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李振燊  黄莹 《城市建筑》2022,(12):66-71
后工业景观源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工业革命背景下的工业美学意识觉醒,以及相应的工业遗产保护的更新实践。其意义不仅在于对工业时代遗址及其构筑物的改造和利用,更在于唤起人们对文脉传承和环境保护的关注,如城市工业历史的传承、场所记忆的保留、生态环境的修复。解析上海杨浦滨江南段的滨水公共空间规划设计实践,从城市文脉的发掘、工业元素的演绎、技术和工艺的创新诠释了后工业景观设计语言,对重大文化艺术事件的引入起到了绝佳的城市触媒效应,促进了滨水工业地带的转型和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2.
曲菲  吴然  张轶伟 《时代建筑》2022,(2):164-169
存量发展时代的城市更新越来越关注日常生活空间的保护和再生。针对“日常性”的理论探讨常常作为一种设计话语,影响城市更新中的价值判断。然而,现有的社会学理论尚缺少可供建筑实践参考的方法论,需要在实践和教学中探索在地性的视角和策略。文章从日常空间的理论出发,论述了在公共空间实践中对日常性和都市性的思考,并展示了将实践所需的理论和策略融入本科设计教学的过程;围绕公共空间的理论建构与教学转译,探讨了三年来的真题式实践任务和项目流程如何启发学生对当下都市空间矛盾性和设计师角色的思考。通过对教学全过程的分析,文章提出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互证有助于学生自主地认知空间社会价值并探寻改变决策者观念的实践表达。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理念在我国得到广泛认同和高度重视。上海“一江一河”沿岸滨水地区公共空间营造已引入儿童友好城市理念。以杨浦滨江为例,探索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示范区,总结提炼其空间布局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为了让儿童突破活动“孤岛”的局限,融入城市公共生活,应致力于营造“无处不在”的儿童友好城市公共空间体系。在滨水公共空间中构建“教育、健康、玩耍和娱乐、社会支持、自然、出行、水和食物、配套”8大体系并实施“儿童友好活动圈构建+安全无障碍的游线路径组织”的网络化空间布局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回溯上海杨浦滨江南段滨水公共空间自2015年起的设计与发展历程,解读在总体概念、既有建筑更新改造、工业遗产保护、生态系统修复等方面的理念与策略,在城市政策导向和建筑师自主创作的双重框架下阐述滨水公共空间复兴的社会属性与建筑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反思我国滨水公共空间开发过程中的公共性缺失现象,探讨了滨水公共空间开发的公共价值观念,并在此立论基础上提出滨水公共空间开发的原则与对策。  相似文献   

6.
高雪 《城市建筑》2023,(15):41-43+64
京杭大运河苏州段滨水公共空间是苏州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苏州城市空间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针对京杭大运河苏州段滨水公共空间的现状建设情况展开分析,从住区分布、岸线开敞度、设施布局、开发强度四个方面探讨了滨水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滨水公共空间内部吸引力、增加岸线开敞度与视线通廊、差异化服务设施布局、把握公众利益的诉求等滨水公共空间更新策略,为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提升改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李国亮 《华中建筑》2009,27(9):93-95
公共空间因其不具有直接的经济效益,在城市更新中极易成为被遗忘的角落。然而,这个典型的城市空间元素将在城市旧区的复兴中发挥极为关键的作用。该文从价值的视角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探讨,发现在以城市更新发展为主体考量公共空间时.公共空间是有价值的,而且其价值是绝对的,而非相对的。  相似文献   

8.
苏州作为水路结合布局的经典,拥有各种滨水公共空间。如何能合理运用这些空间节点,并重拾其活力,是文章研究的重点。文章以苏州古城仓街片区和下塘街片区为例,从促进街区活力最大化的角度出发,对于江南传统滨水区公共空间的空间模式、居民活动现状等进行分类调查研究,并针对发现的问题从提升街区活力的角度提出城市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9.
10.
旧城区滨水公共空间的更新对城市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有效途径.以上海市普陀区曹杨新村环浜综合提升项目为例,列举了旧城区滨水公共空间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基于风景园林学科优势,以系统性的景观思维,总结了一套综合提升技术框架,引领多专业整合;同时结合一系列"美好生活"设计行动计划,推动曹杨新村环...  相似文献   

