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氢氧化钾作用下,加入少量的相转移剂,2,4-二羟基二苯甲酮与1-溴代正辛烷反应可制备紫外线吸收剂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通过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少量水溶性的有机溶剂可明显改善产品质量.实验结果表明,二甲基亚砜的效果较好.重点考察了各类表面活性剂对该反应的影响.这些表面活性剂包括甲基硫酸十八烷基三甲基铵、氯化二甲基双十六烷基铵、氯化烷基三甲基铵、十二烷基苯磺酸铵、十八烷基甲基磺酸钠,同时还考察了工业乳化剂和聚乙二醇对该反应的影响.实验发现氯化二甲基双十六烷基铵的用量为0.8%(基于水的质量分数)时,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的纯度可达到88.5%,产品的分离产率为93.2%,外观为淡黄色.氯化二甲基双十六烷基铵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相转移剂.  相似文献   

2.
反应条件对合成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宏君 《辽宁化工》2003,32(8):326-327,330
在氢氧化钾作用下,加入少量的氯化二甲基双十六烷基铵,2,4-二羟基二苯甲酮与1-溴代正辛烷反应可制备紫外线吸收剂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考察了不同相转移剂用量、不同水量和不同反应时间对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产品收率的影响,并提出比较合适的反应条件。UV-214/KOH/1-溴代正辛烷/氯化二甲基双十六烷基铵/水物料配比是0.06/0.07/0.06,0.002,0.25(摩尔比),反应6小时,UV-531的收率是93.2%,氯化二甲基双十六烷基铵是比较理想的相转移剂。  相似文献   

3.
由宏君 《安徽化工》2004,30(3):34-35
介绍了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的物理性质和传统的合成方法,同时详细地论述了目前合成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的方法(溶剂法和相转移法).利用氯化二甲基双十六烷基铵作为相转移剂,常温常压下可以合成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省略了复杂的提纯过程,产品的收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紫处线吸收剂UV-531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维相  苏敏  姜恒  宫红 《化工时刊》2005,19(12):25-27
在无有机溶剂的情况下,以叔胺或季铵盐为催化剂,在强碱水溶液中,110℃下,以2,4-二羟基二苯甲酮和1-溴代正辛烷为原料高产率的合成了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实验结果表明:当十八叔胺为2.0g,水为10mL、2,4,二羟基二苯甲酮、KOH及1-溴代正辛烷分别为0.2mol:反应时间4h时,合成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的产率可达91.6%。  相似文献   

5.
以间苯二酚、三氯甲苯和苄基氯为原料,通过两步反应合成2-羟基-4-苄氧基二苯甲酮。第一步采用以间苯二酚和三氯甲苯为原料,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为相转移剂时,合成了中间体2,4-二羟基二苯甲酮,其反应的适宜条件为:反应原料n(三氯甲苯)/n(间苯二酚)比为1.4、滴加温度为60℃、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0.5 h和催化剂用量为3.0 g/mol(以间苯二酚计),产品收率在95%以上。第二步采用以中间体2,4-二羟基二苯甲酮和苄基氯为原料,合成最终产物2-羟基-4-苄氧基二苯甲酮,结果表明,反应原料n(苄基氯)/n(2,4-二羟基二苯甲酮)比为1.0、Na2CO3为106.0 g/mol(以2,4-二羟基二苯甲酮计)、环已酮为40 mL和反应时间为6 h,产率在77%以上。得到的中间体和产物通过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1H-NMR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6.
刘蕤  徐伟箭 《涂料工业》2005,35(2):7-10
以4-羟基二苯甲酮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通过两步法合成了水溶性光引发剂氯化(2-羟基-3-(4-苯甲酰基苯氧基)-N,N,N-三甲基-1-丙铵)。结构用红外光谱得到证实,测定了该光引发剂的水溶性和光引发性能。  相似文献   

