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均匀电场控制下的电流变液在高剪切速率载荷作用下会丧失电流变控制能力,无法满足高速冲击载荷电流变阻尼器的应用需求。现有研究表明采用具有与电流变液流动方向平行的电场分量的非均布电场控制会改善这一问题。设计一种圆环型交指状电极结构,能够形成具有平行电场分量的非均布控制电场,并以电流变作用空间内有效电场强度值来表征非均布控制电场,通过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仿真分析了电极结构几何参数对有效电场强度的影响规律。仿真结果表明:有效电场强度最小值随电极宽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绝缘宽度的增加而增加。研究结果对非均布场控电流变阻尼器的电极结构设计提供了依据,并为非均布场控下电流变液其他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电流变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俊群  陈淑梅 《机床与液压》2003,21(1):39-42,107
电流变效应是一种奇特的效应。电流变液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产生粘度的连续变化,可以在液体和固体间快速并可逆地转化。这种特性预示着其潜在的广泛应用,因而引起了人们极大重视,本文介绍了电流变效应、电流变材料和电流变的式程应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将电流变阻尼器应用于冲击载荷下的火炮反后坐装置,阻尼器采用固定电极板式结构,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多物理场软件,建立电流变阻尼器的二维轴对称几何模型,根据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块,得到不可压缩的电流变流体层流仿真。分析高速冲击下电流变流体在环形间隙的流动情况,并且在变化的电场耦合作用下,仿真计算出电流变阻尼器输出阻尼力的大小,同时也研究阻尼器结构参数对输出阻尼力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1~5 k V范围内增加极板电压,环形通道流体速度降低1.03 m/s,总输出阻尼力提高375.9 N;在电场强度为5 k V/mm情况下,阻尼通道有效长度增加25mm,阻尼力由828.2 N增大至1 950.8 N;保持阻尼通道长度不变,环形间隙增大1.5 mm,阻尼力下降至113.3 N。  相似文献   

4.
电流变液(ERF)换向阀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电流变液换向阀的设计原理,设计方法一并对该换向阀的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圆盘式电流变传动机构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讨论圆盘式电流变传动机构主要结构参数的设计,它涉及装置的动态品质,电流变流体的物理性能和机构运行条件。研究圆盘内外半径,间隙,剪切速率,外加电压,ERF的零电场粘度和屈服应力与机构的力矩传递,调速范围,粘性功率损失,传动系统刚度,转速-电压系数等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智能材料及其器件是当今高技术材料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电(磁)致流变材料是智能材料的一个重要分支。本文介绍了电(磁)致流变材料一电流变液、磁流变液的特性、应用及它们的最新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以淀粉,二氧化锡和三氧化铝为分散相颗粒,以非油类的环氧树脂为母液的悬浮液,在交流电场作用下的电流变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如电场强度,悬浮液浓度,颗粒粒径等,还研究了漏电流密度及其影响因素,实验表明,以环氧树脂为母液的悬浮液具有明显的电流变效应,非油类的环氧树脂可作为电流变液的母液。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新型大位移测量装置 ,并对这种大位移测量装置的误差补偿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针对下肢假肢步态变化时所需阻尼力大小不同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下肢假肢的新型阶梯式变间隙磁流变阻尼器(MRD)。基于Bingham力学模型设计MRD的两级阻尼间隙宽度及主要结构尺寸,通过ANSYS Maxwell分析其内部磁场分布,采用Simulink仿真输出阻尼力。结果表明:阶梯式变间隙MRD步行时的工作间隙为1.6 mm,最大阻尼力为902.7 N;跑步等其他复杂步态时的工作间隙为0.6 mm,最大阻尼力为2 033.7 N,满足不同步态的阻尼力要求,且该MRD的最大工作电流为0.4 A,极大降低了阻尼器功耗。所提出的阶梯式变间隙MRD具有阻尼力分级输出、可调范围大、能耗低的优点,可代替阻尼间隙固定的传统MRD应用于假肢系统。  相似文献   