11.
工业水岸转型现有研究集中在后工业美学、生态修复、产业转型等议题,但未能揭示去产业化后转型成公共开放水岸过程中,物理空间营造与城市日常生活重塑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趋势。基于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的理论,通过实践参与以及对上海黄浦江两岸地区自2002年起4个关键性事件中非正式规划手段及正式规划机制等相关规划设计方案、准则及报道的收集分析,探讨工业遗存取舍及诠释的价值取向、开放场址边界融合的设计策略。进而总结黄浦江工业水岸转型可以被视为景观都市主义的实践操作,其对应工业遗产转型显示出非等级化的设计取向,表达了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的交互影响,是促进城市水岸日常生活多元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袁松亭 《风景园林》2021,28(5):51-56
互联网通过影响现代人类活动行为进而影响城市公共空间的形态.相较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空间设计的介入却相对落后.设计行业应主动对互联网带来的变革及挑战做出回应,才能满足新时代人们的需求.通过对比研究不同时期人的行为活动与城市公共空间的物理属性之间的关系,就互联网时代对公共空间的深层影响进行探讨;并提取了通道和节点2个基本的...  相似文献   

13.
毛晨悦  吴尤 《风景园林》2020,27(7):62-67
近年来,针对铁路工业遗址的改造与再利用案例的研究不断拓展,体现出在规划与设计方面逐渐以风景园林为主导的趋势,成为城市工业历史街区更新的重要议题。以费城铁路公园(The Rail Park)整体规划为案例,围绕城市开放空间系统布局、工业历史街区更新、空间营造3个层级来分析铁路公园的规划与设计。铁路公园体现出与城市开放空间系统的连通性较强、沿线城市街区差异性明显、场地空间特征性突出的特点,其规划与设计能够顺应各区段独特的周边城市环境与场地空间条件,采用和而不同、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进而有助于提升城市空间品质、促进经济发展、加强文化建设。铁路公园的规划与设计为城市工业历史街区更新与工业遗址景观再生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张丽 《中外建筑》2012,(7):112-114
文章以上海三林老街滨河城市公园为例,深入浅出地论述以滨河绿地为载体的城市带状景观空间的设计体会。通过在总体规划上,对城市滨河带状空间的现状及文脉研究,构建多维的景观结构,创造多样的景观视线通廊,在具体设计时,把握城市滨河带状空间各元素的处理,形成沿河旖旎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5.
徐宁 《风景园林》2021,28(4):52-57
中国风景园林行业的研究和实践对象正在由传统绿地向多元复合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转变,公共空间体系构建将成为新时代城市绿色发展的有效手段.在综合研判学科背景、研究内容及方法的基础上,从社会经济、规划与地理、景观生态、物质空间、量化分析维度对城市公共空间相关研究进行概述,进而提出基于多学科视角的公共空间研究谱系.通过系统梳理6...  相似文献   

16.
基于利益相关者分析的公众参与城市更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城市更新本质进行解释,回顾欧美城市更新的经验教训和我国的特殊历史背景,借助利益相关者分析工具,研究城市更新过程中相关主体的多元利益诉求及其冲突的根源,提出引入实质性的公众参与机制,明确居民的平等、全过程参与权利,并设计相应的保障措施,为相关主体的利益博弈提供充分的时空平台,从而最终实现城市更新。  相似文献   

17.
侯晓蕾  郭巍 《风景园林》2017,24(6):42-48
本研究以风景园林的视角,对北京旧城公共空间的发展历史、使用现状和景观更新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在进行实地调研与居民互动的基础上,借鉴公共空间复兴的相关国际经验,并结合北京旧城公共空间的实际情况,探讨北京旧城公共空间景观再生设计的有效途径。本课题重点提出了以下策略,分别为:微空间的挖掘与设计、多功能集约站点设计、私属空间的借用与开放、公共空间的网络化连通。本课题也采用了多样化的设计研究手段,包括居民访谈、互动调研、文献研究、方案展示、艺术装置等,借此探索高密度的城市建成区公共空间的有机更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空间逐渐由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以往城市的边缘地区在区位上逐渐由边缘地带向城市中心地带转变,在功能和形态上都需要进行更新调整。然而受到现有土地利用、开发组织方式以及制度基础的交织影响,边缘区更新难以顺利实施,难以适应城市重构的需要。本文借鉴政治经济学相关理论,研究城市空间重构下边缘区功能、空间演化特征和机制,并以常州市清潭片区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其在转型阶段的发展诉求,为边缘区更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浅谈城市公共空间与公共建筑的城市价值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域性是城市文化和价值的集中体现,城市文化特色来源于城市的历史底蕴、城市的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以及丰富多彩的市民生活形态,而城市公共空间则是城市体现城市文化的舞台,城市中的建筑塑造了城市公共空间,同时城市公共空间则成为了建筑表达地域性的土壤。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建筑反映了城市市民日常活动的特点,是当代建筑和城市形成地域特色的基础,良好的建筑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不仅是满足多样化、地域性的城市生活的前提,同时也可以激发人们的激情和创造力,从而上演更加生动的城市生活场景,人们的生活特色造就了城市的文化、文化造就了地域性,建筑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