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稠油多轮次吞吐热采过程中的井间窜流对热采整体效益影响很大,目前的研究主要是定性分析,难以评价其影响程度。在分析水平井多元热流体吞吐窜流特征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方法从储层物性、流体黏度及生产动态三个角度,定量研究了窜流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大小,并引入"变异系数法"筛选出关键影响因素。通过分析得出关键影响因素为渗透率、油层厚度、注入强度、注采压差。该研究结果可为制定降低热采井窜流风险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汪成  孙永涛  王少华  梅伟 《油田化学》2018,35(1):109-113
针对多元热流体吞吐过程中水平井出现气体窜流问题,考察了以纤维素醚为主要成分的温敏凝胶的静态与动态成胶温度、流变性、粘弹性、封堵性能及提高驱油效果。研究表明,温敏凝胶的静态成胶温度为65℃,动态成胶温度为70℃。质量分数为1.5%的温敏凝胶在80℃、定频率0.5 Hz下弹性模量在30~40 Pa,黏性模量在2.5~7.5 Pa。注入量0.6 PV、质量分数1.5%的温敏凝胶对热水和多元热流体在渗透率13.08、3.2μm~2的岩心的封堵率分别为99.7%和98.85%;温敏凝胶最经济、有效的注入量为0.6 PV,可提高多元热流体驱油效率16.2%。现场使用温敏凝胶封窜工艺可提高注热压力2.5~4.5 MPa,整个注热作业期间未发生气窜,周围邻井生产未受到影响,平均日产油量40 m~3,较注入温敏凝胶前平均日产油量增加42.8%。  相似文献   

3.
稠油油藏进行多轮次吞吐热采时,由于地质和工艺条件差异易造成井间窜流现象,为分析各因素对多元热流体吞吐窜流的影响程度,运用灰色关联方法,通过计算各因素关联度以量化确定它们的影响大小及主次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多元热流体吞吐井间窜流因素的敏感性大小排序为:渗透率、油层厚度、注采压差、注入强度、原油黏度,并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该研究成果可为多轮次吞吐热采方案设计及后期窜流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渤海油田开展多元热流体吞吐热采现场技术示范以来,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然而,受油藏及热流体物性、井网模式等因素影响,注热期间井间气窜现象较为严重,单井吞吐周期内产油量下降30%,热采效果变差。为了缓解气窜,在分析产生气窜原因的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结合化学调堵工艺,在吞吐初期阶段提出“面积注热+高温调堵+防乳增效”的复合防治措施,即多井同时注入多元热流体,优选温敏可逆凝胶暂堵大孔道,优选高温防乳化增效剂提高热采效率。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热采施工期间,邻井均能正常生产,未发生明显气窜现象,且与措施前相比,注热井日增油提高1.5倍,整体上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为后续海上热采井间窜流防治及提质增效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海上稠油多元热流体吞吐增产机理室内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多元热流体吞吐技术的增产机理,主要包括降粘机理、提高采收率机理、增能保压机理和协调增产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多元热流体可有效降低南堡稠油的粘度,降粘率达到90%以上;多元热流体中非凝析气体能够大幅度降低稠油与热流体之间的界面张力,降低稠油粘度,其中二氧化碳可使南堡稠油粘度降低50%~90%,氮气为10%~30%,同时多元热流体中非凝析气体可以较长时间维持和补充地层能量,有利于提高蒸汽波及效率,提高蒸汽利用率;多元流体吞吐对南堡稠油开采具有明显的协同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海上稠油油田多元热流体吞吐过程中出现的气体窜流问题,以精制棉花、环氧丙烷、氯甲烷为原料,制备了温敏凝胶,评价了温敏凝胶的黏度、耐盐性能、封堵性能和封堵有效期,并利用大型二维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开展了温敏凝胶治理气窜的模拟实验。研究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温敏凝胶溶液黏度先逐渐降低,但是当温度超过70℃后温敏凝胶溶液黏度逐渐增大,而当温度达到80℃时,温敏凝胶溶液形成不可流动、强度很大的凝胶。该温敏凝胶的耐盐性能良好,用含1000 mg/L的Ca2+的水溶液、1000 mg/L的Mg2+的水溶液和50000 mg/L的氯化钠溶液配制质量分数为1.5%的温敏凝胶溶液,在80℃下均能成胶。向水测渗透率为1.59μm2的填砂管注入温敏凝胶,在80℃下成胶后水驱1.0 PV的渗透率为0.0040μm2,封堵率为99.74%,而且经过40 mL/min的高强度水驱30 PV后,填砂管渗透率保持率为95.28%,表明该温敏凝胶具有很高的封堵强度且封堵有效期长。注入的温敏凝胶主要进入高渗通道,被后续注入的多元热流体加...  相似文献   