7.
2,4-二羟基二苯甲酮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黄玮  由宏君  王世安 《辽宁化工》2003,32(4):158-160
详细介绍了2,4—二羟基二苯甲酮(UV—214)的性能和吸收紫外光的原理。同时进一步对合成2,4—二羟基二苯甲酮的各种制备方法进行了综合比较,给出了以间苯二酚和三氮甲苯原料,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为相转移剂时,反应温度为40-50℃,常压条件下一步合成2,4—二羟基二苯甲酮,工艺步骤简单、生成设备投资低、相转移剂没有污染,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易于工业化。结果表明,在相转移剂存在条件下,合成2,4—二羟基二苯甲酮的产品质量可靠、性能优越,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以Na2S2为还原剂,将4-硝基-4’-氯二苯甲酮还原成4-氨基-4’-氯二苯甲酮,通过对反应物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进行多因素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反应温度92℃,反应时间2.5小时,4-硝基-4’-氯二苯甲酮:Na2S2=1:1.7(mol),收率为85.80%,含量为98.08%。产品结构经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和元素分析证实。实验操作简单,分离容易。  相似文献   

9.
以4-甲基二苯甲酮为原料,经溴化合成4-溴甲基二苯甲酮,再与二甲基十二胺反应合成新型的光引发剂(4-苯酰基)苯甲基铵-N-十二烷基-N,N-二甲基溴化物,对新化合物结构进行了IR,MS,1HNMR表征。产品纯度大于98%,收率大于81%(以4-溴甲基二苯甲酮计)。对产品的光引发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以4-甲基二苯甲酮为原料,经溴化合成4-溴甲基二苯甲酮再与乙二醇单钠盐反应合成新型的光引发剂4-(2-羟乙氧基)甲苯基苯甲酮,对新化合物结构进行了IR、MS、H1NMR表征。产品纯度大于95%,合成收率大于78%(以4-溴甲基二苯甲酮计)。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硝酸铵氧化分解海绵铜生产氯化亚铜的方法。工艺过程:将海绵铜加入硝酸铵和硫酸的混合液中,海绵铜中的铜溶解得到硫酸铜溶液;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亚硫酸铵和氯化铵,亚硫酸铵将硫酸铜还原为硫酸亚铜,氯化铵将硫酸亚铜氯化沉淀为氯化亚铜;氯化亚铜经酸洗、醇洗、烘干得到成品;滤液经蒸发浓缩得到硫酸铵副产品。最佳制备条件:(1)海绵铜溶解过程,反应温度为60 ℃,硫酸浓度为0.2~0.3 mol/L,硝酸铵用量为过量10%~20%;(2)沉淀氯化亚铜过程,亚硫酸铵与硫酸铜的物质的量比为0.6,氯化铵与硫酸铜的物质的量比为1.0~1.1; (3)沉淀氯化亚铜用质量分数为2%的硫酸水溶液洗涤,再用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洗涤,再经烘干得到氯化亚铜产品,所得产品质量符合GB/T 27562-2011《工业氯化亚铜》要求。  相似文献   

12.
由硫酸亚铁制取硫酸钾和氧化铁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钛白厂副产硫酸亚铁为原料,加入工业品碳酸氢铵,得到碳酸亚铁结晶和硫酸铵溶液,实验研究各参数对过程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工艺条件;用硫酸铵与氯化钾作用制取硫酸钾和氯化铵,确定了适宜的工艺参数;选择一种有机胺介质,它能降低硫酸钾在溶液中的溶解度,使钾的转化率提高到85%;最后将碳酸亚铁通入空气氧化制取铁红。整个过程原料综合利用好,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13.
谭淑珍  张罡  沈晃宏 《化工进展》2002,21(12):949-951
介绍了制取硫酸钾的一种新工艺--复分解四步循环法,即氯化钾与硫酸铵反应生成硫酸钾铵与氯化铵钾,硫酸钾铵再与氯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钾,氯化铵钾再与硫酸铵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铵。整个工艺全封闭循环生产,产品硫酸钾K2O质量分数≥50%,钾收率达92%。  相似文献   

