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文南地区沙二下亚段储层的宏观展布特征、微观特征和成岩作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文南油田投入开发的石油地质储量主要集中在沙二下亚段,砂体规模小,平面和层间非均质严重,层间矛盾突出,注水效果不显著,本文通过岩石学、古生物学、地球化学和沉积学等方面的研究,确定了文南油田沙二下亚段的沉积环境为受洪水期、枯水期控制发育的陆相间歇性浅水湖泊环境,砂体主要是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为精细的储层和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以指导油藏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3.
文南油田沙一段仍处于非主力含油层系,通过对其地层特征、构造特征、沉积相划分、油藏分布及原油性质进行研究,找出油气富集规律。本次研究将对整个文南油田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文南地区沙一段白云岩储层的岩石类型、物性特征、储层识别、油藏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在了解区域构造和沉积背景的情况下,结合岩心观察、测井等资料,通过岩心特性、沉积构造特征及测井相分析,分析了文南沙二下亚段沉积相类型及特征,沉积展布特征,确定了文南沙二下亚段为一套间歇性扩张背景下发育的季节湖-三角洲相沉积体系,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分流河道侧翼、支流间湾沉积微相,河口砂坝和前缘席状砂微相不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是文南油田沙二下亚段的主力储集层。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文南油田文33断块沙二下沉积微相研究,定量得出了各小层剩余油的分布状况,并分析出文33块S2下油藏剩余油在平面、层间及各类相带的分布规律,为剩余油挖潜方案的实施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C ross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测井地质学、沉积学、石油地质学等学科对辽河盆地东部凹陷二界沟洼陷进行层序的划分和沉积相研究。同时结合洼陷的构造地质特征,在层序地层格架内进行沉积体系研究,分析了洼陷内的沉积相带的平面分布规律和纵向演化特点。通过岩心、测井、地震的响应特征分别对短、中、长期旋回进行识别,将目的层沙三段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研究区内发育4种沉积相类型: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及湖泊相。其中,近岸水下扇,主要发育沿工区东侧荣兴屯背斜带的东缘断崖附近,多呈点状分布;扇三角洲主要发育在工区两侧潜山带附近,多呈裙带状分布;辫状河三角洲主要发育在工区的北侧、东侧,呈连片状分布。滨浅湖、半深湖主要发育于二界沟洼陷中央深陷带。  相似文献   

8.
沉积相研究程度偏低是制约着前进地区营城组碎屑岩勘探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研究区碎屑岩探井仅有2口,本次研究主要依靠地震反射构型和属性相结合,并与单井相相互印证,明确了研究区主要发育的沉积相类型及分布范围。营城组时期物源丰富,其中营一段时期发育南部、北部、西部三个物源方向,主要发育扇三角洲和近岸水下扇,研究成果指导了下一步碎屑岩的勘探。  相似文献   

9.
在准确的小层划分对比和沉积相特征分布的基础上,通过逐井详细的单井相解释以及剖面对比,以及各准层序组的砂岩厚度分布图,研究各准层序组的平面沉积相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10.
针对文南油田的开发现状,通过对化学堵水工艺技术的研究,针对不同区块特征,选择合适的堵剂体系,优化施工工艺,在化学堵水研究的基础上,改善水井吸水剖面,控制油井出水,提高增油效果。  相似文献   

11.
柴达木盆地北缘潜西地区新生界沉积相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达木盆地北缘潜西地区的储层主要分布于新生界路乐河组、下干柴沟组、上干柴沟组中。为了更进一步了解该区域新生界沉积相特征,通过岩心观察,岩心样品微观成像分析,钻井相关资料等发现:潜西地区主要为冲积扇——辫状河——冲积平原——湖泊的沉积模式,其储层砂体主要分布于冲积扇及辫状河河道。  相似文献   

12.
文南油田地区勘探程度已较高,较大面积的含油气区块已基本探明,且各单元大多进入中、高含水开发阶段,原油稳产、增产的难度逐渐加大。随着科技的进步,对疑难问题认识程度的提高,积极探索开发油气新领域和新层系,成为当前的共识,因而分析文南油田地区沙一段的油藏类型及油气分布规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文南油田储层伤害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南油田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文留构造的南部次级地堑内,是一个高压低渗复杂断块油气藏。储层伤害在该油田普遍存在并影响巨大,本文运用矿物分析及现场试验对文南油田储层伤害机理进行分析,认识到水敏是该油藏开发中的主要伤害因素,并提出了一些预防和解决储层伤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胡尖山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中北部。其三叠统延长组是一套河流和湖泊为主的碎屑沉积。本次研究区长2沉积相研究从工区大量的取芯井岩芯观察与描述入手,以取芯井为基础,对取芯井段进行精细的微相判识和标定,结合测井资料,确定它的沉积亚相为三角洲平原亚相。划分为水上分流河道,分流间洼地、分流河道间沼泽、分流间湾、堤泛等微相类型。沉积相分析是研究砂体分布的关键技术,沉积相确定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对砂体分布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油田为多油层非均质油气藏 ,显已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 ,剩余油主要分布于井点损失带、构造高部位、构造边部、断层边缘。在沉积相图上表现为水下分流河道间湾、侧翼或决口扇地区 ,纵向上以 S2下 4 - 5、S2下7- 8砂组为主  相似文献   

16.
研究区位于贺兰山中南部,处于北祁连褶皱带东段,石炭系地层分布稳定。通过地层岩性特征、岩相组合、古生物等相标志研究,石炭系主要发育有障壁海岸体系中的潮坪沉积,局部为三角洲相环境;石炭纪总体上为一个大的海泛期,海平面由老到新水体逐渐变深,羊虎沟组沉积时期,泥质岩较多,有利于烃源岩发育。  相似文献   

17.
研究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从测井资料分析入手,结合岩心观察、描述及区域地质资料,确定在长2期楼坊坪地区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在平面上沉积微相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和水下分流间湾微相为主,而砂体的发育情况则完全受控于沉积相的展布特征。  相似文献   

18.
商河地区位于惠民凹陷中西部中央隆起带和临南洼陷的东端,针对该地区沙二下亚段的沉积体系研究仍然是空白,尤其是针对沙二下商河砂体储层的来源、分布规律、控制因素等关键问题的研究较少。长期以来,商河地区沙二下亚段储集砂体的沉积相类型、砂体空间分布规律等问题是长期困扰油气地质工作者的难题。商河砂体空间上呈现中间厚、四周薄的"饼状",其碎屑物质来自何方,如何形成,其控制因素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是摆在科研、生产面前的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金家地区岩心、测井资料和录井资料分析认为:研究区内沙三上亚段主要发育三角洲相,可进一步分为三角洲前缘亚相以及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分流河口坝和水下分流间湾四种微相类型。区内有三块有利砂体,分布于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  相似文献   

20.
沉积相研究是有利含油区带评价的基础,正确认识油藏沉积相特征对于查明剩余油分布和挖掘剩余油潜力、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以岩心、测井、录井等资料为基础,对小洼油田东营组二段储层沉积背景、沉积相标志、沉积相带划分及沉积相平面展布规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该块东营组二段在古地形和大洼断裂控制作用下形成了以中—细砂岩为主的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亚相沉积,发育河口砂坝、分流河道间弯、前缘薄层砂和前三角洲泥等沉积微相。结合生产资料和储集层物性资料统计分析,认为河口砂坝微相沉积为较有利储集相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