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系梳可用服务设计的关键在于准确分析服务的可用性需求。研究和采用网络信息系统服务的设计方法和应用技术。是提高企业网络信息系统的服务能力.发展网络信息系统在现代化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中的作用,最终实现企业信息化的重要课题之一。[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邵剑 《电力信息化》2014,(9):119-123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是一种先进的财务管理模式,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认识到财务转型的重要性,但仍有部分企业对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缺乏认识,同时对于如何建设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感到迷茫。文章对财务共享模式理论进行了研究,对如何建设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提出了信息化建设思路,并预测了发展方向,旨在为各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的新形势,提出了“互联网+电力营销”智能互动服务创新体系,构建了由资源保障、数据支撑、业务管理、运营管理4个层面组成的智能互动服务创新体系架构。对该体系部分业务进行了实践应用,初步验证了所提智能互动服务创新体系的先进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云起 《中国电力教育》2012,(36):103-104,124
基于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背景,分析了海南省电力行业和供电企业在新形势下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供电企业差异化服务策略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的战略定位,研究旨在为相关企业和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目前中国能源发展面临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能源供需分布不匹配、各类能源系统不融合、合理投资回报模式缺乏等困境,能源互联网是解决中国能源发展关键问题的有效手段。在能源互联网的背景下,综合能源服务将是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未来园区能源互联网是能源系统的基本单位,更是综合能源服务的基本落脚点。文章从综合能源服务的内涵出发,立足于园区能源互联网,从园区综合能源服务商、服务内容、商业模式、支撑技术4个方面提出面向园区综合能源服务的关键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能源技术的变革催生了电力系统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应用加强了电力系统信息-物理之间的联系。在对比电力系统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基础上,深入阐述了其核心特征——信息物理融合的本质。进而,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的研究范畴,从数值仿真和机理解析2个维度,总结综述了电力CPS在信息物理融合的建模分析及相互影响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在"互联网+"技术融合创新下电力CPS相关技术的研究挑战。最后,展望了"互联网+"形势下一二次融合、芯片传感、透明网络、区块链等电力系统信息物理融合关键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在能源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当下,综合能源服务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以浙江省某综合能源示范基地为例,分析了该基地主要功能,并在此基础上,详细介绍了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综合能源服务平台。从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综合能源服务和基于大数据的综合能源服务两个方面对综合能源服务的技术方案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发展对策,为今后综合能源服务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如何在各种异构数据库之间进行安全的信息共享,对于实现电力企业资源优化,提高电力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满足这一需求,可以采取两种方案,一种是基于XML技术集成各种异构数据库,在保持原有各异构数据源自身的数据格式和存储方式基础上,采用XML文件作为异构数据源的中间形式,向应用层提供统一的检索服务接口;另一种是基于移动Agent技术实现对异构数据源的访问,利用移动Agent的智能性和灵活性快速地实现信息共享。为此,本文主要讨论用两种方法为各个异构数据源建立数据共享平台,这种方式减少了以前那种直接进行数据信息传递的繁琐。  相似文献   

9.
王纯林  王辉  文锐  项勇 《中国电力》2016,49(12):107-113
随着城市化进程推进,电力电缆在城市供电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分析了电力电缆的管理现状以及传统管理模式面临的诸多挑战,提出了基于“互联网+”视角下的电缆智慧管理模式,以苏州电网电缆管理为例,介绍了目前国内在电力电缆智慧管理方面进行的一些探索和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电力信息一体化平台是解决当前电力系统日益庞大的信息系统最好的方法,通过统一的基础平台,企业可以很好地实现电力系统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传输和共享。SOA应用到一体化信息平台,可以大大提高信息化平台上企业门户系统的扩充和信息共享。首先介绍了SOA架构相关知识,然后按照SOA架构的思路给出一体化信息平台的框架、服务调用步骤和平台功能系统。对于电力信息化的建设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从实现电力企业信息系统能力的角度来描述目录服务的各种功能定义,但不会针对特定的目录服务器产品给出设计定义。在分析电力企业信息化现状的基础上,从用户、组织机构等方面设计目录中信息的存储方式,将用户的权限细分并详细分配,以保证基于此目录的服务能给用户提供稳定、安全、高效的服务。同时结合未来信息化系统的建设要求而定义出企业信息化系统中目录服务的规划,并从横向和纵向2个维度描述信息化系统之间资源的集成和同步要求。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标准在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得到一致认可。但是,信息技术标准尤其是行业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并未得到真正应用。中电联标准化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电力有效标准1757项,其中电力行业标准1507项,  相似文献   

