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软件》2017,(3):38-41
针对当前"双创"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社会对计算机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分析当前"双创"教育的发展现状,提出以强化计算机人才实践技能为依托,以"计算机人才创业孵化平台"为基地,研究计算机专业"双创型"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
反思"双创教育"给高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生态、学习方式、教学方式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创业模式给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带来的冲击,以"兴趣激励创新"为切入点,针对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特点,设计"平台构建—意识激励—思维拓展—创业孵化"4层体系的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创业型人才培养设计方案,并对该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阐述,说明其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产学研用"模式下,依托区域产学研联盟,结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探讨计算机专业"三创"人才培养方式。通过将专业综合实验课程与科研项目实践结合、学生科技活动与企业科研需求结合、以及实习基地与企业人才储备目标结合等方式,对计算机专业"三创"人才培养方式进行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4.
陈宇飞  杨柳  张一 《网友世界》2014,(8):116-116
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针对吉林工商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从"三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重要性、构建的内容和应注意的问题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旨在为食品工程专业学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三双四融入"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培养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以三个核心技术一体化为专业建设理念,以工学交替、校企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切入点。"三双四融入"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成功,将打破校企深度合作难以实现的僵局,对于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的无缝对接,提高毕业生质量都将起到引领与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定向-双轨制"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开展,使得高校人才培养更具有针对化、目标化,也更能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但是,随着"定向-双轨制"模式的开展,一方面是酒店对人力需求的供不应求,另一方面则是高职院校人才供过于求,由此造成了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的悖论怪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从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等方面来解决。  相似文献   

7.
针对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理论教学所面临的困难,本文介绍江西财经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四维六化双主体互动式"教学模式,并将该模式中的"教学设计情景化"环节扩展到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理论教学过程中。问卷调查和考试成绩显示,采用该教学环节能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理论知识。  相似文献   

8.
当前,全国高职院校各专业正积极研究探索"双证"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而我国软件产业人才短缺,因此,高职软件技术专业教育不能仅停留在学历教育上,需结合企业、行业对软件人才的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需求,对软件技术专业"双证"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创新。  相似文献   

9.
目前各高职院校各专业正积极研究探索"双证"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而我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短缺,因此,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教育不能仅停留在学历教育上,需结合企业、行业对软件人才的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需求,对计算机应用专业"双证"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目前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园艺专业培养存在人才培养模式趋同与流俗、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和综合性、亟待提高实践教学质 量与水平,仍延续单一、死板的教学模式与方法、缺失健全的考核体系制度和激励机制等问题,结合园艺专业的教学实践,提出创 新型人才培养目标,设立研究创新型人才培养方向,全面修订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引入导师制形成个性化培养方案,鼓励大学生 积极参与创新创业项目,改革创新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全面加强实验实践条件建设,构建能切实提高园艺专业教学质量的创新 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魏雪峰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13,(26):5942-5943,5947
主动适应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坚持并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学工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对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进行改革。建立教学资源保障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以IT企业实际项目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本专业的教学改革成果将为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及相关工程教育专业的建设和改革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课业考评是人才培养的一个指向标,而在国内的教育教学专业中,课业考评模式太过单一或者陈旧,渐渐跟不上社会对人才类型的需要。借鉴德国"双元制"的教育经验,对中国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业考评方式进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3.
高职信息安全专业的人才培养要充分体现职业特色,学生须具备较强的实践和应用能力。文章针对高职信息安全实践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安全专业的教学经验,探讨政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四维联动"工程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4.
信息安全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昕  蒋文保 《计算机教育》2009,(21):105-107,112
本文围绕本校信息安全专业建设目标,分别从课程群建设为核心的"三位一体"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体系、专业教学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并构建具有一定专业特色的面向应用的人才培养方案,在优化和逐步完善信息安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探索,以期建立更为科学的、合理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5.
廖卓凡  郑斌  熊兵 《计算机时代》2021,(4):110-112,116
"双一流"的背景下如何做好区域重点高校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实现在大数据时代和"双一流"的教育背景下满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要求,是研究生教育需要深入思考的课题.文章研究了计算机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在分析目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对教学培养目标,教育培养体系等的改革措施,旨在培养出满足"双一流"背景下社会需求的研究生人才.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软件开发专业的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根据"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特色及我院具体情况,探讨软件开发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重点阐述培养模式的实践方案和实践内容,并对我院的实践成果进行简单评析。  相似文献   

17.
双证融通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模式,主要研究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之间的有效融合.本文的研究以软件技术专业为例,实施"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建设.本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实施"双证融通"的意义,探索了将职业资格证书融入课程体系建设中去,最后总结了"双证融通"课程体系建设过程.  相似文献   

18.
“双导师制”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适应IT业对软件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江西农业大学软件学院在多年的校企合作"3+1"办学人才培养实践经验中,建立了以"双导师制"为模式的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通过校内导师指导的课程实验、暑期项目实训和兴趣小组等实践教学活动,实现了与企业导师指导的上岗实践教学的"无缝对接",提高了学生的软件项目开发实践能力,为培养实用型软件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以黄淮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为例,探讨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软件工程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指出该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地方高校软件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问题,分析北京林业大学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提出了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确定了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核心能力是程序设计与软件开发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1+2+4"人才培养理念,创建了"一体两翼"的核心课程体系,构建了"4层1纵"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