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工程教育认证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探讨如何实现人才培养和就业的无缝对接,阐述常熟理工学院与企业深度融通,提出坚持"政府提供平台、学校针对培养、企业全程协助"的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模式,介绍计算机类专业基于良性校企合作的工程教育创新和工程人才培育模式的经验,说明完善、提升和推广中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2.
软件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应用,高素质应用型本科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定期分析,可以帮助育人单位及时掌握应用型软件人才的需求,从而不断完善培养机制,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支持和保障。成都大学软件产业学院通过对成都市场软件人才需求的调研,在对软件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多年改革探索的基础上,对软件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突破"与"构建"。  相似文献   

3.
吴俊君 《计算机教育》2014,(10):21-24,37
针对当前数字医疗软件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现代工程教育模式和协同创新理念的角度出发,提出具有"工程化"实践性的数字医疗软件人才协同培养框架。从基于协同创新的数字医疗软件人才培养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主体机制与体制改革、人才培养的能力训练体系改革和人才协同培养的质量评价体系改革4个方面阐述改革思路和具体的实施方法,探索人才协同培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科学与工程教育并重的新型IT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龚威  王瀛  谢媛媛 《计算机教育》2009,(9):136-138,18
针对大学计算机人才培养的现状与社会背景,结合IT行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在教育创新与工程实践并行,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4+2+1+1"与企业直接接轨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注重科学教育与工程教育并重的培养目标,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定位,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从企业需求的软件工程能力出发,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和软件工程课程自身特点,针对现有课程教学的不足,从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进考核方式和完善教学模式等方面阐述软件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指出这种课程改革能全面提升学生的软件工程应用能力,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培养"应用型"的软件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探究了应用型人才的含义,电子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从电子类专业学生实践应用能力需求出发,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及师资队伍建设综合改革进行了研究,构建课堂教学、常规实验、课外实践、工业实习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更好的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7.
基于校企合作的应用型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分析了校企合作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校企合作教育的基本原则;结合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改革实践,对校企合作教育运行机制、教育模式进行探讨,提出建立"政府主导、校企参与、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三位一体新机制,形成以校地联合、产学研合作为平台,以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以项目实训为载体的应用型软件工程人才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8.
为了培养网络工程专业合格的工程人才,针对目前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设置还不够规范,结合湖南工学院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思路,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探讨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相似文献   

9.
为适应军队对信息安全应用型高级工程人才的需求,借鉴国际工程教育的最新成果CDIO工程教育理念,从教学内容建设、实践教学创新、教学模式改革、考核体系改革等方面对卓越工程师"信息系统安全"课程建设开展研究和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0.
张亭亭 《福建电脑》2022,38(6):39-42
为了满足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催生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需求,高校有必要在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和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改革。本文通过倒推梳理跨境电商人才的技能要求,分析了当前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探讨了跨境电商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并探索出“培养目标修订-产教融合-体系重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的创新模式。改革结果表明,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培养满足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行业发展的跨境电商人才。  相似文献   

11.
面向应用的“Java程序设计”精品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推进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立足Java程序设计精品课程建设,本文提出了"一目标、二体系、三层次、四阶段、面向应用可持续发展"课程教学改革方案。方案从确立UPCA教学目标,整合优化理论教学体系,强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入手,突出创新应用开发能力培养,从案例教学、项目驱动教学和探索性自主学习等方面阐述了教学方法改革,以适应可持续面向应用的人才培养需要。改革实践收到了良好效果,提升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人工智能专业内涵及专业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新工科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建设,依托企业人才、技术和资源优势,以扎实落地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为着力点,探讨人工智能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安徽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专业,对校企深度融合的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进行介绍,为其他应用型本科院校人工智能专业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卢竹兵 《福建电脑》2010,26(6):179-179,186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目前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新的趋向。目前,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还不够健全,不够合理。本文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宗旨出发,结合西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的教学实践,从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两个角度,探讨了新型应用型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分析了未来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建设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对应用创新人才需求的增加,传统的电子信息教学模式已经不适用于人才的培养。本文以我校电子信息学院为例,探讨了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以及考试考核等方面的改革,对时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协同育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理念,也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文章结合办学层次和生源状况的差异性,从人才培养定位、能力导向、创新教育等视角,积极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遵循"四个构建、一个建设"方针,研究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有效路径,以提高应用型软件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6.
面对信息化企业与高等教育学校之间应用型人才供需问题,校企合作成为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根据应用型信息化人才需求现状与特点,研究面向IT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面向IT应用型的人才能力培养创新体系以及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建设流程。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向大众化转型以及信息技术的普及,大多数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将人才培养定位于应用型。文章分析应用型计算机人才的能力结构,讨论创新精神与计算机应用能力的相互依赖与支持关系以及在应用型计算机专业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必要性,结合滁州学院网络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实践,讨论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及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创新与应用能力培养问题。  相似文献   

18.
工业化阶段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战后德国经济快速发展得益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德国办学经验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方面。合肥学院与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有着20多年的合作历史,借鉴德国经验,提出以"1234"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创设"一体化"实践新模式等。文章对上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9.
"工匠精神"是一种重要的精神力量、品质要求和技能素质,应用型高校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既具备"工匠精神",又具有一技之长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从应用型人才培养所要求的知识结构、实践能力、综合素养等方面,加强校企协同培养,将"工匠精神"与课程设置、师资建设、实习实训、科研活动、校企协同、创新创业等应用型人才培养的"...  相似文献   

20.
<正>今天我准备和大家讨论有关工程教育改革与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我们搞任何改革都是在某种思想观念或价值观念指导下进行的。比如,我们讨论学术型人才更高还是应用型人才更高,这个问题就是因为人们持有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