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刘圣臣  邹宁  孙杰  孙东红  梁妍 《食品科学》2009,30(8):120-123
本实验以小球藻为原料,利用反复冻融技术破碎细胞壁,并用乙醇作提取剂提取海藻油。研究了乙醇浓度、液料比、冻融次数以及提取温度等因素对油脂提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复冻融1次、液料比3:1(V/W)、乙醇浓度95%、提取温度45℃,出油率达24.28%。小球藻经反复冻融提取海藻油,提取较完全,适宜大量生产,有着较广阔的应用前景。与藻泥直接提取及冷冻干燥后提取相比,提取效率高,且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2.
小球藻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多种保健功能,已作为功能食品和营养强化剂应用于食品工业。但由于小球藻的细胞壁十分坚硬,很难破碎,其内的有效成分不易释放,应用价值因此而受到了影响。因此,破壁技术是小球藻产业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对现有的各种破壁技术进行了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3.
对糊精、酪蛋白与变性淀粉、蔗糖两组壁材组合制备的海藻油微胶囊,采用酶法破壁与超声波法破壁,然后分别用氯仿-甲醇法、碱性乙醚法和酸水解法提取油脂,甲脂化后气相色谱分析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结果表明:对于同一种微胶囊样品,破壁方法和油脂提取方法的不同均会对DHA的含量测定有影响.同一种破壁方法,采用碱性乙醚法提取油脂测得的DHA含量较其它方法高;同一种油脂提取方法,酶法破壁测得的DHA含量比超声波法测得的含量高.  相似文献   

4.
不同贮存条件对海藻油氧化稳定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过氧化值为指标,考察空气、温度、光照等环境条件对海藻油稳定性影响,然后采用Schall烘箱加速氧化法,以POV和DHA含量为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从抗氧化剂TBHQ、VE、Vc棕榈酸酯优选海藻油复合抗氧化剂;及研究充N2保护、充N2保护结合添加抗氧化剂对海藻油稳定性影响。结果表明:空气,高温及光照均可显著加速海藻油氧化,降低海藻油稳定性;抗氧化剂TBHQ、VE、Vc棕榈酸酯能明显延缓海藻油氧化,影响顺序为Vc棕榈酸酯TBHQVE,最佳抗氧化剂组合为0.01%Vc棕榈酸酯+0.02%TBHQ+0.50%VE;充N2保护也能提高海藻油氧化稳定性,但效果比最佳复合抗氧化剂为差;充N2保护结合添加抗氧化剂能有效提高海藻油氧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反复冻融法在葛仙米破壁技术上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葛仙米营养价值较高,但传统的加工方法使人体不易吸收其营养成分,为了能使人体更有效的利用其营养成分,本文以葛仙米为原料,采用反复冻融法进行破壁处理,并以葛仙米中蛋白质的溶出率作为破壁指标。实验结果表明,反复冻融法可以一定程度的破坏细胞壁,其最佳破壁条件为:将葛仙米粉在0℃保持30min,取出研磨,如此反复3次,并且于30℃,pH7时进行提取,做壁效果最好,蛋白质的溶出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小球藻破壁技术及其藻片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球藻作为一种全天然、高蛋白、营养丰富的功能性食品原料日益风靡世界。小球藻中丰富的生理活性成分,如β-胡萝卜素、叶绿素、a-γ-亚麻酸、多糖藻蓝蛋白、维生素、糖醋、微量元素等,都具有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但长期以来其壁难以破开。本论文通过多次实验,找到了一种理想的破壁方法和藻片研制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7.
小球藻作为一种全天然、高蛋白、营养丰富的功能性食品原料日益风靡世界。小球藻中丰富的生理活性成分,如β-胡萝卜素、叶绿素、a-γ-亚麻酸、多糖藻蓝蛋白、维生素、糖醋、微量元素等,都具有很好的医疗保健作用,但长期以来其壁难以破开。本论文通过多次实验,找到了一种理想的破壁方法和藻片研制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8.
概述了小球藻在食品开发利用领域的破壁、去腥和稳定性工艺技术.其中,提高小球藻营养利用度的破壁技术主要有研磨法、超声波破壁法、交替冻融法、高压均质法、酶解法等.提高小球藻食品口感的去腥技术主要有包埋脱腥法、吸附脱腥法、酵母发酵脱腥法、真空脱腥法等.小球藻食品稳定性的工艺根据产品类型的不同而不同,口服液主要通过添加复合稳定...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适宜的海藻油高效复合抗氧化剂,以过氧化值(POV)和酸价(AV)为指标,通过L9(34)正交实验,从鼠尾草酸、天然维生素E、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中优选海藻油复合抗氧化剂;采用加速氧化实验比较优化组和对照组海藻油的氧化稳定性。结果表明,抗氧化剂鼠尾草酸、天然维生素E、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能明显增强海藻油的氧化稳定性,影响顺序为: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鼠尾草酸>天然维生素E,最佳抗氧化剂组合为0.7‰鼠尾草酸+0.3‰天然维生素E+0.2‰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稳定性实验结果显示,优化抗氧化剂组合处理的海藻油样品的稳定度明显比对照组高,达到21~22d,相当于常温下21~22个月的保质期,而对照组在常温下的保质期仅为10~11个月;利用外推法计算常温(20℃)下海藻油的氧化诱导时间,优化组样品为49980h,而对照组样品仅为9850h。   相似文献   

