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高分子PTC(正温度系数)导电材料LLDPE/CB,HDPE/CB,PVDF/CB为研究体系,考察了剪切速率,加工温度对复合材料加工流变行为的影响,并分析了3种体系的粘流活化能等流变数据,得到了适于3种材料生产的加工条件。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炭黑(CB)含量对LDPE、HDPE、PA1010电阻率的影响,以及LDPE/CB、HDPE/CB、PA1010/CB复合体系的电阻-温度特性,发现PA1010/CB体系的正温度系数(PTC)转变温度较高,但与HDPE/CB体系相比,其PTC强度却很低,不适于制备PTC材料。HDPE/CB体系在160℃附近具有较高的PTC效应,且辐射交联可消除其负温度系数(NTC)效应,容易加工成型,是制备低温区PTC材料的较好体系。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炭黑(CB)含量对LDPE、HDPE、PA1010电阻率的影响,以及LDPE/CB、HDPE/CB、PA101/CB复合体系的电阻-温度特性,发现PA101/CB体系的正温度系数(PTC)转变温度较高,但与HDP/CB体系相比,其PTC强度却很低,不适于制备PTC材料.HDPE/CB体系在160℃附近具有较高的PTC效应,且辐射交联可消除其负温度系数(NTC)效应,容易加工成型,是制备低温区PTC材料的较好体系.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MPPO/PA66组成、相容剂用量、加工温度等因素对MPPO/PA66合金体系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容剂用量的增加、加工温度的升高等都能降低体系的粘度,改善其加工流动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填充混合法制备了环氧树脂(EP)/炭黑(CB)复合材料,研究了CB对体系反应及性能的影响。使用扫描电镜对拉伸断口形貌进行了观察;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了CB在EP中的分散状态。结果表明:CB的加入使体系固化时的最高放热温度从179℃降到169℃,凝胶化时间变短;适量CB的引入提高了材料的拉仲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CB用量在2%时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佳;随着CB用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玻璃化温度也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6.
以聚碳酸酯(PC)/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共聚物(SEBS)共混物为基体材料,以导电炭黑(CB)为填料,通过熔融共混的方法制备了高抗冲抗静电复合材料。研究了PC/SEBS/CB一步挤出、分别以PC/CB和SEBS/CB为母粒两步挤出三种不同加工方式对复合物电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母粒两步挤出的加工方式能够使PC/SEBS(质量比80/20)的发生渗滤转变时所需的炭黑质量分数从3.2%降低至2.1%;采用SEBS/CB母粒两步挤出时,添加质量分数20%的SEBS和质量分数3.5%的CB,能够获得电性能和力学性能俱佳的复合材料,缺口冲击强度达到63kJ/m^2,断裂伸长率保持在115%。  相似文献   

7.
以聚丙烯(PP)树脂与降解材料聚乳酸(PLA)组成的共混体系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PP/PLA共混体系的流动性能。列其240℃下τ-y流变曲线、240℃下熔体表观黏度与组成和剪切速率的关系及熔体表观黏度与加工温度的关系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8.
CNT/CB填充PE材料正电温度系数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炭黑(CB)和碳纳米管(CNT)/CB复合填充聚乙烯(PE)体系的正电温度系数(PTC)特征,初步考察了CNT含量、CNT与CB配比对体系PTC性能的影响,并与CB/PE体系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添加10%(w)的CNT时,室温电阻保持不变,而体系的PTC强度发生明显的变化;改变CNT与CB的配比,体系的PTC强度和室温电阻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均随CNT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9.
《塑料科技》2017,(2):25-29
以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为基材,二乙基次膦酸铝(AlPi)以及三聚氰胺次膦酸盐(MPP)为阻燃剂、导电炭黑(CB)为抗静电剂,通过密炼熔融共混得到PBT/AIPi/MPP/CB阻燃抗静电复合材料。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动态力学分析(DMA)和动态流变分析考察了阻燃抗静电PBT/AIPi/MPP/CB复合材料的熔融结晶性能,动态力学性能和动态流变性能。结果表明:阻燃剂和CB都会使复合材料提前结晶,结晶度提高;阻燃剂的添加使PBT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CB的加入会降低材料的内耗峰,阻燃剂和CB超过一定用量会使材料的储能模量降低;PBT/AIPi/MPP/CB复合材料的储能模量对剪切频率的依赖性不明显,而其复数黏度呈现强烈的剪切频率依赖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聚乳酸的黏度并降低其加工成本,采用田菁胶对聚乳酸进行共混改性。利用转矩流变仪对聚乳酸/田菁胶共混体系的加工流变性能进行研究,讨论了7种增塑剂(甘油、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10000、聚乙二醇20000、柠檬酸三丁酯和磷酸三苯酯)及其用量对共混体系加工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甘油的增塑效果不好,扭矩–时间曲线上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塑化峰。当增塑剂用量为10~15份时,其它6种增塑剂均具有较好的增塑效果。以聚乙二醇6000增塑体系为例讨论了加工条件(加工温度和转速)对体系加工流变性能的影响。发现提高加工温度和转矩流变仪转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聚乳酸/田菁胶共混体系的塑化。需根据所用加工设备和工艺合理地选择增塑剂种类及其用量和加工条件。  相似文献   

