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彭婧  刘辉 《电信快报》2008,(2):35-38
速率自适应技术是一种链路自适应方法,它在特定时间内根据信道质量状况选择最佳的数据发送速率。对于支持多速率传输的无线系统来说,采用速率自适应技术之后系统能够在很好地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有效地增大网络吞吐量,提高无线链路的利用率,更好地利用时变信道的有限带宽。文章将速率自适应过程划分为信道质量估计和速率选择两个阶段,并对它们分别进行了详细分析,进而得出了速率自适应技术的基本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
无线Ad hoc网络多采用IEEE802.11系列标准,在物理层为数据传输提供了多速率能力。为了充分利用多速率能力提高系统的吞吐量,速率自适应MAC协议根据对当前信道质量的估计,选择最佳的数据传输速率。在分析了速率自适应MAC协议的基本工作过程之后,重点综述了目前存在的速率自适应MAC协议,并讨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沈盟 《通信技术》2002,(3):44-46
对CDMA2000移动台接收机的信道估计单元的算法和实现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如何根据衰落速率对相关长度进行自适应的调整,以使信道估计单元能够对多径系数进行精确估计。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根据信道衰落速率的检测值,进行信道估计积分长度的自适应调整,以及专用导码(Pilot)功率动态配置的方法.分析和仿真结果显示,信道估计积分长度的自适应调整可充分利用导码信号功率,提高信道估计的精度,同时拓展了移动台正常工作的运动速度范围.专用导码功率依信道变化速率动态调整,使得在保证信道估计精度的前提下,降低系统中专用导码平均功率,达到提高系统容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现代电子技术》2017,(22):63-65
网络受到攻击入侵后容易出现信道失稳和链路输出失真,导致网络的可靠性下降,因此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均衡的受攻击后的网络可靠性估计模型。构建网络受攻击后的传输链路模型,采用链路衰落调制方法减少网络攻击对传输信道的损害,对网络传输信道进行分段均衡处理,采用自适应加权算法进行链路失真补偿,实现网络链路自适应均衡。仿真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受攻击后的网络可靠性估计提高了对网络入侵的检测能力,抑制了攻击对网络的信道损害,提高网络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对于MIMO-OFDM系统信道估计的研究在国内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采用CoSaMP算法进行信道估计时支撑候选集的选择尤为重要。采用CoSaMP算法对MIMO-OFDM信道进行估计,并在此基础上引入原子弱选择标准对候选集进行更进一步的优化,使改进后的CoSaMP算法在达到自适应的同时提高运算速率,达到信道估计算法自适应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对CoSaMP算法的候选集选择添加阈值后进行重构信号时复杂度降低,提高了运算速率,同时均方根误差较CoSaMP算法和OMP算法都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RIS是第六代移动通信系统中潜在的候选技术之一。然而,由于无源的RIS缺乏信号处理能力,这给RIS辅助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的信道估计带来了挑战。为了获得更精确的信道状态信息,将信道估计转化为图像去噪问题,提出改进的DnCNN来完成信道估计任务。具体地,采用LMMSE对信道进行粗估计。融合注意力机制网络和噪声水平估计子网络对DnCNN进行改进,以提高网络对噪声的提取性能和自适应性能,实现从信道的粗估计中得到高精度信道估计值。仿真实验表明,所提算法在低信噪比下具有较好的估计性能。  相似文献   

8.
罗成  谢维信  喻建平 《信号处理》2011,27(9):1370-1374
针对预警系统中广域部署在偏远地区的传感器利用现有话音通信线路传输感知信息时,信道具有时变的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信道感知与监测的传输参数自适应调整方法。该方法解决了连接线路在低信噪比下频繁掉线导致的传感器网络采集数据缺失与延时的问题。首先,在数据包传输期间,引入盲信噪比估计方法对信道质量进行感知,通过加权滑窗平均估计结果得到信道质量周期监测的观测值。然后根据卡尔曼滤波原理建立离散化的传输参数自适应调整模型,在保持链路连通状态下,根据信道质量优劣变化自适应地调整传输速率与功率。最后,实验表明,对于野外布设传感器网络的时变信道,该方法能有效保证信息传输的实时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差错控制是无线通信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是军事通信,对数据的可靠传输与传输速率有很高的要求。根据侦察系统中无线信道的差错特点,提出了基于纠错效果的信道质量估计技术,为了提高系统的数据传输率,提出了“类MOS分值”信道质量评价方案,对信道质量进行分级,并对不同质量的信道采用不同的纠错方案。为使数据适应无线网络传输,对发送速率和纠错方案实现自适应控制。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经典的IEEE 802.11速率自适应算法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在基于接收端的自适应速率算法(RBAR)和机遇式自适应速率算法(OAR)基础上根据信道质量对控制帧采用速率自适应从而减少控制帧开销的改进机制,以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和系统的吞吐量。采用NS2网络仿真工具仿真验证其吞吐量,并与经典算法吞吐量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根据对于控制帧采用速率自适应,可以有效提高系统吞吐量和网络资源的利用率,性能优于传统经典的速率自适应算法。  相似文献   