7.
在海上高孔高渗油藏中实施热采,汽窜是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结合海上高速高效开发的要求,开展了高温调剂泡沫体系的研究。通过对高温起泡剂的静态性能和动态性能进行实验评价,优化最佳的起泡剂浓度,结合数值模拟方法进行参数优化。研究结果表明:优选后的高温起泡剂在190℃温度下起泡体积≥180 m L,半衰期≥420 s,阻力因子≥20;300℃恒温12 h后发泡体积、半衰期、阻力因子等指标均保持在原来的90%以上;优选后的起泡剂浓度为0.3%,可提高驱替效率14.49%;段塞注入方式可提高驱油效率18.25%。在现场使用该项工艺后,现场注入压力升高1.5 MPa左右,生产未受注热井影响。  相似文献   

8.
海上稠油多元热流体吞吐工艺研究及现场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突破海上稠油热采技术瓶颈,开展了多元热流体吞吐工艺研究,改造了多元热流体设备和热采井井口设备、改进了井筒隔热工艺、优化了多元热流体注采参数.该工艺已在渤海南堡35-2油田成功进行了现场试验,增产效果显著,从而为稠油热采技术在我国海上的规模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受油藏及热流体物性、开发井网、注采关系等因素影响,渤海油田在注热期间井间气窜现象较为严重,单井吞吐周期内热采效果变差,邻井产量降低,不能正常生产。为此,研究应用了温敏凝胶化学调堵技术抑制气体窜流,分析了温敏凝胶辅助多元热流体机理,通过实验确定了相关特征参数,并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影响温敏凝胶封堵性的主要参数进行了优化分析。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热采期间,邻井均能正常生产,未发生明显气窜现象,整体上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为后续海上热采井间窜流防治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海上稠油水平井多元热流体吞吐开采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元热流体吞吐是一种新型的海上稠油热采技术。提出了多元热流体吞吐数学模型,对多元热流体吞吐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就产油曲线、温度、原油黏度及压力分布特征,与热水吞吐、蒸汽吞吐等开发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在注入热量、温度、速度和焖井时间均相同的条件下,多元热流体吞吐相对于热水吞吐和蒸汽吞吐的热波及区域大,保温保压效果好,原油降黏分布区域大、降低程度高,且具有更长的生产周期和累计产油量。  相似文献   

11.
胜利油田超稠油蒸汽驱汽窜控制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超稠油油藏蒸汽驱过程中汽窜严重的问题,开展室内蒸汽驱汽窜控制技术研究,将氮气泡沫与热固性堵剂相结合封堵汽窜,热固性堵剂封堵大孔道,氮气泡沫调整蒸汽的吸汽剖面。优化后的泡沫剂体系300℃阻力因子达到30以上,且对低含油饱和度区域具有选择性封堵作用,适用于超稠油油藏条件下高渗透带的封堵;热固性堵剂在静态120℃可4 h形成固结,150℃可2h有效固结,在蒸汽动态驱替过程中可形成有效封堵。利用双岩心管开展堵调工艺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热固性堵剂和氮气泡沫相结合的封堵汽窜方式比单纯应用氮气泡沫提高采收率5.7%,驱替效率整体达到60.8%。2011年在单56超稠油藏进行现场实施,措施后综合含水下降10.2%,生产井井口温度下降15℃,井组日产油量增加28 t以上,单轮次措施有效期198 d,措施增油2 562 t,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低渗透油藏CO2驱气窜通道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低渗透油藏CO2驱开发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容易发生气窜。针对目前尚无定量的气窜识别标准,以及现有的气窜通道体积计算方法实用性较差等问题,通过分析产出气中CO2含量的动态变化特征,将气窜类型划分为明显气窜和微弱气窜两大类,明确了见气时间确定方法,建立了气窜识别判断标准。在此基础上,利用物质守恒原理分别计算注入端和产出端的气窜通道体积,并借助气窜通道体积交会图实现对气窜通道体积的校正,从而消除单井产液比例系数或井网形状因子对气窜通道体积计算结果的影响。通过对实际气窜单井的分析和计算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一方面实现了对气窜类型和气窜程度的定性评价,另一方面实现了对气窜通道体积和气窜通道横截面积的定量计算,为后期合理设计封堵措施和堵剂用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蒸汽泡沫调剖技术在稠油开采中的试验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姚凯  王志刚 《特种油气藏》1996,3(3):44-48,58
针对稠油在注蒸汽开采中发生的汽窜问题,阐述了蒸汽泡沫调剖的应用机理,在室内对各种机械泡沫剂进行了性能评价,并对调剖敏感因素的影响及泡沫注入方式的筛选进行了研究,同时通过现场应用效果分析,证实了蒸汽泡沫调剖对提高采收率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4.
草舍油田注CO2驱油开发后期,由于油藏渗透率级差大,CO2易通过大孔道窜至生产井,造成油井气油比上升,严重影响气驱效果。为了解决气窜问题,开展CO2驱防气窜调驱体系室内实验研究和性能评价,研制了一种适合于该油藏特征的聚合物凝胶–无机沉淀复合调驱体系。结果表明,聚合物凝胶–无机沉淀复合调驱体系气测封堵率达99.74%,突破压力为28643 kPa,封堵性能良好,能够满足草舍油田CO2驱防气窜调驱的需要,同时可以有效地降低作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该研究成果为提高草舍油田CO2驱防气窜工艺及整体开发水平提供了新的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5.
气顶稠油油藏气驱(窜)特征及平复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3块为中深、巨厚、块状、高孔、高渗气顶底水稠油油藏,气顶具有较大的驱油能量,在油田井网调整及热力采油过程中.先后发生气顶横向驱油及纵向气窜。通过对气顶气开发历程、阶段特点进行了综合论述,对油井气窜的的响因素及合理利用气顶能量控制油井气窜的主要技术措施进行了研究。实践证明,气顶稠油油藏实施油气平衡开采,发挥气顶驱油作用,有利于控制和延缓气顶气窜。  相似文献   