13.
黄治 《湖南电力》2009,29(3):21-23
讨论电力调度企业信息在Intemet/Intranet环境下的集成问题,对实现企业信息集成的企业信息门户(EIP)的概念、特点及其功能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建立基于SPS/HTFP的3层B/S体系结构的网站实现EIP的信息和应用集成的方案,供同业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大规模推进,其概念已深层次地应用到各行各业中,电能计量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的长久发展。以“互联网+”作为大背景,设计了知了计量体系,有效实现电力数据采集存储、渠道协同运营、调度平台服务及营销等业务,并在浙江省台州市成功上线。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切实有效的降低居民表计申校量,及时解答与计量电费相关的用电疑惑,极大的提升客户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UIB是美国SISCO公司提出的解决异构系统集成的一种技术构架,并与IEC、EPRI(美国电科院)、W3C的相关技术标准(如CIM、XML等)相衔接,可有效地解决电力企业现有的多个异构系统的集成,促进电力企业的信息化.UIB有效地解决了POINT TO POINT(点对点)和综合数据库等集成方法的缺点,是未来异构系统集成的一种技术发展趋势,可能有望成为IEC标准.分析了当前一些集成方案的缺陷并结合实际案例介绍了UIB在电力企业信息系统集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UIB是美国SISCO公司提出的解决异构系统集成的一种技术构架,并与IEC、EPR I(美国电科院)、W 3C的相关技术标准(如C IM、XML等)相衔接,可有效地解决电力企业现有的多个异构系统的集成,促进电力企业的信息化。UIB有效地解决了PO INT TO PO INT(点对点)和综合数据库等集成方法的缺点,是未来异构系统集成的一种技术发展趋势,可能有望成为IEC标准。分析了当前一些集成方案的缺陷并结合实际案例介绍了UIB在电力企业信息系统集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的新形势,提出了"互联网+电力营销"智能互动服务创新体系,构建了由资源保障、数据支撑、业务管理、运营管理4个层面组成的智能互动服务创新体系架构。对该体系部分业务进行了实践应用,初步验证了所提智能互动服务创新体系的先进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企业信息服务总线是企业内信息系统之间通信的中枢神经系统,是企业实现业务全面贯通、应用充分融合和数据完全一致的基本保障。以企业信息服务总线为系统整合架构,阐述了系统整合实施的过程及应遵循的原则和实施的关键点。该系统包括服务适配框架、共享服务库、信息总线平台和服务组合与流程管理等核心部分。建设实施时要坚持松耦合、可重用性、边界明确、标准化的原则,并进行统一的规划,建立标准和规范体系,实现标准化和实用性之间的平衡等。  相似文献   

19.
移动互联网具备开放共享、随身便携、实名身份、地理定位等特点,正在迅速改变各个行业。移动互联网也深刻影响了智能用电产业的内外部环境,改变了用户行为习惯和体验要求,增强了用户、企业间的互动关系,促进了智能用电的移动化、实时化、互动化和个性化。从用户行为、营销方式、商业模式、产业生态、行业竞争等多个角度,分析了移动互联网对智能用电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逐一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95598供电服务”模式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庆辉  刘佳  李玮  周文萍 《电气技术》2017,(12):134-137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95598电力客户服务需求呈现出快速、便捷、个性化等特征。本文对95598供电服务在借助"互联网+"思维,针对内部协同不足、服务渠道不畅等影响客户体验问题上的探索和实践进行综述。本文主要介绍95598营配调贯通、在线客服业务场景设计及功能实现、服务积分激励三个方面,并与实践应用前期服务模式进行对比,最后总结了现有服务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