11.
周鹏  张兴振  吴智华 《塑料工业》2007,35(10):60-63
研究了滑石粉、硅藻土、白炭黑填充聚乳酸材料的热稳定性、熔化特性及流变行为等成型加工性能。结果表明,无机填料对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几乎没有影响,但填料的加入使PLA冷结晶温度向低温方向移动,PLA及其填充体系熔体流变特性属假塑性流动行为,黏度随温度变化明显。  相似文献   

12.
采用转矩流变仪和白度颜色测定仪等设备,研究了钙/锌复合稳定剂中钙/锌比以及不同锌盐和硬脂酸钙的复配对PVC—U制品动态热稳定性能和加工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Ca):m(Zn):5:4、加工温度为180℃时,PVC—U体系的动态热稳定时问为767S,具有良好的协同稳定作用;4种锌盐对PVC—U动态热稳定性能的影响顺序为:硬脂酸锌〉月桂酸锌〉硼酸锌〉乙酸锌,4种锌盐对PVC—U的加工流变性能影响相当。  相似文献   

13.
刘小林  刘罡  李天明  杨其 《塑料工业》2007,35(10):18-21
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PS/POE/纳米CaCO3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微观结构和流变性能。结果表明:纳米CaCO3和POE在PS/POE/纳米CaCO3复合体系中互幅促进分布及均化,有协同增韧的作用;同时,纳米CaCO3在PS/POE/纳米CaCO3复合体系中具有提高体系流动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PPESK/PPS共混物流变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军  刘彦军 《中国塑料》1998,12(6):54-57
以溶液共混-共沉淀的方式制备了含二氮杂萘联苯结构的聚醚砜酮/聚苯硫醚共混物,用毛细管流变仪考究了共混物的流变行为,讨论了剪切速率,温度和组成对体系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混体系属于假塑性流体,少量聚苯硫醚的加入,可以明显降低体系的表观粘度,提高PPESK的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15.
利用ME30/9100V3流延膜机加工茂金属聚乙烯HPR3518CB,研究了加工温度、冷却温度、主机转速对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mLLDPE)制品力学性能、光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合实际加工表现确定了HPR3518CB的流延膜合适的加工窗口:机筒温度230~240℃,冷辊温度为20~25℃,挤出速率为20~30 r/min。  相似文献   

16.
以碳纤维布(CB)为增强相,丁苯橡胶为增韧剂,酚醛树脂(PF)为基体,通过模压成型工艺制得了PF/CB复合材料,研究了CB表面处理方式、丁苯橡胶含量及加工成型温度对PF/CB复合材料的界面结合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丙酮处理CB、氧化处理CB及加工成型温度的提高都能改善纤维与基体的结合程度,提高界面结合力。但氧化处理CB随着加工成型温度的提高,易断裂,对复合材料的增强作用有所减弱。丁苯橡胶加入量为12%时PF的加工及冲击性能为最佳。  相似文献   

17.
陈兵 《上海塑料》2006,(2):49-52
等通道转角挤出制备自增强等规聚丙烯的结构与性能研究,聚丙烯发泡体系粘度预测模型的确立,PP/POE/纳米CaCO3复合材料流变性能的研究,PP/SBS/纳米CaCO3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聚丙烯基杂化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与流变行为.  相似文献   

18.
聚乳酸是一种可完全生物降解的环保材料.研究了聚乳酸/聚丙二醇增塑体系的热性能和流变性能.差示扫描量热仪测试结果表明:随聚丙二醇含量的增加,增塑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结晶温度和熔点均逐渐降低.通过毛细管流变仪测试,发现增塑体系随聚丙二醇含量的增加,熔体指数逐渐增加,表现黏度逐渐降低.聚丙二醇在增塑体系中起到增塑作用,并改善了聚乳酸的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19.
以氢氧化铝(ATH)为复合材料的添加型阻燃剂填充到丁腈橡胶-聚氯乙烯共聚物(NBR/PVC)体系中,采用不同比例的ATH和炭黑(CB)2种填充剂交替添加,制备出NBR/PVC复合材料;使用Haake流变仪对NBR/PVC复合材料基体的硫化参数和流变过程进行了研究,并与NBR/PVC纯树脂及含硅酮表面处理的ATH复合材料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硅酮对ATH的表面进行处理,虽然对NBR/PVC树脂材料不是非常有效,但能促进体系中无机填充剂和聚合物的空间点阵的交互作用;改变了ATH与树脂的比例,改善了它们的相互作用和加工性能,并通过流变过程得以验证。  相似文献   

20.
ABS树脂流变性能的研究/张杰(四川联合大学塑料工程系)/现代塑料加工应用。1998,10(1):22~24。在大量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熔体粘度与加工温度之间的关系,使用曲线平移技术处理流变曲线,得到一种可获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