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锅炉汽包水位变化的特点和内模控制(IMC)的特点,提出了基于IMC的汽包水位三冲量串级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将蒸汽流量作为前馈信号,内环采用PID控制器,以克服给水流量、给水压力对汽包水位控制的干扰;外环采用IMC控制器,以克服蒸汽流量的干扰,并维持汽包水位恒定.将基于IMC汽包水位控制系统仿真结果与PID-PID汽包水位控制系统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基于IMC汽包水位控制策略较PID-PID汽包水位控制策略响应更快速,稳态性能更好,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同时验证了基于IMC的汽包水位三冲量串级控制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汽包水位串级三冲量非线性PID控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系统的特点,提出了基于非线性PID控制器(NLPID)的汽包水位三冲量串级控制方案.在串级控制中,内回路采用P控制以快速消除给水扰动,外回路采用非线性PID控制以保证汽包水位稳定在给定值,并有效克服蒸汽流量的扰动.该控制策略结构和算法简单,通过仿真结果验证,相对于常规串级PI-P控制方案,该控制方案具有良好控制品质和较强的鲁棒性,可有效克服蒸汽流量扰动和给水流量扰动,且在对象参数变化较大时仍能获得稳定的调节品质.  相似文献   

3.
锅炉汽包水位串级三冲量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锅炉汽包水位存在"虚假水位"的问题,设计了基于锅炉汽包水位串级三冲量给水的控制系统.该系统结合PLC技术和变频器技术在电厂启动锅炉系统中得以应用,结果表明串级三冲量加前馈给水控制系统可以及时消除负荷(蒸汽量)变化和给水流量波动的干扰,较好地克服了虚假水位现象,能够使汽包水位快速达到稳定运行要求,从而对锅炉汽包水位实...  相似文献   

4.
锅炉水位控制系统的串级广义预测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火电厂锅炉汽包水位对象的复杂非线性动态特性,为提高水位系统控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设计串级广义预测控制(CGPC)结构。内回路采用PID控制可以快速消除给水流量的扰动,外回路采用具有滚动优化和反馈校正功能的CGPC控制结构,有效克服了蒸汽流量的扰动。仿真结果表明,应用该方法得到的CGPC-PID控制系统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良好的抗扰动性,提高了系统的静态和动态性能指标,CGPC-PID串级控制系统控制性能优于常规PID-PID串级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5.
基于动态矩阵控制的再热汽温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测控制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和跟踪性能,但抗干扰性和鲁棒性差.针对火电厂再热器出口温度的大惯性、大延迟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动态矩阵控制(DMC)算法,并采用串级控制结构,即内回路采用PID控制快速消除给水流量的扰动,外回路采用带前馈补偿的DMC控制克服蒸汽流量的扰动.将DMC算法和串级控制相结合,充分发挥了PID抗干扰性和DMC对惯性、延迟适应能力强的优点.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对再热汽温控制系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及良好的抗扰动性能,提高了系统的动、静态性能指标,DMC-PID串级控制系统总体性能优于PID-PID串级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6.
电站锅炉汽包水位间接地反映了锅炉负荷与给水平衡的关系,是电站发电机组运行的主要控制参数之一。该文提出将基于神经网络的内模控制策略应用到电站锅炉的汽包水位控制中,并考虑负荷变化对汽包水位的影响,将蒸汽流量信号引入到神经网络内模控制器中,使其对汽包水位系统的蒸汽流量扰动具有前馈补偿能力,以消除“虚假水位”现象。同时,总的控制对象输入由神经网络内模控制器NNC和一个鲁棒反馈控制器RC组成,两个控制器的输出信号通过变参数加权综合后共同作用于被控对象,这样保证在控制初期以及对象特性变化的情况下系统仍然具有良好的调节品质。仿真试验结果表明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链条炉汽包水位三冲量串级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及仿真控制系统的建模特点,分析了仿真控制系统与实际控制系统整定参数存在不一致的原因,及系统存在积分饱和现象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法。运行情况表明,仿真控制系统有较高逼真度且有良好的控制品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沙角B电厂锅炉三冲量全程给水系统运行方式进行分析.提出把原二段串级控制系统改为一段控制系统的节能优化运行方案.在正常工况下.取消原给水控制阀的节流调节作用,直接由调遣给水泵控制汽包水位.并针对系统运行的特点,在控制方面设计了特殊的安全应对措施。评估了该方案对机组运行的影响及降低厂用电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锅炉汽包水位自动调节的任务,是使给水量与锅炉蒸发量相平衡,并维持汽包中的水位在工艺规定的范围内。实践证明,实现锅炉水位控制比较成熟的方案是三冲量串级控制方案。因此,本文针对锅炉水位三冲量常规控制系统及容错微机控制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出现和存在的问题,从可编程调节器的原理及可靠性入手,结合它本身所具有的优点和各种功能。采用可编程调节器来控制锅炉水位,实现锅炉汽包水位三冲量自动调节,提高锅炉尤其讨论工业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最后,通过可编程调节器具有较强通讯这一功能,阐述了可编程调节器在应用上的开放和扩展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汽包锅炉给水过程的特点,采用了一种带在线辨识的自适应P ID控制器。利用递推最小二乘法循环调整P ID参数,并将该控制器应用于锅炉汽包水位三冲量控制系统。MATLAB仿真研究表明,与传统的P ID算法比较,该控制方案表现出了良好的动、静态性能,并能适应被控制对象参数的变化,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和自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大型机组给水系统的控制方法与策略,分别采用串级三冲量控制、专家PID控制方案对汽包锅炉给水系统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专家PID控制系统可获得比常规串级三冲量更好的控制效果,且对实际锅炉给水控制的运行和调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保证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利港电厂350MW机组给水控制系统,提出了运行、维护工作要点。该系统由N—90分布控制系统组态而成。叙述了在正常情况下,汽包水位控制的具体方案和操作方式;不同负荷时采用的单冲量或三冲量调节方式;异常情况下水位控制方式,包括测量信号恶化及负荷突变时的控制方式及最大和给水泵流量保护等。  相似文献   

