.16×10-1s-1的拉伸变形条件下,其超塑伸长率为218%,流变应力为32.5MPa.断面及表面形貌SEM分析和初熔行为的DSC分析表明,该合金高应变速率超塑性变形来自于晶界滑动和位错滑移,与液相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2.
对温轧态2618A铝合金在不同度温(470-550℃)和应变速率为10^-^3-10s^0^-^1范围内的塑性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超塑性变形规范:在500-530℃温度范围内,应变速率为2.8×10^-^1s^-^1的条件,可获得大于230%。的延伸率,表明该合金具有高应变速率超塑性的特性。  相似文献   

3.
温轧态2618A铝合金高应变速率超塑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温轧态2618A铝合金在不同温度(470~550℃)和应变速率为10 ̄(-3)~10 ̄(0)s ̄(-1)范围内的超塑性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超塑性变形规范:在500~530℃温度范围内,应变速率为2.8×10 ̄(-1)s ̄(-1)的条件下,可获得大于230%的延伸率,表明该合金具有高应变速率超塑性的特性。  相似文献   

4.
张诗昌  宗钦 《材料导报》2007,21(Z2):1-2,6
介绍了Miguel lagos等提出的超塑性变形的两相理论以及由K.Higashi等提出的高温高应变速率超塑性变形的液膜理论.两相理论从分析材料晶格空位扩散过程出发,建立了超塑性变形条件下应力与应变速率的数学关系.液膜理论指出:高温条件下,材料内部存在一个厚度为几十纳米的液膜层是材料具有高应变速率超塑性的重要原因,并且提出了液相厚度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7475高强铝合金经过由固溶处理、轧制、再结晶组成的形变热处理工艺细化晶粒后,在适当条件下变形可呈现出良好的超塑性。在最佳变形条件下(T=510℃,ε_0=8.33×10~(-4)S~(-1)),获得最大延伸率为1700%。显微组织观察表明:Ⅲ区变形机制以晶间滑移为主,在晶内形成了位错亚结构。Ⅱ区的变形机制为晶界滑移伴随晶内位错运动。位错密度随应变的增加而增加。在Ⅰ区变形以扩散蠕度为主不包括晶间滑移。超塑变形Ⅱ区的激活能接近于体扩激散活能。基体中的体扩散是该合金超塑变形的速控过程  相似文献   

6.
铝合金超塑性分析用试样的一种制备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塑性的研究现已成为金属材料和压力加工领域的重要学科分支.铝合金由于比强度高,具有良好的耐蚀性等特征,在国民经济和航空工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许多超塑性研究工作者将它作为重点研究对象.作者在铝合金超塑性性能研究中发现,超塑性变形后分析用样品的制备相当困难.经过试验摸索,发现一种化学抛光腐蚀剂,适于制备铝合金超塑变形后的分析试样,且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效果良好.现将此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Ti-15-3钛合金超塑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系统了解Ti-15-3合金的超塑性,研究了固溶态和两种不同变形量冷轧态的Ti-15-3合金板材在700~800 ℃和1×10-4 ~3×10-3s-1应变速率范围内的超塑性行为.结果表明:Ti-15-3合金具有较好的超塑性能,冷轧态合金的延伸率均优于固溶态,且随着板材冷轧变形量的增大而增大;各应变速率下,该合金都在780 ℃时获得最大延伸率和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在780 ℃和1×10-4s-1条件下拉伸时,冷轧变形量为52%的Ti-15-3合金板材获得了370%的延伸率,m值为O.56;变形温度和速率对合金的超塑性能影响很大,合金的延伸率在730~780 ℃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降低而升高,合金的流变应力则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8.
脉冲电流对7475铝合金超塑性变形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确定脉冲电流对7475铝合金超塑性变形的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以探求脉冲电流对降低7475铝合金超塑性变形条件的可能性,实验结果表明,施加脉冲电流后,合金的延伸率和反变敏感性指数都有很大提高,对于普通超塑性变形所能达到的延伸率,施加脉冲电流后在降低变形温度和提高变形速度的情况下仍能达到,电流对超塑性变形金属内物质迁移的促进应是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拉伸试验研究了供应状态的LD10铝合金经简单预处理后所表现出的超塑性变形特性。在温度420~460℃,初始应变速率1.67—8.33×10~(-3)s~(-1)的范围内,可获得300%以上的延伸率。最佳变形温度为460℃,在此温度下以8.33×10~(-3)s~(-1)的初始应变速率变形时,延伸率达448.5%,流动应力为11MPa,m值为0.49。扫描电镜观察表明变形过程中空洞的长大与连接是导致拉伸试样断裂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0.
等温锻造TiAl合金超塑拉伸断裂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等温锻造TiAl合金的超塑拉伸断口和组织的扫描电镜观察,研究了其超塑拉伸断裂的机理。发现等温锻造TiAl合金在超塑拉伸过程中,不同形态的孔洞的产生,长大和连是导致试样断裂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1.
高性能铝合金超厚板制备技术及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铝合金强应变组织细化技术,以及通过控制淬火、时效、预拉伸工艺,减少残余应力的研究现状。指出开发利用多向锻造后轧制的复合强应变,以及通过优化淬火、时效,预拉伸工艺是制备高性能铝合金超厚板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采用形变热处理法制备7B04铝合金细晶板材,利用EBSD和高温拉伸等实验方法研究退火过程中升温速率对板材晶粒组织和超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升温速率为5.0×10~(-3)K/s时,退火后板材的轧向和法向的平均晶粒尺寸分别为28.2μm和13.9μm,形核效率为1/1000。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合金平均晶粒尺寸不断减小,形核效率不断提升。当升温速率提高至30.0K/s时,其轧向和法向的平均晶粒尺寸分别降低至9.9μm和5.1μm,形核效率提升至1/80。此外,板材的伸长率也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而增大,在773K/8×10~(-4)s~(-1)的变形条件下,试样的伸长率从100%提高至730%。  相似文献   