10.
回弹问题一直是汽车覆盖件冲压成形中的一大难题,而回弹补偿是控制回弹量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以某汽车加强板为例,进行全工序仿真模拟和回弹分析,利用位移回弹补偿原理对拉延型面和整形型面进行回弹补偿,并将回弹补偿后的工艺数模再次进行回弹分析,验证回弹补偿结果是否满足设计产品的精度要求,为控制汽车高强板的回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传统一段式位移测量装置难以在有限空间内实现输入输出电压匹配,需额外设计电源变换电路,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为此,提出一种高度集成分段电阻膜位移测量装置。在电气行程电阻膜外串联印制同系列不同方阻配方比电阻膜,通过分压作用实现电压变换,满足系统输入输出特性匹配需求;通过两次印制、两次修刻的方法,保证产品最终电阻值、线性度等指标满足系统使用要求以及输出的稳定性;进行理论分析、结构和工艺设计以及试验。结果表明:该设计结构紧凑、电压变换简便,具有良好的线性度等特性,可克服传统位移测量装置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手动挡汽车斜坡起步时,需踩油门、松离合、松手刹等一系列复杂动作配合,操作不当易导致发动机容易熄火或车辆倒溜的问题,在分析汽车斜坡起步辅助系统 (Hill-start Assist System,HSA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控制系统功能的基础上,设计由一个两位三通电磁阀、两个两位两通气控阀集合而成的整体式汽车斜坡起步辅助系统气动控制阀(HSA阀)作为HSA系统的气压制动执行元件.借助该阀,汽车在斜坡上停止时,松开刹车,汽车仍然保持刹车状态,不倒溜;启动时,依次松手刹、踩油门、松离合,无需复杂配合,就可简单起步.实验结果表明,该HSA阀能满足平地保压10 min、30°斜坡保压8 min的设计要求,实现手动挡汽车简单平稳起步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对具有特殊水平位移要求的望远镜支架基础进行了分析计算,总结了计算要点,提出分析水平位移是除应考虑支架基础本身的变形计算外,还需进一步考虑可能造成位移增量的基础转动;指出地基的选择及设计指标的控制,是这类型基础设计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国内外行走助力机器人的研究现状,对助力机器人的结构、控制系统、传感器系统等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现有机构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行走助力机器人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主动防翻装置液压回路和控制参量特点,设计了基于模糊PID算法的液压控制系统。并应用Simulink对常规PID算法和模糊PID算法进行仿真,通过对比发现采用模糊PID算法时,控制系统的调节时间缩短了0.025s、最大超调量减小了17.9%,表明模糊PID控制算法在此系统中具有更好的适应性,满足主动防翻装置的整体性能要求,为进一步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利用火药在密爆腔燃烧的能量产生高冲击载荷,检验所设计的电流变缓冲器抗冲击性能,并验证控制系统和控制算法的可行性。在Simulink环境中建立电流变缓冲系统模型,并对控制算法进行了仿真分析。对不同固定电压加载阻尼力、不同控制加载方式及控制策略性能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模糊控制能够很好地达到缓冲系统提出的控制要求,具有最优的减振控制效果。研究结果为优化电流变缓冲器结构设计及其系统控制算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电液伺服试验台的液压系统存在着较大的相位滞后。通过拟合频率与相移误差表中的数据得到系统的延迟特性,采用Smith相位预估和PID控制相结合的方法来改善试验台系统的性能,并对补偿和矫正后的系统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系统的响应特性明显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8.
张忠轩  任天平 《机床与液压》2020,48(19):122-126
六面顶压机的压力控制精度影响人工合成金刚石的品质。在生产工艺的补压阶段,为了减小三相异步电机频繁启停引起的压力波动,设计一种基于永磁同步电机的泵控压机补压系统。设计了采用矢量控制的电机驱动器,并根据所建立的液压系统数学模型,在Simulink环境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达到工艺要求的补压精度,实现电机在低速时对系统持续补压,有效提升压力控制系统的可靠性,降低企业的生产和维护成本。  相似文献   

19.
鄢华林  宋林 《机床与液压》2011,39(24):63-65
介绍深海采矿装置升沉补偿液压系统工作原理,分析控制系统原理,基于PDF算法建立伺服控制系统,通过仿真验证控制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肖日增  赖辉 《机床与液压》2017,45(10):63-65
为解决现存缓降装置的一些缺陷,设计一种机械式自动控制匀速下降的新型实用缓降装置,将重力负载引起的弹力变形作用于液压阻尼机构的溢压阀,实现液压阻尼作用与重力加速度相抵消,从而达到匀速缓降的目的。该装置无需电源、无需人为制动,适用范围广,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