13.
汽包锅炉串级三冲量给水控制系统的MATLAB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火力发电机组大型汽包锅炉串级三冲量给水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在MATLAB仿真环境中进行了模拟。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核电常规岛的给水除氧器水位对象的机理建模,采用仿真分别对单冲量和三冲量的控制策略进行控制参数的整定,并对其控制品质进行分析比较。根据某工程热平衡图建立的除氧器输入输出介质关系,并通过凝结水阀门进行除氧器水位控制。针对除氧器水位控制中对象的滞后,大惯性,时变性的特性,运用串级三冲量给水控制对其进行变动负荷下的仿真研究,通过与传统的PID控制比较。  相似文献   

15.
汽包水位是电厂主要监控参数之一,正确测量汽包水位是锅炉安全运行的保证。在对汽包水位测量原理分析的基础上,对给水流量、蒸汽流量及燃烧率3个影响汽包水位变化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且对给水三冲量自动调节的主、副调节器参数进行试验整定,结果表明,通过对汽包水位的动态特性分析,有助于运行人员控制汽包水位的变化,保证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6.
对聊城电厂600MW机组汽包水位控制系统进行了系统的介绍,阐述了汽包水位三冲量信号的测量原理,并对汽包水位控制方案和整定进行了分析,说明了克服汽包虚假水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用两台KMM单回路调节器和一台程序逻辑控制器(PLC)来实现125MW机组汽包水位控制系统的方案,介绍了系统的硬件构成、工作原理、运行方式、手自动切换逻辑和有关保护逻辑。设计方案具有较好的调节品质和很强的保护功能。给泵三冲量汽包水位调节系统和给水调门三冲量汽包水位调节系统能进行自动切换。  相似文献   

18.
《电工技术》2022,(18):1-3
锅炉汽包水位是锅炉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指标,其调节出现意外是目前锅炉事故的主要原因,因此锅炉汽 包水位的安全性一直被高度重视.当锅炉汽包水位偏高时,蒸汽中会含有一定水分,一旦这些蒸汽进入过热器就会影 响锅炉操作.当锅炉汽包水位偏低时,锅炉还可能爆炸.将模糊内模控制引入锅炉汽包水位控制,在传统串级前馈系 统基础上,在以蒸汽压力为前馈信号的前馈回路中加入模糊控制器,从而实现对锅炉汽包水位的更好控制.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电站锅炉汽包水位控制系统的单神经元自适应Smith预估补偿控制策略。将蒸汽流量信号引入到单神经元网络中来考虑负荷变化对锅炉汽包水位的影响 ,使其具有前馈补偿能力 ,以消除“虚假水位”现象。仿真试验结果表明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0.
600MW机组通常配置三台给水泵,一台容量为额定容量的30%的电动给水泵,二台容量为额定容量的60%的汽动给水泵。汽包锅炉给水控制系统的主要任务是控制汽包水位为给定值。汽包水位控制一般设计为全程控制系统,锅炉负荷从0~100%均能实现汽包水位的自动控制。给水全程控制系统包括给水差压控制、给水旁路控制、电泵转速控制、汽泵A转速控制、汽泵B转速控制等。省内600MW机组,以及考察过的省外广州台山电厂、上海关径电厂、河北定州电厂等600MW机组,虽然都设计了全程给水控制,但实际均不能投运全程给水控制,只在高负荷时投三冲量控制。究其原因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