13.
泡沫铝动态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利用分离式霍布金森压杆 (SHPB)对泡沫铝进行了三种应变率 (0 6× 10 3 s、1 0× 10 3 s和 1 9× 10 3 s)动态压缩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泡沫铝的动态应力 应变曲线也具有泡沫材料的动态应力 应变曲线的“三阶段”特征 ,并且应变率对其影响明显 ,流动应力随着应变率的增加而增加 ,泡沫材料的力学性能更多地表现出泡沫结构特性  相似文献   

14.
3003铝合金动态再结晶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对3003铝合金进行变形温度为300~500℃、应变速率为0.01~10.0s-1的高温等温压缩实验,由真应力-真应变曲线计算应变硬化速率,并采用截线法测量热压缩后平均晶粒尺寸,结果表明:3003铝合金动态再结晶临界应变εc随着Z参数的增大而提高,合金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临界条件为:...  相似文献   

15.
镁合金超塑性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综述了镁合金超塑性的研究进展,总结了镁合金超塑性变形的微观机理,评述了镁合金高应变速率超塑性的研究状况,提出了几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 Al—13Si 共晶合金在超塑性变形时产生早期断裂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对影响Al—Si 共晶合金断裂的因素——第二相 Si 粒子形状、Si 粒子长大以及 Si 相与α相高温硬度差进行了详细分析。文章揭示出 Al—13Si 共晶合金的超塑性拉伸断裂是外部无颈缩的空洞型断裂。Si 粒子周围产生空洞是由于晶内位错堆积在 Si 粒子周围,造成应力集中,以及 Si 相与α相高温硬度相差悬殊,不能协调变形引起的。第二相 Si 粒子为带有尖角的短棒状,使得空洞沿尖角指向不均匀扩展,导致该合金发生早期断裂。  相似文献   

17.
18.
2219铝合金动态力学性能及其本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2219铝合金在高温、高应变率加工条件下的变形特征以及流动应力变化规律,利用分离式Hopkinson压杆设备对该合金进行了室温以及高温动态压缩力学性能研究,并利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对其进行准静态压缩力学性能测试,得到了2219铝合金在不同应变率和温度下的真实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2219铝合金对温度有较高的敏感性,其流动应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当应变率在1000~3000s-1范围内时,材料的流动应力变化并不明显;基于Johnson-Cook模型拟合出的模型参数,能较好地预测实验中材料的流动应力。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运用动态再结晶诱发超塑性的原理,对未经细化晶粒预处理的常规生产热轧态2091Al-Li合金直接进行高温拉伸,试验结果表明合金在470~530℃温度范围和2×10~(-4)~1×10~(-3)应变速率范围内具有超塑性,最大断裂延伸率达405%。根据光镜和电镜组织观察和真应力—真应变曲线的单一峰值和变形激活能随应变量增大而下降等特征,讨论了动态再结晶诱发超塑性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