16.
高温压裂液体系研发及在海上气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常规压裂液体系仅适用于150℃以下地层,而海上气田高温深井的地层温度高达160℃。文中通过室内实验优选了温度稳定剂、高温延迟交联剂和破胶剂的加量,研制出耐温160℃的高温压裂液体系,延迟交联时间可控制在2}5min,破胶时间少于3h。该体系在海上气田BY2井158℃储层压裂施工中得到成功应用,压后45h内压裂液返排率85.5%,日产气9.6x1 04 m3,达到了改造储层和增产的目的。该技术对海上高温储层压裂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曙一区超稠油封窜调剖技术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法 通过室内实验对体膨型调剖剂的理化性能及其对超稠油油水分离的影响进行评价 ;应用高温流动物理模拟方法对该种封窜调剖剂的矿场应用进行测定评价 ;在室内研究的基础上 ,采取注汽前调剖方式进行 12井次的矿场试验。目的 寻求一种降低高渗层渗透率、提高低渗层的动用程度、提高蒸汽吞吐开采效果的封窜调剖技术。结果 矿场试验证明 :该项技术可有效降低汽窜影响 ,在改善蒸汽波及状况 ,提高周期产量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结论 利用该种封窜调剖技术 ,能够降低高渗层的渗透率 ,大幅度提高低渗层的动用程度 ,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曙一区超稠油蒸汽吞吐的开采效果。  相似文献   

18.
固化水完井液体系在平湖油气田B8井中的应用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化水完井液体系是一项油气层保护新技术,在陆上油气田多用于开发后期的修井作业,用海水配制并应用于我国海上油气田开发井完井作业尚属首次。平湖油气田B8井各气层压力系数差异较大,经过可行性分析,并进行以海水为基液的固化水完井液配制试验获得成功后,在该井采用固化水完井液体系进行了完井。应用效果表明,采用固化水完井液体系,既防止了完井液向低压气层中的漏失,有效保护了气层,还确保了该井高压气层压井的需求。B8井完井后,诱喷投产一次成功,日产气量比原预测产量增加了30%以上。固化水完井液体系在平湖油气田B8井首次应用成功,为今后在海上其他油气田应用该项技术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水平井开发中油层套管固井质量差的实际难题,从水泥浆防气窜性能设计入手,通过室内实验分析了不同体系水泥浆性能对气窜的影响,评价了各种常用防气窜评价方法的适应性;结合水平井井眼轨迹特点,形成了水平井水泥浆防气窜性能多因素评价方法,即在自由水为0和滤失量小于50 mL条件下修正了水泥浆性能系数(SPNx值)和阻力系数(Ax值)评价方法,并成功应用于川西某口中浅层水平井固井中,为以后川西水平井固井水泥浆防气窜性能设计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