10.
徼胶囊海藻油饮料悬浮稳定性及氧化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主要研究斥水性微胶囊海藻油在饮料中的悬浮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0.25%的琼脂/瓜儿胶(1:3)复合胶能保持饮料良好的悬浮稳定性和流动性。在饮料中,与水溶性微胶囊海藻油和乳化海藻油相比,斥水性微胶囊海藻油具有较高的氧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以大豆分离蛋白和麦芽糊精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对藻油进行微胶囊包埋。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不同配方和工艺参数,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各因素,得到包埋的最优工艺为:大豆分离蛋白与麦芽糊精比例1∶2,固形物含量15%,芯壁比1∶2,单硬脂酸甘油酯和蔗糖脂肪酸酯(3∶7)用量为3%,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70℃,出风温度70℃,均质压力45 MPa,微胶囊包埋效率可达92.8%。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获得的藻油微胶囊产品感官品质较好,在保持低水分含量的同时兼具良好的溶解性和氧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23):222-226
为研究热酸解提油废水替代自来水作为配料用水的可行性,以细胞干重为主要指标,考察了热酸解提油废水回用比例对异养小球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热酸解提油废水的回用比例为5%、10%、15%、20%时,发酵周期与对照组一致(5 d),藻细胞干重均高于或接近对照组(10. 88 g/L),分别为12. 02、11. 83、11. 58、10. 43g/L,分别为对照组的110. 48%、108. 73%、106. 43%和95. 86%。当热酸解提油废水回用比例进一步提升至30%、40%、60%时,藻细胞干重将显著下降,分别为对照组的63. 79%、44. 12%和10. 20%。热酸解提油废水中,大量的盐分及残余的萃取剂可能是主要的潜在抑制物。  相似文献   

13.
超声波辅助提取新疆打瓜籽油脂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打瓜籽为研究对象,通过超声波辅助溶剂法提取打瓜籽油。以打瓜籽油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选取超声温度、提浸提时间、超声功率和液料比进行Box-Behnken响应面法试验设计,对其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表明,打瓜籽油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为液料比为7∶1(mL/g),浸提时间为4 h,超声时间30 min,超声温度为50℃,超声功率为180 W,此条件下,打瓜籽油的提取率最高达27.88%。气相色谱法测定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的打瓜籽油中含有73.51%的亚油酸。  相似文献   

14.
以乙醚/石油醚为溶剂提取球等鞭金藻海藻油。以料液比、乙醚/石油醚体积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海藻油得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5,乙醚/石油醚体积比1∶2,提取温度20℃,提取时间5 h;在此条件下,球等鞭金藻海藻油得率为(40.8±1.1)%。  相似文献   

15.
研究以植物油沥青或塔尔油沥青提取植物甾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在60~130℃下将沥青加热熔化,加入碱和水并保持此温度,在不断搅拌下皂化3~10h;用有机溶剂在固-液提取系统中提取植物甾醇,共提取5~24h;提取液充分冷却后,经过滤得粗甾醇;粗甾醇经有机溶剂脱色、结晶,即得甾醇产品。本研究提出的由植物油或塔尔油沥青中提取植物甾醇的方法,具有工艺简单,溶剂损耗小,甾醇回收率高,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Cystoseira hakodatensis is an unutilised brown algae belonging to family Sargassaceae. A crude methanol extract from the algae showed inhibitory effects on the growths of Bacillus cereus and Bacillus licheniformis. To isolate the major antimicrobial agent, a sequential active‐guided isolation procedure was applied: liquid–liquid extraction, column chromatography and bio‐autography. A marked antimicrobial agent (active α) was isolated in hydrophobic fraction and was determined to phenolics without carbohydrates and proteins by phytochemical test. Regarding the antimicrobial potential, the isolated active α showed better inhibitory effects against B. cereus and B. licheniformis at 2 and 4 times of lower concentrations (62.5 and 31.3 μg mL?1) in comparison with epigallocatechin gallate. These results showed that C. hakodatensis is a potential source of antimicrobial agent capable of preventing the growth of the two bacteria.  相似文献   

17.
采用起声波提取山核桃油技术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超声波法提取山核桃油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山核桃油提取率的主要因素是油料与溶剂量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影响其次.其最佳提取条件为时间40min、温度50℃、油料与容积量比1:10.经分析测定超声波法提取山核桃油的脂肪酸成分明显多于索氏法,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也明显高于索氏法提取的油脂的脂肪酸.主要含不饱和脂肪酸,其中油酸(C18:1)、亚油酸(C18:2)及亚麻酸(C18:3)含量约为92%,饱和脂肪酸含量约为7%.  相似文献   

18.
从海藻中提取得到的油脂成分与植物油相似,可以作为生物柴油原料替代石油直接应用于工业,但其生产技术仍然存在瓶颈.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微负压连续多级逆流萃取的海藻油提取工艺,同时介绍生产工艺流程与各工序的主要参数,该技术可有效解决在微负压状态下,大规模从海藻中萃取海藻油,实现了海藻油的规模化生产,为海藻油的深加工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亚临界萃取技术在提取花椒籽油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亚临界萃取花椒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探讨了萃取工艺中的原料粒度、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和萃取次数对花椒籽油得率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出,当原料粒度为40目、萃取温度为40℃、萃取时间30 min、萃取次数为2次时,花椒籽油的提取效率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20.
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安息茴香精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和田地区21-6新孜2号安息茴香为原料,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精油,比较了不同溶剂,提取时间,溶剂加入量及物料粒径对精油提取率的影响,并以提取时间,溶剂加入量及物料粒径为因素,设计了L9(33)的正交实验,确定了提取精油的最佳工艺参数:即提取时间为3.5h,溶剂量为30mL,物料粒径为0.18mm.在上述提取条件下,安息茴香精油的提取率可以达到2.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