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喔星锌(Znq2)作发光材料,做出Glass/ITO/Znq2/Al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薄膜器件,测量了它的伏安特性,电光特性曲线及其电致发光光谱,同时也测量了喔星锌在粉末和薄膜状态下的荧光光谱、激发光谱、吸收光谱。 相似文献
2.
有机电致发光薄膜具有制备方便,驱动电压低,发光亮度高,可以和合物基底匹配等优点,成为目前世界显示技术的一大研究热点。论述了有机发光薄膜器件的结构、工作机理及其膜电致发光薄膜电致,光致发光的特性,论述了薄膜发光器件的电学科技司与光学特性及其器件在脉冲电压波形驱动下的电光特性,提出了应用于显示技术的有机电致光薄膜器件的电不于光学特性的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3.
4.
5.
用喹啉锌作发光材料,制备出Glass/ITO/Znq2/A1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薄膜器件,分析并测量了它的伏安时间特性,电光时间特性,并与LED器件的电致发光时间特性进行了比较。实验表明有机薄膜发光的电光时间效应与LED器件相比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6.
观测了有机电致发光薄膜器件的电流变化和相对应的发光变化特性 ,并作了定性分析 ,提出了类 PN结正向导通发光的有机薄膜电致发光机理的模型 相似文献
7.
将无机薄膜电致发光器件和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器件作了一个比较,并给出了有机薄膜我器件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层材料选择的依据。最后分析了一个实际制备的双层器件。 相似文献
8.
9.
10.
稀土有机配合物作发光层的有机电致发光薄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稀土有机配合物电致发光薄膜器件的材料、结构、发光机理。介绍了目前研究的状况、出现的问题以及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12.
本文研究了硅表面微机械加工薄膜的形成工艺及技术。通过调整各种薄膜生长、掺杂以及退火的条件,得到了较低的薄膜残余应力(LPCVD多晶硅膜30MPa压应力,LPCVD富硅氮化硅帮PECVD氮化硅膜约100MPa张应力,Al膜在30MPa范围内由压应力到张应力变化)。另外,采用了复合膜和纹膜技术,用于大幅度地降低薄膜应力,取得了预计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分析了薄膜温度传感器制造的难点,提出降低内应力的方法,应用正交试验技术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应用S枪磁控溅射方法和薄膜工艺制成了零电阻分别为100Ω、500Ω、1000Ω的镍薄膜电阻元件,其电阻温度系数达到德国DIN43760标准。 相似文献
15.
16.
ITO透明导电膜高速成膜的研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一种采用低能量大束流高密度等离子体作为离子辅助沉积技术、沉积ITO薄膜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离子轰击可以有效地增加薄膜的聚集密度,同时减低薄膜的电阻率。此外,高密度等离子体促进了ITO薄膜制备过程的氧化,进而大大提高了ITO薄膜的沉积速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薄膜磁敏元件对基片的要求,依此要求选择硅和高密度铁氧体为基片,上部制备SiO2作绝缘膜。重点讨论了用射频溅射法制备SiO2膜。文章就溅射条件和膜特性进行了实验,给出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8.
光纤传感用的TiO2:V2O5湿敏光学薄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TiO2∶V2O5光学薄膜,研究了它的湿敏光学特性,并用表面吸附理论、电子理论较好地解析了湿敏—光学特性机理。 相似文献
19.
TiO2—K2O—LiZnVO4陶瓷薄膜的制备及其湿敏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O2-K2O-LiZnVO4陶瓷薄膜湿敏元件,研究了薄膜的结构和元件的感湿性能。薄膜主要由金红石型TiO2构成,化学组成为Ti:K:Li:Zn:V:O=1:0.04:0.1:0.1:0.1:2.42(原子摩尔比)。工作频率为40Hz时,湿敏元件在全湿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阻抗一湿度特性及电容-湿度特性,感湿特性曲线线性良好。元件还具有灵敏度高,滞后小,响应快,长期稳定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