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液相离子交换法制备了Cu^2+型斜发沸石抗菌剂,计算了不同温度、不同初始Cu^2+浓度下,Cu^2+在交换液和斜发沸石中的C/C0和q/Q值,并绘制出了离子交换等温线.还求出了相应的选择性校正系数Kc和交换平衡常数Ka,得出了lnKα值与1/T之间的线性关系.在此基础上,导出了焓变ΔrHθm、吉布斯自由能ΔrGθm和熵变ΔrSθm.研究结果表明:该离子交换过程中,ΔrHθm=7.101kJ/mol,ΔrGθm<0、ΔrSθm>0,即该离子交换过程是吸热和熵增加反应,在各实验温度下都能自动发生,但升高温度有利于Cu^2+的交换. 相似文献
2.
沸石离子交换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分析沸石结构的基础上,讨论了国内外沸石离子交换的研究现状,探讨了沸石离子交换的几种方法及影响离子交换的各种因素,并对沸石离子交换的应用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4.
天然斜发沸石吸附废水中Pb2+、Cd2+、Ni2+、Zn2+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山东潍坊涌泉天然斜发沸石对模拟含重金属离子Pb2+、Cd2+、 Ni2+、Zn2+ 的废水分别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天然斜发沸石对废水中的Pb2+有较高的去除率,可以作为重金属离子Pb2+的吸附剂使用。 相似文献
5.
6.
7.
8.
以河北承德围场地区天然沸石为原料,对其进行水热改性制备Na-P沸石。采用X射线衍射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气体吸附仪、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仪等对材料进行表征分析,采用Cd2+离子评价材料的重金属离子去除性能。研究碱处理浓度、水热温度和时间对天然沸石结构的影响规律,着重研究所制备Na-P沸石的组成结构特征及重金属离子去除性能。结果表明:在NaOH浓度3 mol/L、水热温度100 ℃、水热时间12 h的条件下,斜发沸石可转化为纯度较高的Na-P沸石。所得材料对Cd2+的吸附容量为35.7 mg/g,较天然沸石提升7倍。Na-P沸石性能的提升主要归功于其较低的硅铝比和较高的表面Na+含量。 相似文献
9.
用CsNO3配制成模拟含铯放射性废水,以新疆某地产斜发沸石为吸附剂,进行了Cs+的吸附和解吸试验,并探讨了等温吸附模式及解吸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斜发沸石对Cs+的吸附在16 h时达到平衡,其饱和吸附量为196.99 mg/g,等温吸附模式为Langmuir模式;10 g/L斜发沸石用量下,要保证Cs+的去除率达到97%以上,水中Cs+浓度不宜超过664.55 mg/L;斜发沸石上Cs+的解吸动力学行为适合用指数模型描述,理论上,要使饱和吸附的Cs+完全解吸,耗时将长达约99 d,显示出斜发沸石很强的固铯能力。 相似文献
10.
11.
改性沸石对重金属离子吸附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在静态和动态条件下 ,研究了改性斜发沸石对工业废水中重金属离子Cu2 、Zn2 、Cd2 、Pb2 的吸附。结果表明 ,改性斜发沸石对重金属离子有较好的吸附 ,pH值是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采用 1mol/LHCl NaCl(V/V =1∶1)混合溶液作为斜发沸石的再生剂 ,可使其重复再生使用。 相似文献
12.
13.
安徽宣城天然斜发沸石深度处理氨氮废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对氨氯有较强选择性和吸附性的安徽宣城天然斜发沸石为吸附材料,通过静态、动态和再生吸附实验,系统考察了进水氨氮浓度、pH值、沸石用量、温度、沸石粒径、振荡时间、滤速和水质对氨氤去除率的影响.静态实验结果表明,初始浓度为10mg/L、pH值为7~9之间、粒径为20~40目,静态吸附容量1.6mmol NH4/g.动态实验结果表明,滤速为2m/h、停留时间为30min,出水氨氮浓度达2mg/L以下,每g沸石产水量为0.62L.再生实验结果表明,用500mL浓度为5g/L NaCl溶液作为再生剂,再生时间为1h,一次再生恢复率较好.实验结果为天然沸石深度处理氨氮废水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15.
何丽新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8,(3):14-16
本文以广西辉沸石为原料,讨论了辉沸石的吸附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辉沸石可以代替硅胶、活性炭作为吸附剂和干燥剂;经过改型,辉沸石的离子交换性能加强了,在此基础上,制备了双金属抗菌沸石,结果表明抗菌沸石中的铜锌金属离子具有协同的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16.
孟凡娜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08,(6)
针对超细粉碎加工对天然沸石离子交换性的影响,本文以阜新天然沸石为例,通过实验对不同粒度天然沸石测定其阳离子交换性。利用曲线拟合把粒度与离子交换性相结合,并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了粒度与离子交换性的互相关系。针对不同粒级沸石超细粉体适用于不同的使用目的,为研究沸石超细粉体的最佳加工粒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