11.
对CDMA2 0 0 0移动台接收机的信道估计单元的算法和实现进行了分析 ,探讨了如何根据衰落速率对相关长度进行自适应的调整 ,研究了如何在暂态情况下跟踪信道的多径分布的变化。为了实现上述算法简要描述了一种在非理想AFC情况下的多普勒频移测量方法。以上探讨使得信道估计单元能够在准确快速选出有效径的基础上对多径系数进行精确估计  相似文献   

12.
《现代电子技术》2017,(14):136-138
为了提高分组交换网络的信道均衡性,改善通信质量,降低网络传输的误码率,提出一种基于判决反馈自适应筛选的分组交换网络传输信道分类选择算法。采用自适应加权控制对分组交换网络的信道相位信息进行星座图划分,采用横向时域滤波器方法进行信道中的干扰抑制,然后结合判决反馈自适应筛选方法实现网络传输信道的分类选择及均衡处理。最后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该算法进行分组交换网络传输信道分类选择时,信道的自适应均衡性能较好,网络数据传输的误码率较低。  相似文献   

13.
对CDMA2000移动台接收机的信道估计单元的算法和实现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如何根据衰落速率对相关长度进行自适应的调整,研究了如何在暂态情况下跟踪信道的多径分布的变化。为了实现上述算法简要描述了一种在非理想AFC情况下的多普勒频移测量方法,以上探讨使得信道估计单元能够在准确快速选出有效径的基础上对多径系数进行精确估计。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无线移动通信 MIMO-OFDM 系统中导频辅助信道估计方法所存在的估计精度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 LMS 算法的自适应滤波优化方法。首先使用 LS 算法对信道进行初始估计,然后利用估计结果恢复出原始发送数据,最后通过自适应滤波的方式对信道估计结果进行重新优化得到新的信道估计矩阵,可以获得更优的估计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改进 LMS 算法相比于基本 LMS 算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好的稳态性能,自适应滤波优化后信道估计性能得到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室内密集立体覆盖非对称、多向中继自组织网络中利用节点先验信息,在中继端联合信道编码、网络编码、自适应调制等技术进行干扰消除的传输方案。重点针对单中继两用户互传、单中继多对用户互传模型的下行信道,分别提出了自适应-网络编码调制、信道编码-网络编码2种联合设计方案。具体分别提出了变功率-速率自适应网络编码相移键控调制(NC-PSK)方案和联合网络-脏纸编码方案,并推导出2种方案下行广播信道可达速率的闭式解。仿真结果表明2种方案能够提高中继网络的频谱利用率,同时有效对抗信道衰落和干扰。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大规模MIMO系统信道的稀疏性并且信道随时间缓慢变化的特性,提出了一种自适应信道估计算法。算法根据前一个符号的信道非零抽头索引集(先验支持集),利用质量参数衡量先验支持集的质量,自适应估计当前符号的稀疏索引集(支持集)及时域信道脉冲响应(CIR)。仿真结果证明:提出的算法能够有效提升信道估计的精度,对信道时延变化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深空信道传输距离长、传输时延变化快、接收信号信噪比低、误码率要求高等特点,固定速率传输会对系统吞吐量造成严重影响,很难同时确保通信传输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并根据CCSDS-Proximity-1标准,提出了一种符合协议标准的自适应变速率传输系统设计。该方案可对接收信号进行信噪比估计,通过信噪比估计值判断信道质量,动态的调整收发机的传输速率,保证系统性能满足协议标准。在此基础上,以Xilinx Kintex-7 FPGA为核心进行硬件仿真验证,与固定速率相比,分析比较了自适应系统误码率与吞吐量。实验结果表明,在0dB以上的高斯白噪声中,该自适应数字收发机设计具有较高的吞吐量与较低的误码率,可以有效保障深空信道的有效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通信系统信道估计以通信信号实时处理为主,信道估计的过程中丢失了数据特征,影响信道估计精准度。因此,设计了基于学习内容自适应的通信系统信道估计方法。估计辅助通信系统信道反射链路,确保信道状态稳定,避免信道估计丢失数据特征。引入学习内容自适应算法,采用联合学习内容,对信道估计进行自适应学习,结合反射信号的对应复系数,构建通信系统信道估计模型。通过调整通信系统独立信道残差,优化通信系统信道估计模型实现通信系统信道估计。采用仿真实验分析该方法的性能,实验结果表示,该方法的NMSE值仅为0.030,验证该估计方法的均方误差较低,具备较高估计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该文研究了在平坦Rayleigh衰落信道下,借助于无线信道预测对一个基于非编码的MQAM自适应调制进行优化设计的问题。主要是通过采用无偏二阶估计的方法去研究一个已知的预测误差方差对最优化传输特性的影响。推导出基于预测的信噪比和预测误差方差的数据速率的最优解,以此对数据速率进行调整,使得频谱效率在误比特率的约束条件下达到最大化。通过仿真给出的数值解表明它能更好地将链路自适应地快速调整到信道的真实条件,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20.
基于ARF(Auto Rate Fallback)协议与反向信道估计机制,提出了一种基于IEEE802.11基本机制的Wi-Mesh网络混合速率控制协议HRC(Hybrid Rate Control)。HRC协议避免了节点在信道处于稳定状态时提高数据帧发送速率,通过反向信道估计机制可以实时地调整节点数据帧发送速率匹配信道质量的快速变化,从而达到更好的系统性能。仿真结果表明:HRC协议较ARF协议可以提高数据帧发送成功率,提高无线带宽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