14.
首先由2-甲基丁酸、氯化亚砜,合成了2-甲基丁酰氯,其次,以无水三氯化铝为催化剂,苯与2-甲基丁酰氯反应合成了2-甲基-1-苯基-1-丁酮,当催化剂用量为22 g,2-甲基丁酰氯的滴加时间为1.5 h,苯与2-甲基丁酰氯物质量的比为5.0∶1时,收率为92.6%。最后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以四氯化碳为氯化试剂,四丁基溴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将2-甲基-1-苯基-1-丁酮直接氯代和水解制得2-甲基-2-羟基-1-苯基-1-丁酮。当四氯化碳的用量为12 mL,四丁基溴化铵用量为6 g,氢氧化钠浓度为17%,反应时间为6 h时,产品的收率可达90.3%。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质谱对产品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在氨水介质中以石膏、碳酸氢铵、氯化钾为原料两步法制备硫酸钾的工艺,着重讨论了物料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液固比、氨水浓度、搅拌强度、结晶温度、结晶时间、氨水用量等工艺参数对原料转化率的影响,得出了适宜工艺方案。在此条件下,碳酸氢铵的转化率达到98%,硫酸钾的产率达到85%,硫酸钾产品质量达到ZBG21006-1989一等品标准,为工业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硫酸锰、氨水为原料,空气和硝酸铵为氧化剂,通过沉淀-氧化路线制备四氧化三锰粉体。采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产物的物相、形貌特征、平均粒径进行表征。研究了硫酸锰在氨水中的水解沉淀过程以及氢氧化锰液相氧化为四氧化三锰的过程,主要研究了液相氧化过程中氧化温度、氧化时间以及随后的干燥过程对氧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将硫酸锰溶液反加到氨水中的加料方式可以避免正加料方式(氨水加入到硫酸锰溶液中)形成碱式硫酸锰而造成产品中含硫量高的问题;在通空气液相氧化氢氧化锰过程中添加液相氧化剂硝酸铵可以提高氧化速率。当硝酸铵用量为3 g(硝酸铵与硫酸锰的质量比约为1∶7.5)、液相氧化温度为70 ℃、氧化时间为4 h、随后在空气中于120 ℃干燥4 h的条件下,制备的四氧化三锰产物物相纯,粒度细,硫含量低,达到电子级原料标准。  相似文献   

17.
固-液相转移催化法合成1-(2,4-二氯苯基)-2-(1-咪唑基)-乙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固-液相转移催化法由1-(2,4-二氯苯基)-2-氯-乙醇与咪唑在NaOH存在下进行N-烷基化反应合成了1-(2,4-二氯苯基)-2-(1-咪唑基)-乙醇.由实验得到的反应动力学方程符合拟一级反应,提出了合理的反应机理.详细研究了催化剂、溶剂、卤代烃的卤素原子、碱的种类和用量、反应温度和搅拌速度对反应的影响.对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苄基三乙基氯化铵(TMBAC)、四丁基溴化铵(TBAB)、聚乙二醇400(PEG400)和聚乙二醇600(PEG600)五种催化剂的活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具有对称结构的TBAB和PEG400的催化活性最强.反应产率与溶剂极性密切相关,中等极性的四氢呋喃(THF)、丙酮是合适的溶剂.低活性季铵盐CTMAB、TMBAC作催化剂时,在反应体系中加入溴化钠,能提高反应活性.快速搅拌和加热对反应有促进作用.在优化反应条件下,产率达88.5%.  相似文献   

18.
采用3 甲氧基 4 羟基苯甲醛(香兰素)和硫酸二甲酯为原料,甲苯为溶剂,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为相转移催化剂,对3,4 二甲氧基苯甲醛的合成反应进行了研究。在反应温度为70~80℃,n(香兰素)∶n(硫酸二甲酯)∶n(NaOH)∶n(催化剂)=1∶1 5∶2 2∶0 03的较佳工艺条件下,产品收率≥95%,产品质量分数≥99 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